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扼杀天才

13年前 [07-12 14:00 周一]

    课堂上,我布置一道数学题给学生做,过了一会儿,我走到一个同学旁,看见他做的这道题的思路一点都不对。便对他说:“你的方法是错误的,怎么能这么想呢?”那同学说:“没问题,这个方法做不出来我又会想的”。这孩子的话一时让我哑口无言。正当我转身离开的时候,那孩子又说:“看看,天才就是这样被扼杀的”。

  “天才就是这样被扼杀的”。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孩子借鉴他人的,还是从内心发出的。就算是他借鉴别人的,也用得非常恰当,令我深思。

  之所以让我深思,使我想起平时里我们的教育及教育方法来。课堂上办公室里一些这样的话语经常会在耳边想起。“你怎么能这么做呢?”这恐怕是最轻的。“你怎么就那么不开窍呢?”“真是哈得死,这种问题都做不对”做教师的往往会对那些做得不对的学生横加指责,“你是猪脑子吧,这种问题都想不通”。要不对有创意的学生来点冷嘲热讽,“告诉你做这种问题的简便方法,你偏偏要标新立异,怎么样,做错了吧?”

  我们再来看看一些课堂上的教学情况。现如今还有不少课堂,学生的思维常常有意或无意地被限制在老师思维的圈子里,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能超过老师的思维,学生成了被老师圈起来的绵羊,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思维总是在自己想到的范围内。课堂上几乎谈不上任何形式的创新教育。创造性思维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落实到课堂教育上。有的教师一个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讲完以后,马上就转移到其它方面去了,根本不向学生问一问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更没说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教师没有创新教育的理念,另一方面是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在课堂上制造麻烦。

  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不乐观。我们随处可见许许多多年长的爷爷奶奶和年轻的妈妈们,从小就限制的孩子的许多做法。凡是不符合大人和老人的意志的全部遭到限制。他们总是希望孩子们的行为是规规矩矩的,衣服是干干净净的,双手是白白净净的。今年暑假笔者见过一个典型的事例可以作代表。公园里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想捡几根细细的小树枝玩玩,马上遭到旁边晨练的爷爷的大声叱咤,当孩子发现一片有趣的树叶被捡起来给爷爷看时,爷爷大马上说“快丢掉,脏”。孩子不肯,央求道:“爷爷,爷爷”爷爷不但不肯,反而装出一副愤怒的样子吓唬说:“再不丢掉,打死你”。后来,这小女孩便不再提什么要求,只是静静地站在草在上。她的眼睛里再也看不到好奇和兴趣了。

  有这样的爷爷,有这样的家长,孩子们的天份和个性不被扼杀才怪呢?

  我们何不想一想,如果那些有伟大创举的人,那些伟大的作家们,都按照他们的父辈们的要求生活行事,他们会取得惊人的成就吗?要是达尔文喜欢采集矿物和动植物的兴趣被大人们横加干涉,强行制止的话,巩怕世界到今天就没有《进化论》一说了。

  中国人历来崇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庭更是如此。千千万万的父母都在寻找,摹仿成功教育,殊不知对天才而言,对本身就具有天才行为青少年而言,这种所谓的成功教育,成人意识的教育,正好恰得其反,扼杀了他们的天份,造成了教育的失败。

来源:http://www.56kzh.cn/Html/8223.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