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三)

13年前 [06-26 10:49 周六]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三)

第三章 父母的自我改变

父母如何避免自陷泥潭

    父母首先要对引发情绪的事件重新评估,改变原有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承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困扰、不协调只是彼此的意见不合、看法不一致,并非大难临头也不需要感到罪恶。当父母采取较合理的信念时,也就踏出反击情绪困扰的第一步,进而产生正向的情绪反应,也才能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对子女表达出慈祥的关爱与支持,提供子女一个健全成长的环境。

  以下一些策略可以帮助父母发觉,并改变教养子女上不合理的反应,避免陷入无谓的亲子冲突:

  (一)接纳情绪与自我改变的计划

  在我们小的时候,没有谁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把愤怒当作是生活中的事实来处理。我们所学习到的传统信条告诉我们,强烈的情绪是不好的,应该加以控制。我们跟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深恐自己的愤怒会伤到孩子,总是尽量忍耐,可是事实上,即使你再能忍耐,或早或晚,你的脾气还是会爆发。

  在我们发怒的时候,我们的举动会像是失去了头脑的人。我们对孩子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如果是要加诸于我们的仇敌身上,也可能要犹疑一下、考虑一下;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却往往毫不犹疑、不加思索。我们会向孩子吼叫、侮辱他们、责打他们,当时在盛怒之下,演了一场鼓乐喧天的戏,唱完了后我们又会感到内疚心疼,郑重其事地决定以后绝对不再唱这出戏。内心中充满了对孩子深深的歉意,却不知如何疏解,很自责,甚至觉得自己很失败。而这种自责并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反而把自己的心情越弄越糟,抱定决心不生气,比长篇大论的空谈还糟,只有火上加油。本来只是“打了孩子”这么一件很单纯的事,却弄得所有不愉快的感受都涌上心头,整个人又陷入了忧郁的情绪低潮。在低落的情绪中,更容易被孩子小小的过失激怒,于是又一次的循环开始,我们再度的破坏了我们原有的慈爱心,也忘了我们再度痛责的人正是我们为了他的幸福而甘愿奉献出我们的生命和幸福的人。如果父母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话,事实上伤害孩子最大的并不是挨那几下打,而是在父母的情绪低潮中所尝到的无形压力与不安。幼小的孩子在情绪上是与父母有着相当连系的,父母不愉快,子女又怎么可能不受感染呢?

  因此,如果你很生气,不需要压抑、掩饰,而要坦诚的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要了解有时候难免会有敌意产生,但不需要刻意地去躲避它,而是要衡量这些情绪感觉是否能帮助你改善亲子关系。然后,自己要做个抉择,是不是想改变?决定要改变,那么为自己制定一个改变计划,并持续某种改变策略,一个星期后,再评价情况是否有改善,而后再决定是否持续使用这个策略或者是改变练习策略。

  (二)认清负面情绪的目的

  对于一些不合理或负面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不喜欢它,但不能忽视它,虽然这些都与自我信念有关,若要改变,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认清自己反应的目的是什么,积极的去澄清它。尽可能运用与负面情绪反方向的能量,去打破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 发怒之后减少自责;自责之后避免落入忧郁的深渊。

  (三)听自己说话的声调

  说话的声调可以是一种态度的信号和征兆。如果谈话时声调沉稳、语气友善,在感觉和信念上就能变得较为肯定和愉快,进而能有一种情绪经验。

  (四)观察自己的非语言行为

  一般脸部表情、身体姿势或手势都能表现出自己的情绪,非语言的行为可以让自己产生不同的情绪。譬如,当疲倦时,让自己练习微笑的表情,可以让自己感到精神恢复和愉快。所以,常面对镜子作一些肯定、友善的表情和姿态的练习是必要的。

  (五)转移思考目标

  有时候当交谈或沟通气氛不适当时,父母应暂时中断交谈,以沉默来停止负面的情绪,最好的反应是能离开交谈的房间,或有意识的“活动”一下,好藉外物打散心头的阴郁,如擦擦地板、散散步都很好;万一暂时无法离开,强迫自己转移思考交谈目标,想想任何其它的事件或经验:也许是一些愉快的事件回忆,或计划其它要做的事,使自己能忘掉困扰的问题。这时候,你可以大声的自我对话,谈一些与这无关的事,谈一些开心的事,诸如明天逛街买些什么东西、看那一场电影等等,只要暂时脱离困扰的问题就可以。因为思考的停止或转移,绝对可以让自己暂时逃离不愉快的情绪,避免不合理反应的产生。

  (六)避免冲动与出乎子女预期的反应

  每当父母冲动地采取某种行动时,常常正中子女的心意,反而更增强了子女不良行为的表现,即间接鼓励了孩子恶劣的行为。譬如:

  1.威胁孩子

  等于是鼓励他重复做一件禁止他去做的事。当孩子听到我们说:“如果你下次再做??”的时候,他不会听到“如果”,他听到的是“下一次再做”。有时候,他甚至把话里的意思诠释为:“妈妈希望我再做一次,我不能让她失望。”

  2.贿赂孩子

  “如果??就??”已事先明白的告诉孩子“如果”他能(或不会)做某一件事,那么他就可以得到一种报酬。此类方式,可能会刺激孩子向一个暂时性的目标努力,但是却很难(即使有也是很少)激发孩子,很难使他们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们所传给他的信息是我们怀疑他的能力,或是否能做到那么好。

  3.向孩子许诺或要求孩子承诺

  假如做父母的感到必须要以许诺的方式来加重语言的份量,那么他们就几乎等于自承“没有许诺”在内的语言没有价值,不值得信赖。许诺会在孩子心里建立不切实际的期望,当这个许诺因故无法兑现时,他会有受了骗的感觉,甚至产生不可相信父母的意识。

  4.讥讽孩子

  父母尖酸刻薄、伤人的陈腔烂调对孩子们是具有攻击性的,会隔断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煽起了孩子一心一意要寻求报复的幻想。

  5.谎言就是真话

  父母为了挖掘真话而处罚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为了自卫而说谎。如果我们要教孩子诚实,那么我们就得听令人伤心的真话,不能只爱听令人欢欣的假话。

  6.孩子“偷窃”

  孩子把不是自己的东西归为己有,并非少见的事,而当孩子被问:“你为什么这样做?”他也许答不出所以然来,因为他可能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千万别说孩子是“贼”,是骗子,或预言他偷窃的下场,那样只会教他去做“贼”。

  7.礼貌教育

  孩子所表现的礼貌行为是模仿有礼貌的父母。因此,礼貌教育必须以有礼貌的方式来教,然而大多数父母却是以无礼而卤莽的方式来教。告诉一个孩子,说他无礼,只会迫使孩子接受我们的评价,并当作是自己的评价,他可能永远生活在这个阴影里,进而认为无礼的孩子应该行为无礼,那是很自然的事。

  所以如果父母能表现出不在意或一些出乎子女意外的反应,通常子女会了解他们的行为无效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有时候,父母要与子女讨论一些事情,而子女表现出一付不在乎、草率的态度,父母可以采取沉默或转移思考的手段,避免做出愤怒、处罚子女的反应,因为这是徒劳无功的。

  (七)学习自我松弛

  为了降低紧张、焦虑和压力,父母可以做一些自我松弛的练习。自我松弛的方法有二种:

  1.乐在独处

  我们每天都在忙,瞧瞧中国字的奥妙。“忙”这个字是“心”加“亡”的组合,我们成天像陀螺转个不停,一直忙一直忙,忙到心都“亡”了,实在有必要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每天好好的与自己做个对话。父母可以告诉家人自己每天的个人时光,其间绝对不可以打扰。同时也可以鼓励家人试试看。

  2.“放松”的练习

  要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需要花些时间来练习。如果能学些简单的运动,就能够随时随地放松自己了。以下这些运动,我们也可以鼓励孩子一起做。

  (1)当感到紧张、不安时,可以深呼吸、镇静反应,告诉自己“放松”、“一切没问题”、“沉着、安静、别紧张”。就在你缓慢、深沉而自然的吸气、吐气当中,你会开始觉得紧张从你身上渐渐流走了。

  (2)把身体某部位的肌肉先拉紧,保持5~7秒钟,然后一下子放松。肌肉放松运动:当你的肌肉一拉紧、一放松时,请细心留意身体相关的知觉,这样你就会知道深度放松是怎样的感觉。

  (3)重复一个对你具有抚慰作用的字或词。“放松效应”,每当你心神不定,胡思乱想的时候,找一个宁静、不太有干扰的地方,在心中缓慢而有韵律重复念着一个字或词。这对你集中心智很有帮助,因为由那个字词所产生的正面联想和感受,取代了制造紧张的想法和忧虑。

  (4)运用“视觉想象”产生的心理作用,来达到身体的放松。请你选一个对你有意义的、会令你产生安详与力量,或平静、安宁而快乐的影像,如一座山、一池水或汪洋大海。把心集中在呼吸上,让身体放轻松。想象:当你吸气时,许多生命的精气也游入你的体内,充满你的心胸;而当你吐气时,一些你不想要的感受和困难也随之离开了你的身体。

  接着在你的“心眼”中,浮出你所选择的影像,越详细越好。然后开始想象那个影像讨你喜欢的特点,并感受它。在你离开放松状态之前,尽量保持那些感受,越久越好。

  (八)尝试幽默

  你看见幽默有趣的事情时能否愉快的笑出声来?有时候,我们收集一些稀奇古怪、诙谐逗趣的图片,并将它们放在随时可见之处,常常触目是否让自己会心一笑?这就对了!当遭遇挫折、情绪沮丧时,记得!就这么办。

  事实上,你我都清楚,世上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父母在子女面前,以幽默和笑声承认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或错误,“消遣自己、娱乐大家”是项高度的智慧,如此表现正可以身示教,让子女明白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坦然接受和处理才是正确之道。

  (九)反击不合理信念

  如果上列的一些改变策略,仍不能产生预期中的效果时,你也可能需要针对信念做些考虑和调整。改变信念的方法有二种:

  1.面对挑战

  教养子女的失败可能令父母感到气馁,有时候气馁的感觉会令人丧失对未来冒险犯难的勇气,而阻碍了教养态度与行为的调整。如果你觉得气馁时,可以问自己这种感觉和不合理信念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为了避免冒险,常丧失掉成功教养子女的机会,这样的代价值得吗?倒不如勇敢面对气馁情绪的挑战,评价需要多少时间来解除这样的情绪及跨越成长的阻碍,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决定,拟定面对挑战的正向计划。

  2.负起责任

  当自己感觉到非常沮丧、懊恼时,父母可以检视内心关于引发情绪的想法,把大难临头、不能忍受、自以为是、自责等不合理的信念去除,直到合理的感觉和情绪产生。

  经由这些策略的练习,相信父母能够对于情绪困扰的原因展开反击,建立较合理、正确的信念。

  愉快称职的父母角色可以提供孩子们良好的“根”,让他们据以茁壮成长;又赋予他们“翅膀”,让他们得以展翅高飞,为他们奠定坚实的基础,灌输自信自爱的美德。我们不能期望孩子一辈子生活在温室里,他们人格的建立和独立自主的性情,有赖于群体生活的接触,以及和同伴互动学习的经验。在童年时期,他们可能接触到充分的安全感,那么自我就能健康成形;若不幸接触到恐惧不安,则自我会在成形之前毁于无形。而往后的生活中,这个孩子也可能经历到被接纳、被尊重,或是被排斥、受鄙视等不同的遭遇。当然,孩童们也可能在父母的保护与自由之间,得到平衡;或是受到过度的保护而无法脱离婴儿期;或受到不足的保护,被要求超乎孩子承受的能力。这两种情形,都将影响自我与自尊的发展。为人父母者不能不深入审视自己的信念和态度如何影响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进而学习加强自己的能力,以不失民主又能维护父母权利的方式教养孩子,希望能对子女的生活产生正面的影响。

  动脑筋

  1.你生气了或者觉得烦时,你心中是否潜伏着许多往日未解的愤怒、淤积在内心的沮丧?不妨留意一下自己厌烦或愤怒的原因何在。而关于愤怒的发泄,你能做些什么?这样做是好是坏?

  2.你和孩子各自拥有不同的价值观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处理亲子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3.“我必须放弃自我,做个你爱的人儿吗?”这个问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任何关系上。如果这个这问题放在亲子关系上,你的回答是“是”?还是“不是”?再想一想,这个答案的背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父母效能:害人的毒性教条

艾丽斯·米勒在她的《都是为你好》一书中,曾把那些陈腐不宜的家庭规则统称为“毒性教条”。她认为那些害人的教条是一种侵害儿童权益的暴力,而这种暴力常会重复出现,当那些受虐的儿童长大成为父母之后,历史往往再度重演。现将”毒性教条”摘要如下:

  1.对需要大人照顾的孩子而言,成人就是他们的主人。

  2.成人像上帝,可以决定是非对错。

  3.孩子要为成人的愤怒负责。

  4.父母犯错可以免受惩罚。

  5.孩子在生活中独立,对权威的父母来说是一项威胁。

  6.孩子太好强的个性要及早“化解”才好。

  7.对孩子的管理要早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就开始。

  “毒性教条”视服从为最高价值。在服从之外还有整齐清洁、控制情绪和欲望。当孩子们能照着指示去思考和行动时,他们才是“好”孩子。当他们谦恭、讨人喜欢、会替人着想、毫不自私的时候,他们被认为具有美德。小孩越是“有耳无嘴”、越是“说话恰当”越是好。而以上这些规则,如果完全遵守的话,家庭中的某些人(父母)就能完全控制另一些人(孩子)。而现今社会中,除非有极严重虐待儿童的行为出现,否则没有人会为了孩子的权益,而干涉父母的管教方式。

  “毒性教条”灌输给孩子一些错误而未经证实的知识和观念。这些错误信息代代相传,一些错误的信念也不知不觉的被执行,尤其在我们面对危机和压力的时候格外活跃。理情治疗创始人艾里斯就曾以“不幸事件”、“我不能”、“我必须”、“自责”等四个因素来加以说明不合理的信念。他更明确的列出了一些广为父母信奉的错误信念和教养上的通病:

  1.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必须”广受小区、邻居的赞同,我才是一个好父母。

  2.对子女各方面的教养,我“必须”都能胜任愉快。

  3.所有的事都要尽如我意,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有如大难临头一样的可怕。

  4.人是环境的牺牲品,现在的行为总是受环境所支配,所以父母“不应该”去改变不可变的事实。

  5.如果我是有效能的父母,我的孩子一定表现优异,不会出差错。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我必需对子女的行为负责。

  由于这些不合理信念的缠绕和支配,深深地影响了父母与子女的生活,常令父母与子女陷于冲突的困扰中。有个例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她的儿子才五个月大时,就向各种可以加强数字处理能力、语言观念,以及肌肉运动技巧等的训练班报名。当她的儿子到十四个月时,她骄傲地向邻居宣布她的儿子已经学会爬楼梯了。不仅如此,她相信她的儿子要获得更高的成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然而,不幸的,正当这位妈妈花费她的大部份时间与精力把她的儿子从这个“杰出娃娃”训练所送到另一个训练班时,无异的她剥夺了儿子跟母亲之间有益的“互相作用”机会。事实上,“跟妈咪玩”对母子而言,应远比儿子参加“填鸭式”训练班的收获大得太多太多,而身为母亲的却未觉察。

  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当小男孩长到三岁大时,他开始积极反抗,并拒绝学习新技能。同时出乎意料妈妈又怀孕了。这会儿,她没有精力再开车把儿子送到各种“超级娃娃”训练班去了。当婴儿出生后,她感到更疲倦。她已经使自己处于两难的困境中:她害怕倘若从此不让大儿子继续参加一些特别活动的话,她会前功尽弃,并可能对长子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

  最后,在精疲力竭之余,她决定不再以过去的方法来处理两个孩子。她把大儿子放到一所白天托儿中心去,也停止孩子大部份的特别训练班,只留下儿子喜欢的班。由于白天托儿中心的帮忙,以及她让大儿子及自己减少压力,她恢复了大部份的精力,并且似乎做得很好,……

  小男孩的情形还不十分清楚。现在显现的是,他凡事过分忧虑、畏缩,他也因尝试取悦母亲而深受困扰……。

  艾里斯认为人们有许多的情绪反应和困扰,都是自找的,即自陷泥潭。唯有信念的重新建立,人们才能对造成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展开反击行动。

父母的价值观与期望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价值系统,这系统来自于家庭及社会文化认同之事,而我们特别珍视的价值观便成为我们基本的期望。当别人没有依照我们的期望来生活时,我们通常觉得受到了伤害或生气;而当自己未依自己的标准行事时就会产生罪恶感。对自己、对他人有期望其实没什么不对,但如果我们期望我们一定能一直控制它,使它实现,那就苦了 ? 因为任何人都办不到。我们有责任去学习:别人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不是他的错,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期望。

  爸!我已尽力了。

  我知道我是兄弟中最让您失望、丢面子、最不受您喜欢的一个!但我也一直在尽力想做个好孩子,在学校有很棒的表现,拿很漂亮的奖状给您看。可是我很努力了,还是总是没办法达到您的理想和要求时,我是多么的希望您不要用那种愤怒和瞧不起的眼光看我。爸!我想假如您能给我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我一定会信心加倍,我会有勇气再努力。不过,您却一句又一句讽刺与不屑的指责,我真想死了算了!

  昨天就为了那张只考六十分的数学卷,又让您发了好大的脾气(我很抱歉与难过),当着弟弟的面,骂我没出息、头脑跟大笨猪一样(我好伤心)。您一点都没顾到我做人家哥哥的尊严(我真的好失望),以后我怎样在弟弟面前抬起头来(我感到悲观与仿徨)!?

  我承认我的脑筋不如弟弟好,可是大家都知道人的脑力本来就不一样。您硬要拿我这个大笨头和弟弟的鬼灵精相比较,我死了也比不来!我不晓得您这样是不是合理!?但是我记得老师说过,孔子教育学生都会注意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所以他才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我自己也想过,若叫一个体健身强扛得起百公斤大石头的人来和一位身体孱弱的人比赛,大家都会说不合理,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有形的体力差异。为什么无形的差异,大家都看不到呢?为什么独有我们脑筋比较差,学习比较慢的人,总是得不到同情与理解,让我们永远处于失败和遭受轻视的环境受苦呢?

  爸!妈!请帮帮我!我已经尽了力!

  家庭是价值观的传递场所,父母重视的观念,总会有形无形地弥漫在家中,孩子很自然地感觉到父母的想法而有所反应,且表现于行为上。因此,身为父母者必须花一些时间思考自己对子女有什么期望?这些期望是否合乎子女的能力、兴趣、理想?将心比心,如果自己在孩子这个年龄时,做不做得到?甚至可以问自己:对孩子要求的标准是否是自己期望的成份较多?

  通常发现,一些内心沮丧、缺乏信心的孩子都是父母有意、无意中造成的。反之,为了使孩子学习到对自我有好的价值感,是否必须一天到晚说孩子这儿好、那儿好呢?当然不是。学习不是只有来自于言语而已,还包括表情、声音、行动等,这些随时随地都在代表着你传递给孩子“他是否有价值”的信息。

父母的情绪与信念

当一个人成为父母时,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随即产生,他们会赋予自己新的职责,并戴上“父母”这个面具。渐渐地,他们会一本正经的行事、言谈中都充分流露已经是为人父母的气息。进而他们忘了自己仍然是人,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就会有七情六欲,而且情绪可能因时、因地有所不同。成为父母后就面临需承担重责大任的挑战,他们会认为必须言行一致,对每个孩子一律平等看待、疼爱,并且无条件的接受、忍耐、牺牲,完全将自己抛诸脑后。父母的一番美意是可以理解的,却往往带来反效果——因为要为他好反而破坏了亲子之间最亲密的关系,更不知如何积极地去发展亲子的新关系。

  英英每每犯错,无论是失手打破一个碗,或是考试考差了,都要承受妈妈沉重而冗长的责骂。

  今天英英在学校里不小心打破了个玻璃,她猜想老师恐怕已经给妈妈打过电话了。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真想逃跑,一走了之,但是又能走到哪儿去呢?只好硬着头皮,拖着步子回家。

  果真,一进家门,妈妈就拉开嗓门骂开了:“真是丢人丢到家了,还让老师打电话来,你要我把脸往哪里放?”英英心中七上八下,还没弄清楚老师到底对妈妈说了什么,这时爸爸正好下班回家,见到盛怒的妻子和发愣的孩子,叹了口气,丢下一句话:“你这孩子真是不学好,无可救药!”就回房里去了。

  那一刻,英英恨不得有个地洞可以钻,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英英的父母很少打孩子,但是责打在孩子心坎上的语言,却像鞭子一样令人既丧气又痛苦。他们不是不爱英英,只是他们心中有太多的律条,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太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良好,不愿露出瑕疵;而孩子的表现,正是他们的形象与尊严的代表,因为这种心态,难免在孩子有错时,夸大情绪地责备了。

  人的情绪一直是个很难处理的问题,就像行为一样,也是有目的的。当人根据自己的信仰和目标来行动的时候,情绪能供给所需的能源。偏偏“人”不论年龄大小,都会想办法逃避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某种信念,相信如何去生活最正确,依这种标准生活。若不是依这种标准过日子的人看起来好象做错事了、行为不当、或是很坏,至少没像依照我们方式那样活得好。因此,引起现今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信念就是,替对方的喜怒哀乐负责。认为爱他,就不该做出伤害他,让他伤心痛苦的事。

  寇夫曼在《快乐的共享就是爱》一书中曾说:

  “小孩受教最多的一个信念就是:”你让我不高兴。”这个观念暗示自己必须直接为他人的恶劣感觉负责。……大人的情绪不是根据自己的信念而有所反应,而是受到小孩子神话似的操纵……好象小孩真有这种能力。”

  孩子做了惹父母生气或伤心的事时,父母总是告诉他:孩子你错了!你该为我们的反应负责。生气的父母很少试着去了解孩子行为的真正理由,或是把这份怒气视作自己恐惧、价值观或期望下的产品,他们经常只是打骂孩子一番,告诉他们惹父母生气是不对的,而孩子也在这种信念下长大。罪恶感及恐惧就这样有效的控制了孩子,所以孩子也越觉得自己该为父母的不悦负责,似乎如此就“越不会做错事”。

  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应该为父母的感觉负责,那么这个信念当然也可以延伸成另一个相同的模式:别人该为我们的喜怒哀乐负责。自己痛苦了,自然可以责怪别人;但若相信自己该为别人的感觉负责,我们就将自我禁锢在罪恶感及责怪中,而不知自己有权利、也有责任为自己的选择作决定。

  因此,父母唯有了解情绪的主宰者是自己;自己的情绪产生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直接引发,而是通过自己的信念或想法。所以也只有父母体会到不放弃自己的权利,才能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http://www.ramyzx.com/ReadNews.asp?NewsID=6962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