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河北 残疾教师月薪90元坚守乡村教育14年(图)

15年前 [03-31 08:37 周二]
 
http://news.QQ.com  2009年03月31日 河北新闻网  张会武

默默耕耘。 本报驻邢台记者 张会武 文/图

右腿高位截肢,妻子离家,儿子智障,母亲年届八旬,周文昌在其不离不弃的轨迹图上,始点是风雨飘摇的家,终点是48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周而复始,14年来,每月工资90元的他凭着对生活的信心,对教育的热爱,一路踉跄走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对生活充满憧憬。"

    
      ■一位残疾教师和48名懵懂孩童

3月20日11时,在平乡县平乡镇西闫庄村西柏油路的尽头,记者找到了西闫庄小学,门外碎砖铺地,门内秩序井然。小学共分学前班和一年级,前者23个孩子,后者25个孩子,大家在一个教室内上课,授课的就一个教师,这个教师就是周文昌,周文昌一身兼了这所学校的所有职务:校长、教师、门岗……一兼就是14年。学校除学生们上课的两间教室外,其余不是危房就是空房。

孤独的身份伴随了周文昌近14年,起初班级有一二年级,之后,二年级撤离,留给周文昌的就只有一年级,现在还多了一个学前班。校园内共有两排房,前排年久失修,后排可用的房屋也只有孩子们现在上课的教室。

周文昌在很小的时候就想当一名教师,但在中学毕业后却遗憾地回家当了农民。1994年,周文昌在天津卖菜期间,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右腿。一年后,在当地校区和村支书的安排下,周文昌当上了村里的一名代课教师,每月工资90元。

虽然工资低了点,但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周文昌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不过令他想不到的是,这个职业和待遇会伴随他这么长时间,他同样不会想到,在之后接二连三的家庭变故面前他仍能不离不弃。

先是儿子病情恶化,儿子天生患有脑部疾病,结节性硬化,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呆傻,“小学时尚可勉强维持,后来恶化到不再认识人。”而后,妻子也和他离了婚。

就这样,智障的儿子需要他,年迈的母亲需要他,目前正在上高中的女儿也需要他,还有,那数十名年复一年需要接受启蒙的懵懂孩童。

■窘迫现状和难割舍的教育情怀

从当代课教师那天起,周文昌便对教育充满热情,便对孩子倾注了一腔心血。当时村小学是个烂摊子,学生素质差,学校连个像样的教室和办公室也没有,而且时常有社会青年来寻衅滋事,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周文昌代理的班级在学区统考中名列前茅。1996年,学区委派周文昌当了学校负责人,负责学校全面工作,除处理学校日常事务外,他还要上课,为更好完成工作,周文昌便把母亲孩子都接到了学校,把家也搬到学校。

教育形势也在发生变化,自1996年始,除一年级和学前班外,其余班级均迁至邻村,空荡荡的学校内就剩下了周文昌自己。此时,90元的每月收入已经远远入不敷出,“儿子要看病,小女儿要继续上学,母亲身体不好,也需要营养。”现实的窘迫开始动摇周文昌的教育情怀,“我尝试去学习一些比如电器维修等知识,想自己干点事,可终因诸多因素而未能成行。”

其实,周文昌舍不得那些孩子。据周文昌介绍,自任教以来,他一直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积极参加县组织的学习培训,1997年在县进修学校参加教师函授班学习,顺利地领取了毕业证书,在之后的系统内部岗位练兵和普通话等级测试中,均取得二级甲等的好成绩,他拥有上级发给他的教师资格证书。所以,“当领导投以信任眼光,当孩子流露求知渴望时,我就暂时忘记了眼前的困难。”

但困难却始终存在,今年77岁的老母亲,在去年一次受伤中,肾被摘掉一个;智障的儿子只能躲在家里面,“放出来就失踪,我们追不上,他也不知道回家。”女儿开始读高中了,每年学费2000多元,支出在不断增加,但周文昌每天3元的代课教师收入却从未改变。或许,不曾改变的还有他身上的绿军装和他那辆满带泥巴的自行车。

3月20日上午,周文昌给孩子们讲《夏夜多美》,语文课结束后,他还有数学、音乐、绘画……校园内很干净,绿化得很好,“硬化路面的砖块是我铺的,花草也是我栽的,还有那眼井,是我卖掉一棵大树后打的。”学校的一草一木,已浸润了周文昌太多心血,“我不想放弃这些孩子和学校,但我需要有人能帮我一下。”(燕赵都市报)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