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王晶论成功家庭教育的思维模式(2)(转巴学园)

15年前 [11-07 09:27 周五]

王晶论成功家庭教育的思维模式

家长要学会调节中介变量,压力与疾病。人格是变量。不要过重看两边,注重过程的效果。儒家讲智慧,什么是智慧,我认为家长的智慧就是:明白什么是真实、持久、正确的东西。考试,小学无所谓,考大学之前,我认为只有两次是考试,一次是中考,上高中;一次是高考,上大学。其次都是练习,每次考试,就是看孩子对前一段知识的掌握还有多少漏洞。没考好是好事,看到了问题,像探到了冲锋路上的地雷,挖出来就完了。孩子摔倒了,不要只骂孩子笨蛋,要看看拌倒他的是什么,单纯地埋怨,不帮他查原因或教他会他查找原因,下回,照摔不误。

很多家长就会一招----补课,补课就像腿摔坏了就往上帖胶布,要照相,看看究竟哪的问题,是积水?骨膜坏了还是长东西了?孩子十八岁前,家长有这个责任。p90

另外,父母要不断地了解外面世界的变化,未来对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从容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

众所周知,头悬梁、椎刺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五分加绵羊的时代也过去了,就连我们上学时强调的螺丝钉的时代也过去了,因为那架机器已经不存在了,你螺丝钉往哪拧?看看我们周围下岗的人吧?现在,不是国家给你提供平台,是需要你自己自我发现、自我创造平台的时代。

我敢预言,目前高分是一切的时代用不了多久会过去,香港大学今年拒绝了国内12个高考状元,因为演讲,表达,知识面等综合素质不够。你们发现没有,高考就像过去交公粮,国家几十年如一日地收那几样,苞米、谷子、水稻,(过去缺粮,不愁卖,)今天都改吃蔬菜海鲜了,你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即便能卖出去,能卖出好价钱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提出;各国的教育,应培养双储备的人才1)能力储备;2)知识储备。去年,中央专门下了一个八号文件,就是讲:如何解决目前教育,只重视考试,不重视素质及能力培养的问题。大量的事实说明,仅有知识是应付不了今天这瞬息万变的社会,这是全球问题。因为,很多知识已不具备价值,不产生能力,只能考试用。所以很多清华的学生说:上了大学,以前学的东西就忘的差不多了。(他们说:老师教的管一年,自己的爱好管一生。)

中国孩子会考试,参加世界级竞赛总拿第一,美国的学生不行。美国高中毕业生上大学时,他们的知识总量,仅等于中国高二学生的知识量,但他们学的都是有价值的知识,能力一点不少,而且有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孩子是在一次次做决定的过程中成长的,所以到了大学,明显有后劲,思维开阔,知道该怎么学,毕业出成绩快,中国孩子往往给人做助手,清华多少留在美国的硕士、博士,在美国各种实验室做实验工,一做就是十几年,我们不该想想这是为什么吗?

所以,社会学家威利斯写了一本书《学习成为失败者》,他说:仅仅学习好是没用的,因为你储备的是过时的知识。还记得曾经轰动全国的一个女研究生,在火车上被一个农村16岁、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小姑娘骗到乡下给卖了的事吗?论书本知识不用说,乡下姑娘远远不如女研究生,但论社会智能,女研究生就大不如农村姑娘了。

我们不禁要想一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服务;是为孩子将来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打下基础;是为了让孩子面对社会时,

不困惑不轻生。而我们学校的教育内容,没把这些模拟出来。试想,离开了社会和生活中的智慧和能力,你生存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成才、谈什么成功?

最近,人民大学校长又提出一个论点,他说:能让导弹上天的和能让马桶不漏水的都是人才。家长要按孩子的实际情况培养,不一定都要考名牌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地读。还一个明显的例子,现在国家每年招考公务员,博士考不过硕士,硕士考不过本科生,这说明什么?(因为公务员考的是另一类储备,和现实很接近的东西。)

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状况是这样的,从今年起在北京等几个大城市先行一年,把中学的高中阶段改成像大学一样的学分制了,(明年会普及,在座的都会受益)。学分制,就是有几十门功课供学生按自己的兴趣挑选,每科按难易程度和课时长短,分配学分,三年一共是178学分,够80%,即143学分即可毕业。每学期选多少学分,按学生自己的意愿,学习能力强的,二年修完就可以毕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也是一个信号,我们的教育由过去生硬的一刀切,开始向人性化发展了,学校不再是只注重单纯的数理化,教育开始尊重孩子自身的潜能了,即:注重教育的材质了。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家长的解放。以前无论孩子多不喜欢某学科,都要硬着头皮学,因为有分数在那压着你,不学考不过去。现在好了,不仅可选择的课多,弹性也大。比如化学成绩差点,可以再选化学史。还能拿到两学分,是文理兼备的,即照顾学生的兴趣又补充了化学方面的思想和知识,数学分ABC三个难度不同的等级,学生可根据需要自己选择难易级别。今年高中分文、理、艺三科。还有《红楼梦》赏析,诗歌写作都在选学之例,都可以拿到一至两学分的。

学校教育的承载量

现在全国上下一片声讨学校教育的弊端声,中国的教育确实有问题,但,公证地说,学校教育的承载量是有限的,有些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太高,以为我花钱了,你就应该替我培养。这个观念的家长,我劝你:赶快调整,否则,吃亏的是你。我们可以算算,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孩子要换多少个老师,每个老师不仅有教学任务,还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平均到每个孩子,他能照顾多少?而母亲在孩子1---18岁中,绝大部分时间是与孩子在一起的,如果我们这些做妈妈的都做不好,我们怎么能让老师做的更好?现在很多观念需要调整。比如过去都认为:学校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地方,从我们上一代这代开始,到我们、到我们的下一代,现在还这样延续,一上学就唱《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学校能培养出共产主义接班人吗?它不是干那个的。再说,共产主义在哪呢?就是个理想而已,连班都没有,你让他接什么班?哪有班可接呀?整个一个逻辑混乱,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学校教育的承载量究竟有多大?我以为得有人骂我,结果,谁都没吱声,看来都有同感。

真正影响人成长的是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纵观人的一生,影响人最大的是社会,第二是家庭,最弱的是学校,学校十几年树立的一个思想概念到社会一下就可以被击碎。

所以,孩子的成长不能完全依赖学校,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在人格模式,生活行为上出问题,90%是家庭的责任。可以这么讲,孩子在18岁人生观形成之前,父母给他的精神世界培养的好,他将来就发挥的好,培养的不好,就发挥的不好,即使是考上了大学,将来他也不会成功。

清华刘海洋的例子:

1)上课起立,不懂。

2)上大学洗澡,找不到衣服,学习痛苦。

狗熊的惨叫使他特别释怀、舒服,久久不能忘怀,所以他两次硫酸泼熊。

他单亲的妈妈看似把他培养上大学了,但他只是一个痛苦的孩子,刘海洋没有成材、更没有成功。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未来需要的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人才,有勇气敢创新的人,过去,为什么穷人家的瘦孩子能打败地主家的胖孩子?因为他能表现出力量,这才是根本。所以,各位家长,无论你们是有钱无钱、有地位无地位,只要你略略改变一下你的思维方法,你就能培养出一流的孩子,怎么做?我告诉你们一个崭新的培养孩子的标准:当你的孩子做不成第一时,就做唯一。

做第一是很难做的,保持更难,不仅孩子随时都在承受压力,家长也因攀比而痛苦万分,相比之下,做唯一倒容易,做唯一就是在孩子特长方面进行培养和发挥,不仅省力,而且一劳永逸。

上海汤玫捷,哈佛拒绝165个美国当年的高考状元,将每年4.5万美圆的奖学金(合37万人民币),给了她和印度一个女孩。汤玫捷复旦附中的,我们给她的校长谢伟平打电话,她第一句话就是:汤玫捷不是最好的学生,参加奥赛从没拿过奖,考试中等偏上,400人,没进过前100名,凭考,她考不上清华北大,保送也轮不到她。但哈佛考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汤玫捷在演讲、作文、钢琴、绘画上都拿过奖,在上海高中生辩论赛上,荣获最佳辩手称号,去美国西德威尔中学学习,参加一个中美经济研讨会,因临时缺一个主讲嘉宾,主动请战,上台发言毫无准备,开口就讲了一个笑话。西德威尔中学校长给哈佛写推荐信:勇敢、具有领袖气质。这是美国培养人才的标准,不知你们发现没有,今天中国需要的人才,与十年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都是找不到工作的那些人,社会对学生的一技之长和沟通能力、领导能力都极为重视。我认为:孩子行为上不能胡作非为,但可以胡思乱想,

太崇拜老师和权威的孩子不会有大的发展。

清华2002年把陈丹青(留美的画家,在美国卖画价格最高的华人画家之一)请回来在美院任教。他说:我走进教室,大家正在画画,我走到谁身边,谁就停下笔,低下头,一个个都这样,你们干嘛呢?”“等老师批评指正呢。他说:你们从小学画,能考到清华美院,应该是最棒的,可都这么优秀了,老师一来还跟孙子似的,将来肯定没出息。因为你们不敢坚持。做人应该有胆气,豪气,魄力,这才是做人的味道,不然学成了也不会有大的出息。

凡高,伟大的画家,说他伟大不是因为他的画能卖几千万,而是在当时,没一个人能读懂他的艺术语言的时候,他敢坚持,他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还是他弟弟买的。尽管他一生贫困潦倒,但一直到死,他都没改变自己对艺术的追求,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尊敬和崇拜吗?我们总讨论中国有没有大画家?包括诺贝尔奖,一直得不着,为什么?我们不是差在技术上,而是精神上。创新是什么,创新的前提就是一种反叛精神,而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服从、要听话。你们想想:一个生活在专制和自我压抑中的孩子,能一飞冲天吗?不能。你就是把他扔到天上去,他也会掉下来,因为-----他从来没练过飞翔。

为什么很多孩子一到国外就成材?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魔鬼和天使的化身,无限的可能性都存在于人的体内,由于外界的诱因不同,结果就不同。不信再来一次文革看看,还会有人为之疯狂,别看人类表面在漫漫地向文明进化,但骨子里的野蛮没有变,老的不可能了,但新的一代谁敢保证?二战后,纳粹战犯接受国际法庭审判时,都说在执行上级命令。回国后,他们都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工作,丝毫看不到二战中那种残暴和疯狂。什么原因?环境!在这里,环境就是两个主效用之间起关键作用的中介变量,一个好的政府,一定是营造人人向上的环境的专家,一个好家庭也是如此,

家长要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环境,在变量上下功夫。孩子是一颗种子,他隐含着一切可能,他可能成为江泽民,也可能成为马加爵,问题在于诱因,看你家长如何营造氛围?如何引导?

北大有个吴教授,讲课非常受欢迎,听说他人特别傲、讲课牛气十足,我特意跑去听他的课,一听,果然讲的好。课下,在跟他聊天时,我问他,知道学生说你傲吗?他说:不傲能与庸俗的生活拉开距离吗?他说的很随意,我却震惊。这决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随着生命的成长慢慢长大的,与家庭培养有绝对关系,后经了解,吴的家乡在湖南农村,妈妈是小学老师,从他上小学一年级起,妈妈在他每个本子的第一页都写上:生当做人杰。他十五岁就考进北大物理系。生当做人杰,就是他妈妈制造的变量。

韩国总统金大中,十六岁上高中就在书桌上写到,韩国未来总统之座。克林顿作为好学生,十七岁,被总统在白宫大草坪上接见时,就立志当总统。希拉里很小就想当总统夫人,第一个恋人很优秀,当得知恋人想毕业后想做农场主不愿当总统时,立刻离开他。进耶鲁大学不久,就发现一个男生在偷偷看她,一次、二次、第三次被她发现后,她从容地走过去:与其说你偷偷看我,不如我们认识一下。当得知克林顿想当总统,立刻决定恋爱关系,每年的假期,都为总统竞选班子工作。在她的回忆录《亲历历史》第一页就写着:在我跨入白宫的门槛之前,我的家庭教养,教育,宗教信仰已经造就了我。由此可见,人一生的志向,绝大多数都是在18岁之前形成的,这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是斧背之功。

 我们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他不仅成为斧子,还要让自己这把斧子表现出力量,否则再高的学历也没用,北大毕业不照样去卖肉嘛?如果这是个别的话,我看报纸,去年仅南京市,就有38个硕士领待业金,说白了就是领救济,十九年的寒窗苦哇!结果就为领救济吗?还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重新回到家庭,靠父母养活。北京叫啃老。一大群拿着大学文凭的待业青年,这就是我们家长含辛茹苦培养的结果吗?不,这是教育的失败,所以要改,如果说社会的改造难,周期长,那就从家庭、从我们自己能把握处改,今天的家长要学会——自救。不能再听凭高考的指挥棒来决定我们孩子的命运了。我不反对考大学,但高考是一场宿命,绝大多数是考不上的,尽管你再努力,名额是有限的。我认为考大学不是目的,让孩子更优秀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培养孩子,练的是中国工夫,刀叉棍棒十八般武艺天天练,出去到比赛场上比赛,啪,人家拿出的是手枪。成败不言而喻,我们是在低层次上重复,要上层次,学习先进。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