主页

王老五的育儿经:《调教——独生世代的新亲子之道》

14年前 [11-11 10:47 周三]
 
2009年11月10日 18:27新周刊

作为一个对孩子和孩子教育问题情有独钟的王老五,我愿意贡献自己的见解。至少,

看看一个王老五的育儿经,对于整天烦于育儿的年轻爸爸妈妈们来说也不无一点娱乐作用。

我的新书《调教——独生世代的新亲子之道》出版,立即有朋友调侃我,说我自己半个孩子都没生过,怎么敢出讲养育孩子的书。我每次都半调侃地以诸葛亮没打过仗而领兵、没治过国而领政来应对。

我是个咨询人,咨询人的人生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的价值有限,相对而言,留心观察、富有见识、融会贯通、孜孜以求的特性更为重要。在我所接触到的伟大咨询家中,经验基本上不是他们的职业基础。恰恰是经验导致很多资深人士往往不能给大家提供最佳建议。像台湾电脑业老大施振荣先生荣休之后转到咨询行业,我直接跟他说,不觉得他跟我比有什么真正的竞争力。根本的原因在于,这类饱有经验之士绝大部分一如养了孩子的妈妈,絮絮叨叨说的只是自己的经验、感受,本来他们应该为咨询客户提供客户希望得到的、立足于广泛参照基础而又符合客户自身条件的最佳解决方案,但他们没能做到。极端地说,很多养过孩子的妈妈的话几乎是听不得的。

多生世代的父母因为孩子众多,注意力分散,客观上就给予了孩子空间,通常也会节制对某个孩子的宠爱与赞美,因此教育之道有相当的自然合理性。独生世代的父母则面临独特的困境:前代的教育模式有很多用不上,适合新一代的教育规则没人真正研发。只有这一个孩子,谈不上教育经验与教训的积累,而且关心则乱,在碰到问题时就不能以理性的态度应对。缺乏参照系、不知道如何使用参照系、朦胧而不是清晰地掌握新生代的基本心理与行为规律、在老的教养规则与自己朴素的亲子互动中挣扎,可以说,独生世代的家长是迷茫感最强的家长——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做法是对的,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做法是错的,在养儿教女领域完全没有权威。

我是一个独特的王老五。青少年时代,我带过哥哥姐姐家近十个孩子,密切接触的不下三十个;后来因为职业的关系,儿童发展与教育问题一直是我的工作内容。我们有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新法接生与婴幼儿教养研究、针对社区儿童活动的行动研究、与英国马丽斯特普组织合作的中学生研究、90年代中开始着手的80后文化研究和前年开始的90后文化研究,还有针对流动人口儿童的研究、中小学教学模式的成效评价、与动动公司合作的亲子互动与信息获得方式的研究、针对青少年产品与服务消费模式的研究,等等。

在过去的10年中,我不仅针对大学生做职业讲座,也与中学生保持交流,还为不少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有困惑的家长义务担任私人咨询顾问。我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加上对于独生子女研究的独特视角,为我的咨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勤奋的反思者,在孩子教养领域进行观察与研究并形成文字的人不多,我当仁不让,算得上其中之一。我也是国内外最早针对独生子女的文化特色与社会影响发表公开演讲与系统讲座的社会人士。恰恰是我的相关联但又并非身在其中的身份,使我比一般家长多了很多思考;也正因为我不是所谓教育专家,我可以不受传统的多生子女教育理论的束缚,并大胆探索。

不是所有的王老五都会对提供育儿经有兴趣,确实孩子教育也通常不在王老五们关心的范围内。我有不少王老四、王老六朋友写出了他们真切的养儿经验,我也关注、学习了他们的育儿经。但是作为一个对孩子和孩子教育问题情有独钟的王老五,我愿意贡献自己跟其他老五、老四、老六们不一样的见解,对家长们来说或者有独特的效用,或者有启发刺激作用。至少,看看一个王老五的育儿经,对于整天烦于育儿的年轻爸爸妈妈们来说也不无一点娱乐作用。洪晃女士看完我的书稿后,给了一段有趣的评论:“作为全世界第一本光棍教你怎么带孩子的书,还是非常有用的。袁岳极其敏锐的观察,指出了很多当代中国家长越教越毁的错误行为,同时他也提出了很多的好的建议,是一本好看的家长必读书。”

    http://edu.ifeng.com/news/200911/1110_6978_1429676.s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