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讲座(八)

13年前 [06-28 19:45 周一]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讲座(八)

 (八)暴力教育是一种摧残

(一)恨铁能成钢吗?

“恨铁不成钢”是许多家长的口头禅,他们的教育初衷是好的,对子女出现的行为偏差极为痛恨,渴望子女痛改前非,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家长的教育良知。但是,在“恨”的名义之下,衍生出来种种不良的教育行为,却往往让人既难于理解,更难于接受。

青岛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明(化名)总离家出走,对此他的家人苦恼不已。不久前,不明原因的父亲带着孩子,一同来到某医院心理科。医生、孩子与家长的一席话惊醒了迷茫的家长。

父亲:“医生,你看看这个孩子脑子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我和他妈妈没办法了!”

医生:“你和孩子关系处得怎么样?”

父亲:“咳!甭提了!我从这个孩子出生就和他斗!这个孩子很倔,倔的时候我就揍他,跟他斗了12年,现在我斗不过他了!”

医生:“为什么要离家出走?知不知道爸爸很担心?”

孩子:“他才不担心我,我有记忆时他就在打我!我恨我爸爸!”

医生:“为什么打孩子?”

父亲:“我就觉得这个孩子身上好多坏毛病,我担心他将来学坏了,不能成才!”

孩子:“我问过同学,我那些好朋友家长从来不打他们,只有我天天在家挨揍!”

爸爸:“最近我也感觉他恨我了,我就不敢打他了,我想好好和他谈,但他又不听我的了。”

医生:“家长都是出于责任心来管教孩子,但很多人采取的方法不对,孩子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要打他,虽然家长出于一种责任,但孩子的感觉是这个家容不下他,他甚至得不到家人的认可,不能享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所以他才一次次出走。”

家庭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出现偏差。棍棒式的养育方式实际上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凡事都以爱的名义,爱的结果却产生了恨。有很多家长脑子里存在“恨铁不成钢”、“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错误观念,因而采取棍棒教育,对孩子动辄体罚,拳打脚踢,以暴制暴,暴力教育往往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二)暴力教育易造就问题少年

最近,媒体不断把目光聚焦在对孩子“暴力教育”引发的恶性事件上,先是一位家长因为孩子沉迷上网不能自拔,就把孩子吊起来示众。时隔不久又有一位老师因为学生不是很听话,在盛怒下拿削铅笔的小刀划伤孩子的手掌。而这种“暴力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使孩子改正错误。心理专家认为:暴力伤害只会让孩子形成冷漠、仇视、对抗的怪异性格。对于孩子在成长中会犯的一些错误,家长和老师应该学会“预防”和冷处理,否则孩子早晚有一天会与自己成为路人。

体罚只会适得其反。精神病学专家认为,体罚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影响不可轻视。家长和老师都是成年人,在体力上占绝对优势,孩子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大人随手的一巴掌或者一拳头,对孩子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另外,家长和老师由于平时就具有的巨大心理优势使孩子受到侮辱和伤害后,心理伤害基本上没有可能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调解等途径得到释放,而是全部转化成内在的精神压力。这种精神压力一般具有两种走向:一种是演变为由内向外的复仇冲动,包括对施暴者个人或对整个社会的仇视;另一种是对自我心理和身体的巨大摧残,造成各种各样的精神病和心理障碍。

体罚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虽然在有些时候它可以纠正孩子的某些不良做法,但是因为体罚不能教会孩子辨别对错,所以变成了当父母在场时孩子循规蹈矩,可当孩子确信能够逃过惩罚时还是会肆意妄为。另外,它有可能使孩子成人后有进攻甚至施虐倾向。一些家长和老师还总是抱有“棍棒下出孝子”的老想法,但体罚对孩子伤害很大,他们会感到耻辱,有的会因此自卑,还有一些变得有逆反心理,你说往东我偏往西,更容易走上歧路。 

(三)反社会行为从何而来?

“美国一四岁儿童因被弟弟激怒,拿出母亲提包里的手枪,对准两岁弟弟的太阳穴,枪杀了他”——2005年3月14日的这条新闻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令人震惊!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屡被提及,但是,如此低龄的杀人犯实为罕见。

就在同一天还有另一则报道,加拿大一八岁儿童为印度洋海啸发起募捐,并在世界儿童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募集到几十万美元的善款,成为儿童基金会赴泰国检察工作组年龄最小的成员。这个男孩子早在四岁时就曾以向邻居卖桔子来筹集善款,救助他人。

同样的花季少年,一个因善行义举被人称道,一个却如此令人痛心,他们的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区别?这还要从人类行为的分类来分析。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社会行为其实都来自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和学习。根据个人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社会学家将人的社会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助人行为、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友善行为、公共参与行为等。小到对他人微笑、上车给老幼让座,大到捐赠遗体,志愿参与疫苗试验,在危难当中舍己救人。其中那些不求任何精神和物质回报的助人行为也被称为利他行为或无私利他行为。反社会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相对应,是一种攻击他人或社会的行为,对社会有消极作用。例如,暴力行为、侵犯或攻击行为、伤害他人和破坏社会秩序等。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从哪里来呢?一般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来自社会生物学方面,其观点主要认为亲社会行为来自人类保存和传递种群遗传基因的生物本能,而反社会行为则来自在保存种群基因的过程中,当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本能地表现出攻击性反应。例如,为了繁衍后代和种群群体的利益,工蜂和兵蚁都会本能地牺牲小我,舍生忘死;母兽为保护幼兽与敌兽厮杀。

另一种解释来自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学习理论,其观点主要认为,社会行为均来自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从四岁男孩杀害自己弟弟这一案例来看,他不是在与其他物种或种族的竞争中为了保持基因而形成的竞争性和工具性的反社会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就更适宜用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人类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就可以学到复杂行为反应,而不必每一件事都亲自体验。这就是说,人类有通过示范行为学会他人经验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里,各种媒体、书籍、周围人的行为方式,都会成为人们重要的模仿对象。在电视节目中,经常报道世界各地的恐怖事件、有暴力情节的影视作品,这些内容都很容易让儿童认为“英雄”的形象是与武力征服他人相联系的。另外,电脑游戏的普及,大量具有宣泄功能的战争游戏,让很多青少年迷恋,他们在游戏中,体会自己控制他人、攻击他人的成就感和力量感。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耳濡目染会给人以影响。这种影响年深日久就会显现出来。许多人认为,孩子在观看暴力影片或其他节目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攻击性来。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小孩子在学习说话的时候,会突然说出一些当下大人并没有教给他的词汇。大人总是奇怪,这些词汇是什么时候被孩子学到的?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学习的睡眠者效应。所谓睡眠者效应,就是指接触的负面事件在大脑中潜伏起来,并在其他时刻影响其行为。孩子也许在某一天看到过妈妈包里的手枪,感到过好奇,当时并没有什么不恰当的反应。但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看到一些成人是如何发火的,处于义愤填膺的情绪状态时是如何攻击别人的。他就理解了枪的用途,学会了对愤怒的应对方法就是快速和有效地发泄,就是攻击引发他愤怒的他人。当他被激怒时,手枪,就像一个刺激物一样,在冲突的情境中激活了他的想象。他就会用模仿来的方法来释放自己的愤怒。所以,是成人把一个孩子变成了一个具有攻击性行为倾向的睡狮。当它沉睡的时候,我们不要以为它还是一只小猫。

如果我们树立一种和谐友爱、尊重生命的社会价值观,攻击本能就会受到抑制。

四种类型家庭容易让孩子走上歧途

北京海淀区法院对100名未成年犯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四种类型家庭容易让孩子走上歧途。

1、失和型家庭。

2、溺爱型家庭。

3、打骂型家庭。

4、放任型家庭。

http://www.ramyzx.com/ReadNews.asp?NewsID=5548xiao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