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根的教育――幼儿期家庭教育讲座(8)

13年前 [06-24 21:54 周四]
八、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很重要。现代社会正日益走向开放,经济发展加快,人与人之间交往愈来愈多;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要求人们更广泛的协同合作,这就需要我们下一代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在今后的社会里,交往能力薄弱,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会与别人协同合作,在事业上是很难取得成就的,所以,家长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现在,我国独生子女比率增大,不少幼儿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又多居住在独门独户的封闭环境里,往往是在家中一人独玩或看电视等。这种处境使得许多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造成交往能力低下,这是个亟待重视与解决的问题。

  孩子是在与伙伴交住中成长,逐步实现其社会化的。他们在与伙伴的交往中可以相互交流知识、经验与技能;在与伙伴交往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体验各种欢乐与痛苦,从中培养起诸如同情、分享、合作、友爱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行为。总之,培养孩子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与生活的幸福,并将影响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后人际关系的好坏与事业的成败。

  (二)注意孩子与小伙伴交往

  学龄前儿童首先是与父母、与家中其他人接触交往的。父母亲要经常与孩子交谈,一起游戏,还要引导孩子与家中祖辈及每个成员保持密切联系,在家庭这个群体中培养孩子交往能力。

  但孩子从两三岁起就有了与小伙伴交往的意愿,这种意愿不断增强,成为他们的心理需要,我在这里想强调伙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首先,家长应了解伙伴交往是幼儿的一种需要。因为,幼儿最喜爱游戏,而小伙伴就是他们最理想的游戏伴侣,幼儿与小伙伴在游戏中交往可使他获得许多欢乐与满足。我就曾注意观察到幼儿对伙伴交往的需要,我的一个小孙子两三岁时,家住在楼上,他经常要求下楼去玩,因为楼下有许多小朋友。每当妈妈允许下楼玩时,他就像飞出笼子的小鸟,高兴极了。有一次我陪他一同下楼去,见他从家中带着两件有趣的玩具带下楼去。原来,楼下的孩子们都比他大些,他这个小不点儿来到楼下不会引起玩兴正浓的小朋友们的注意。为了引起大朋友的注意,他便把玩具放在显眼的地方,尽力吸引那些人的注意。当他发现这样做也未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时,便继而将玩具摔一下,发出响声来引别人注意。从这些举动中便可看出幼儿是多么渴望与伙伴交往和游玩。我甚至发现,当他独自一个游戏时也常会假想有伙伴与他同玩,口中念念有词、有问有答的。

  另外,幼儿在伙伴交往中往往更有利于促进其发展。孩子与家人交往不能代替伙伴交往,因为成人与幼儿不是一种对称型的关系,成人绝不会与孩子争抢玩具、食品。在很多问题上成人与幼儿不可能“一般见识”,而小伙伴在一起却有差不多心理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等,会遇到许许多多和成人在一起难以遇到的矛盾,而处理这些伙伴间的矛盾,学习协调人际关系,正是孩子实现社会化必不可少的“课程”。

  我曾在幼儿园仔细观察发现,在交往方面大体有这样三类孩子:一类善于与乐于和小朋友交往,共同游戏,而小朋友们也都愿意和他玩的;另二类是喜欢参与伙伴游戏但不受欢迎的,因为这类幼儿常出现不友好行为;还有极少数幼儿则表现孤独,他们不会也不愿和小朋友交往与共同游戏,总是一人独处。第一类孩子大多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善于交往,一般生活得非常愉快,而后两类孩子,特别是第三类孩子,生活就不会很愉快,身心也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因此,家长应注意培养幼年子女与小伙伴交往的能力。
  (三)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首先,家长要充分认识自幼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有的家长在培养孩子交往能力方面认识不足并存在~些心理障碍,如怕孩子吃亏。一些家长总愿把孩子关在封闭的住所,即使外出也不肯放手让他们和小伙伴交往。我在居民小区公园或其它公共场所就见到这样的情景:那里虽有许多孩子,但一些家长是牵着、抱着、盯着,每当孩子跑去找小伙伴玩时,家长便追过去把孩子抱回来说:“快过来,当心人家打你!”这些家长不了解孩子需要在伙伴交往中培养交往能力。所以,只有家长对此有足够认识,才会为孩子创造与伙伴交往的机会,如请邻居或亲戚家的孩子到家里来玩或与朋友约好带孩子到别人家玩,到郊外或公园去玩时,也注意让孩子和小伙伴同玩。

  其次,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多进行交往活动,使他们在交往活动中提高交往能力。有的家长虽然创造了条件让孩子与伙伴交往,却很不放手,一见孩子间产生了矛盾便立即介人去平息“风波”,替孩子处理矛盾。这样就难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孩子们在交往中时常会出现矛盾。家长不必急于介入,越趄代扈,有了矛盾,孩子们往往能自己解决的。例如,我的孙子可可四岁时,叔叔给他买了一辆能爬坡的汽车玩具。楼下有个比他大一岁的小哥哥维维得知后便到我家来,也想玩玩这个新玩具。几次提出要求,可可都不舍得撒手,开始维维用威胁的口吻说:“那我不跟你好了!”可可仍不撒手,两个孩子僵持了一阵,维维眼看没有希望了,扫兴地说:“那我回家了!”转身便走。这时只见可可三步并两地跑过去,用身体顶住了家门,用央求的口吻对维维说:“我给你玩还不行吗?”这时,站在一旁的我才开腔说:“对了,好孩子,有了好玩具不能一人玩,应该和小朋友一块儿玩才对。”在这过程中可可了解到:如果我不与维维分享玩具,维维就不和我玩了,只有与小伙伴共事才能带来同游戏的欢乐。这是孩子切身的体验,最终的分享是他自己作出的决定,是自愿的。如果我过早地介入,强迫他把新玩具给维维玩,可可可能会哭一场,即使把玩具给了维维也是极不情愿的,这样做并无助于孩子自身发展。而当他自己作出决定后,家长再给予及时的肯定、强化,孩子就能在交往中逐渐学会分享,并获得交往的技能。

  再次,家长平时也要注意通过故事及生活中的实例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能,帮助孩子初步征得与人交往和相处的道德准则,如教育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独霸行为,与小朋友团结友爱,友好相处,尊重父母、爷爷、奶奶,礼貌待人等等。

  近些年来在家教咨询中,有的家长说他们的孩子胆小,怯懦,和小朋友在一起表现退缩、不主动,见到生人不肯打招呼,不叫人等。这类孩子大多是长期关在家中,在家长呵护下成长的,如果不趁年幼时期进行培养,就会出现交往障碍,甚至形成孤独的不良性格,对此家长必须引起重视。家长切勿当孩子面建人便说:“我们这孩子胆儿特小”、“瞧这孩子就是不肯叫人,没礼貌!”等等,这样说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毛病,反而会使孩子闭口不语或躲避的现象有所发展。对于怯懦、不爱交往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引导他们和较熟悉的小朋友交往,使他们体验到伙伴交往的乐趣,同时要注意发现孩子在伙伴交往中出现的积极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交往范围,使孩子增强与伙伴交往兴趣、信心与需要,在交往中发展交往能力。对不肯叫人的孩子,切忌强迫他去叫,、而应耐心地进行引导,如果发现孩子开口叫人,即使声音很小,怯生生的,家长也要及时鼓励强化,这样做一般能克服孩子胆小、怯生问题。

  (摘自《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素质》一书,方明主编,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http://www.yojochina.com/zhuanjia/fangming/2009102224154.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