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讲座(六)

13年前 [06-28 19:42 周一]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讲座(六)

 六、问题在孩子,病因在家长

(一)灰色童谣折射儿童心灵深处的忧伤

“在我心中,

只有教师最凶,

天天把作业留到七八点钟。

回到家中,

就是爸爸最凶,

天天把我打得鼻青脸肿。

爸爸走了就是妈妈最凶,

天天把我骂得一窍不通。

妈妈走了,

就是老子最凶,

老子才是真的真心英雄……”

    “灰色童谣”只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信号和指示灯,通过它我们应该看到孩子心中的“阴晴冷暖”,能够了解孩子内心的“死角”,从而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打压。“灰色童谣”也是孩子想得到别人的重视,想与其他群体交流的表现,是孩子在用另类的声音呼唤社会多给他们一点空间,呼唤学校教育少给他们一些束缚,呼唤家长多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关心。

 (二)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外部因素是主导

青岛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副教授、青岛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王冠军指出,“问题儿童”人数的增多,外部因素是主导。社会、家庭、学校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三个主要因素。

王冠军说,儿童心理状况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会不良信息是造成儿童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诱因,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儿童每天花在电脑、电视、VCD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过度接触电影、电脑游戏以及网络,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等,同时有些孩子还表现出一些明显的个性缺陷,如暴躁、嫉妒、任性和狭隘等。

其次,家庭因素尤其值得注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让一些家长往往不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强迫式地让孩子不停地学习各种事物,反而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婚姻破裂数量的增加也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另一个家庭原因。失去父母关爱,成为双方的遗弃物,甚至是出气筒,孩子由于忧郁过度而发展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变态、精神扭曲。

此外,目前多数学校还是应试教育,为提高升学率采用题海战术,学生以考试成败论英雄,片面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忽视情商的培养,对孩子的心理畸形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孩子面对挫折不知该如何面对,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致发生极端的行为。波助澜的作用,造成孩子面对挫折不知该如何面对,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致发生极端的行为。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主任匡桂芳提醒,儿童出生气质类型可以分为三种:易抚养型、中间缓慢型、难抚养型。易抚养型儿童天生乖巧爱笑,正面情绪比较多,适应能力比较快;中间缓慢型儿童适应性慢,能忍耐,心理变化不容易被发现;难抚养型儿童爱哭闹,坚持性特别高。与易抚养型相比,中间型与难抚养型心理更脆弱,更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问题。 

(三)透视独生子女家长的心理障碍

家长的许多问题其实与心理问题毫无关系。有的家长问:“孩子爱玩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吃得多是不是有毛病?”“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办?”现在,家长对孩子总有无穷无尽的担忧和烦恼。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你会感觉到,问题并非出在他们身上,而是出在家长身上。现代的家长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障碍,这种障碍是“天生”的,自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开始患有了。

1、过度关注。家长除了工作外,在照顾孩子和教育子女方面,总是投入了过多的精力。由于非常珍惜这一个孩子,所以孩子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成为家长专业研究的对象,过度关注的后果就是当孩子的需要还没有产生时,家长已经替孩子想到了,当孩子的挫折即将出现时,家长已经承担了责任了。目前十分忙于自己工作的家长在这方面略为超脱些。以往家里有两三个甚至三五个孩子,家长大都没有这样的精力。

2、焦虑感。特别担心孩子在竞争中失败,表现为怕孩子玩。小孩子的最大特点就是游戏,他们喜欢自己的游戏,可过于疼爱孩子的大人偏不让他们这么做。一到星期天,看到孩子无目的玩什么,家长就焦虑不安,觉得孩子浪费时间,应当去弹琴、应当看数学书等。家长似乎不知道,正如工作是大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样,游戏也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不要管他们玩什么,只要他们开心,童年的幸福就已经产生了。但是孩子们现在往往得不到玩的机会。这种焦虑是现实的,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如果他将来不成功,整个家族就百分之百地失败了,这是多么可怕的想象。如果家里有三个孩子,一个不成功,还有两个顶着呢!

3、负罪感。表现为觉得孩子可怜——孩子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可怜,而家长却觉得孩子很可怜,就一个孩子,将来长大了多么孤独,如果自己老了或死了,可怜的孩子该如何生活,这种变态的负罪感使他们变本加厉对孩子好。现在的家长大多不像过去那样图儿女长大孝顺自己,也与西方国家把孩子哺养到18岁即完成使命的观念大不相同。

4、孤独感。家长觉得孩子孤独,是家长自己感到孤独。面对一个孩子时家长内心深处特别依恋孩子,有的家长说,真不愿让孩子长大。这种把孩子留在身边的精神依恋是很多家长都有的,只不过是潜意识的罢了。如果是多子女的家庭,家长就不易有这种孤独感。

存在决定意识,家长的上述心理障碍都是有某种现实依据的,只生一个的国情与个体渴求尽可能繁衍多个下一代的矛盾必将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言行,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矛盾必将以牺牲家长常态心理和感受而获得平衡。所以,正如不要一味责怪独生子女的脆弱一样,也不要一味责怪独生子女的家长了,因为他们已经很脆弱了。需要的是理解,是适应现实,而不是指责。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一个民族都患有心理疾病该怎么办?这时候,只靠心理治疗就不管用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改造这个社会,可已经近14亿人口的国情,实在是不能承受那么多的人口,面对现实,家长只有反省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自觉地反思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不健康心态,有意识地去改变它,这样,自己才可能快乐,孩子才会健康。

 (四)家长的心病不要让孩子扛

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不是从承袭父母的学业、职业来说,而是从父母的脾性、态度、行为、思维习惯中延伸而来。通过父母与孩子的不同沟通形式,父母的情绪、认识态度直接传导给孩子,与孩子形成家庭的互动氛围。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元素,左右着孩子的心智成长。不少对孩子充满期望的家长总是抱怨孩子不够乖巧,不够优秀,总是认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与孩子交谈中,我们发现,一个孩子有问题,表明整个家庭单元出了问题。这里,将介绍不同家庭类型的问题孩子,希望给读者提个醒,家长是否需要立即行动,有的放矢地防范于未然。

1、3岁的帆帆为妈妈担心

3岁的小男孩帆帆平常在家活跃、可爱,可他就是不爱上幼儿园。这本来也是普遍现象。许多孩子不愿意与家人分离。但是帆帆的理由却是担心“妈妈要出事”。

从进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帆帆就不肯和妈妈说再见,不肯向老师问好,只是紧紧拉着妈妈的衣服不放,不让妈妈走,反复叮嘱:“妈妈,你上班不要迟到哦!”“妈妈,你走路小心车子啊!”听上去语气特别成熟,像个小大人。

如果妈妈强行离去,帆帆也不会大哭大吵,只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啪嗒啪嗒默默掉眼泪,一脸的哀怨、沮丧。老师问他原因,他会一本正经地告诉老师,他担心妈妈可能会离开自己,或害怕她一去不复返;担心妈妈会发生危险,发生意外,遭到伤害;担心自己会大祸临头,或担心自己被拐骗等。

他在托儿所里不肯吃饭,不肯午睡。回到家里,总是跟着妈妈不放,害怕妈妈离开。晚上睡着后还常常惊叫。

每到周五放学,帆帆的心情都好得不得了,可从星期日中午开始,他就会心跳加快、拉肚子、呕吐、脸色苍白。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月。最后,妈妈带着帆帆找到了省儿童医院保健科的医生。

孩子现状:分离性焦虑(家长过渡保护的结果)

同质家庭:年轻新婚家庭,夫妇年龄一般不超过25岁,一结婚就生孩子。母亲通常婚前一直与父母同住,性格比较温和,处事优柔寡断,缺乏安全感。夫妻彼此内心封闭,经常相互指责及推卸责任。

2、4岁的莎莎成天吮手指

莎莎今年才4岁,有一天起床,她怎么都不肯上幼儿园,说是老师笑她,说她都4岁了,还拿手指当奶头吮,没出息!

妈妈一气之下跑到了幼儿园,跟老师当面理论。可老师一句话就把她的满腔懊恼给挡了回去:“这么大的孩子了,还老是吮手指头,还把这习惯传染给别的孩子,你们这家长是怎么当的?”妈妈带着莎莎找到了医生。

医生说,吸吮功能是哺乳动物的本能,胎儿在子宫里就有吮手的动作。所以婴儿的吮手习惯是与生俱来的,不用奇怪。问题是随着成长,这一习惯会自然改掉。大孩子如果还喜欢吸吮手指,是一种倒退的行为,是心理障碍的表现。

医生在询问中发现,莎莎的父母年龄均已超过35岁,正处于事业的发展期,平时专注于个人的事业。“谁去按时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经常成为妇夫俩的商讨话题,生活压力大,情绪不好,对孩子态度冷漠。结果是孩子逐渐将心灵之窗关闭,感觉焦虑、紧张,就不由自主地用吸吮来减轻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孩子现状:社交性焦虑(家庭忽视的结果、爱的缺失)

同质家庭:晚婚晚育,父母工作繁忙,压力较大的白领家庭,夫妻双方以自己为中心,很少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习惯只与孩子在餐桌上交流,语言贫乏,经常不分事情缘由就草率下结论,遇事处理比较简单化。

3、5岁的亮亮不停地咬指甲

亮亮今年5岁,父母都是医生,可一说起儿子,母亲就烦:“这孩子都5岁了,还总是爱咬指甲。我和他爸对他管得够严了。可他就是不知干净,真要把我给气死!”

可医生一问孩子,孩子就很委屈:“家里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动,我只能咬手指甲……”原来,亮亮妈特别爱干净,恨不得家里一尘不染,对孩子,她也是这样的态度。孩子的玩具,不是摆在高架上,就是锁在玻璃橱里,他平时爱玩的塑料积木每次玩过,都要用消毒水泡上好一阵子,弄的亮亮什么都不敢碰,只能把手放进嘴里。

医生说,孩子的天性是想尝试,然而在家长的管制之下,不敢去探索,在想探索与不能探索之间,就会产生微妙的心理。

其实,解决孩子咬指甲的问题,很简单———解放他的手,占用他的手,让所有玩具走出高阁,让他多动手,游戏、玩耍,不让他的手闲着,让他无暇再往嘴里放。

孩子现状:恐怖性焦虑(过渡约束的结果)

同质家庭:父母控制欲望强,过分追求完美的家庭。

许多时候看起来问题在孩子,其实病因还在于家长。是家长无形中把自己的问题通过种种形式转嫁到了孩子身上。所以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家长的问题。家长给孩子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家庭心理氛围,如果家长的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孩子的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美国家庭教育的十二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4、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5、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6、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7、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8、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9、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10、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11、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12、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五)坏脾气孩子的背后总是站着焦虑的父母

儿童焦虑主要分为4种:分离性焦虑、社交性焦虑、恐怖性焦虑和广泛性焦虑。第一种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后三种多发于学龄儿童及少年时期。

焦虑会代代相传。孩子的焦虑不会凭空产生,焦虑有遗传影响,这种遗传除了先天的因素,更多的是后天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潜移默化。这时我们的家长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脾气不好,甚至有些刁钻古怪,这通常就是孩子焦虑发泄的表现。孩子焦虑的进一步发展还会以躯体疾病的形式、物质要求体现出来。大部分孩子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汗多,大便稀,小便多,如果家长不加分析就带孩子到医院看肠胃病、服抗生素,反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孩子、父母需一起诊治。那么这时带孩子看心理医生是否就可以了呢?从临床来看,仅仅孩子看病效果是不理想的。父母的心理不健康,孩子的心病也治不彻底。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比较弱,父母不健康的心理,对孩子不良的沟通方法,可能对自己还无大碍,但却可能引发孩子的心病再次复发,或是从中习得不良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对于孩子们的问题,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状态;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和为他人服务能力,找到缓解焦虑的途径。

家长和孩子间的交流,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应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孩子进行平行的互动。所谓平行的互动,比如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和孩子一起尝试新鲜事物;尤其是在生活中、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要刻意将孩子作为孩子,在家里要给孩子发言权;孩子遭受挫折时,要有一个正常的态度,不打骂,不回避等等。

http://www.ramyzx.com/ReadNews.asp?NewsID=5520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