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系列之十八

13年前 [06-25 16:00 周五]

小雪篇:天生我材必有用——家庭理想教育

专家:杨忠健

每年11月23日前后为小雪。由于寒气,水汽凝为雪,此时雪尚未盛,故称为小雪。1783年小雪前,11月21日,人类实现了一个自古以来的理想,人飞上了天空。法国巴黎皇妃行宫花园内,将稻草投入炉中,产生了热空气,气球冉冉升起,蒙特哥菲尔兄弟随着热气球飞上了950米的高空,他们翱翔了25分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飞行创举。有了飞的理想,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人类已经能够登月。“天生我材必有用”,理想是人类前进的灯塔。在本篇,我们讨论家庭的理想教育,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目标,如何防止孩子志大才疏等。

1、孩子怎样学会确立目标?

我知道孩子学习有目标很重要,我的孩子说:“我也有目标,可是学习成绩还是不行。”您说这是怎么回事?

这要看他所订的目标对自己是否合适。如果个子很矮,就很难成为优秀篮球或排球运动员。如果是色盲,何必以成为美术家作为自己的目标呢?另外,有的人订的目标太大,太远。这样的目标不能使人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精力集中,容易发生虎头蛇尾的现象。所以,所定目标要切合实际。

少年时代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确立人生目标的人,往往能激发创造的热情,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什么有利于孩子的进步呢?因为任何人的时间、智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心无二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同时思考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时,思维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有个青年苦恼地对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爱科学、文学、音乐、美术,我用全部力量投入学习,结果却收效甚微。”法布尔掏出一块放大镜,对青年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这块透镜一样。”家长要教育孩子,人的目标必须专一。孩子的兴趣广泛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同一时间学习的项目太多,目标不明确,就顾此失彼,照顾不过来了。乐曲有主旋律,学习也要有中心,千万不要三心二意,这山望着那山高。

小学生小燕说:“我在3年级时学习成绩平平。后来到了4年级下学期,我向心理老师学习了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使我的学习有了目标,有了奔头。我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我分析了自己的特点,我是数学强,文科一般,作文最弱。我记忆力平常,优势是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我就制订了适合自己的各科学习目标。我每天写日记,以求提高写作能力;我找些数学竞赛题练习;我还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尽量安排在早上和上午,因为,我是所谓‘百灵鸟’型的学习者,早晨就特清醒,而晚上8点以后,我脑子就不太好使了。这么一安排,还就是灵,我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作文大有进步,还拿了年级数学比赛第二名。同学,请你制订你的学习计划并执行,很管用的。” 

心理学家发现,人在整个事情刚刚开始时和即将结束时,最能集中精力和注意力。于是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避免做事半途而废,那就是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将一个大任务分解成一串小任务。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开始和结束的次数,人做事时能切实感到自己在逐步前进,在逐渐靠近大目标。这时,每一步骤的时限必须规定好并坚决完成。

确立正确目标,分解目标把它变为一系列任务,坚持不懈努力。人就会逐步走向成功。

2、小学生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孩子小刚一会儿想当天文学家,一会儿又想当大师傅做饭。我也搞不清他到底要干什么。还是请您支个招吧。

理想是信念,是希望,是向往,是追求;理想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对于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那些想象,被称为幻想。它不同于理想,是一种梦幻泡影般的空想妄想。一个人如果整日幻想,那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小学生如果具有理想,能在自己心头点燃信念的火花,能激发起为了世界美好灿烂的未来,脚踏实地不懈奋斗的力量。

作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根据自身特长爱好和社会的需要,树立自己的理想。

布罗迪是英国的退休教师,在整理家中阁楼上旧物时,他发现了50年前幼儿园2班31位孩子的作文。作文的题目:《未来的我是——》。31个孩子有31个理想,有想当首相的,有想当海军上将的,有想当驯狗师的,有想当领航员的,有想当王妃的,有想当教师的,真是五花八门。

布罗迪突发奇想,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这些人手中,看看他们是否实现了50年前儿时的理想。他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不久,一封封回信来了。他们中有功成名就的学者、企业家、官员,更多的是平凡的普通人。

一年过去了,布罗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维的作文本。幼年戴维的理想是当一名内阁大臣。他认为,在英国历史上,还未有盲人进入内阁的先例,他要创造历史。正当布罗迪猜测着各种可能,满怀遗憾地准备把作文本送进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英国教育大臣的来信,这使他大吃一惊,也感动万分:

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因为从那时起,我的理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我的理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出现在你的面前。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为自己设计一份“成长计划”。在纸上或本上画上若干台阶,每个台阶代表自己成长中的一个阶段。例如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参加工作等。在每个阶段上标出相应的年份、岁数和自己将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3、为什么扬长避短才能实现理想?

我听说有这样一个孩子,从小学开始读书就很努力,却无论如何都读不好,初中读得更苦,几乎退学,高中便选择了读职业高中学习油画。他的色彩感觉很好,努力学习,现在不仅绘画获了奖,而且参展的几幅画都有了买主。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孩子是幸运的,他赶上了多元化的时代。多元化意味着目标不仅是一个,通往目标的道路、实现目标的手段也不仅是一种。今天,层出不穷的新领域、新职业、新工作方式令我们应接不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再是负担,而成为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和资源。这个孩子之幸运,在于他有了解他、尊重他的父母。有的家长往往使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别人的眼光和尺度之中,因此造成了无数悲剧。

有一个本来挺和睦的家庭,父母千方百计把女儿送进重点中学,孩子却无法适应那里的教学,学习跟不上,心情长期十分抑郁,提出转到职业高中。母亲同意,但父亲不同意,认为别人能做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不答应转学,并训斥女儿。孩子因此自杀了,母亲认为是丈夫害了孩子,杀了丈夫,然后去自首。一个家庭就这样毁灭了。别人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情,自己的孩子不一定能做到;自己的孩子能做到的,别人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做到。“人比人,活不成”。

还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陈景润不善于教书,钱钟书数学很差,陶渊明不爱当官,鲁迅由医转文。人才不必是全才,扬长避短才能成功。即使天才也无法同时把两件事情都做好。齐头并进实在难进;重点突破容易成功。

爱迪生8岁那年上学了。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说:“不等于4难道等于5?” 爱迪生又问:“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数学老师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搞乱,给我出去!”爱迪生遭到责骂,委屈地奔出教室。

爱迪生离开了小学,由妈妈教他读书。爱迪生的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给儿子讲文学、历史,讲许多科学知识。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读童话的时候,爱迪生已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等大部头著作了。在母亲的辛勤教育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12岁那年,爱迪生到火车上当了一名报童,但母亲已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经过长期刻苦钻研,他终于成为著名发明家。他一生为人类贡献了一千多项发明。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了解孩子的潜能需要长期的观察研究。只有在了解孩子的情况下父母才可以作出明智的决定。试想,假如爱迪生的母亲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将儿子痛骂一顿后送回学校,人类历史上不就会少了一位大发明家吗?

人的智力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组合而成的,而性格、兴趣、意志、情绪更是各不相同。作为父母,必须努力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其优势与弱点,这是成功教育的甚础。父母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势,甚至对自己孩子失去信心,这是许多父母容易犯下的大错,容易伤害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来源于对自己优势的确认。确认自己的优势是人的“精神生长点”。称职的父母必须独具慧眼,把握孩子的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长点”。

4、孩子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孩子有他的理想,但是他学习成绩不太优秀。我想知道的是,现实和理想有很大差距怎么办?孩子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让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北京的例子。从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孩子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一步一个脚印。

汪晨芳在10岁时遇到了车祸,不幸失去了右腿。一年后,汪晨芳能够拄双拐行走了。母亲把她带到了北京的北海公园,让她自己爬上高高的台阶去看白塔。她开始一级一级往上走,累了,就停下来歇会儿。台阶太高,她就用手撑着往上爬,别人用不到半小时就能走完的台阶,她走了足足两个小时。当站在白塔脚下时,汪晨芳高兴地笑了。眼前开阔的北海多么美丽,这样的景色只有爬上来才能看到!

晨芳的妈妈几年以后对她说:“那天我就想,如果你能爬上那么高的台阶,证明你是个顽强的孩子,你以后做其他的事我也都不用担心了。” 小晨芳懂得了,未来的路,对她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我要尽力做得最好”成了她生活中的信念。在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她都为自己树立目标。小学毕业,她要考上区里最好的中学;在中学,她要做最好的学生;高中毕业,她要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2000年,她高三毕业,参加高考,这次,她考上了北京大学。每一次,她都如愿以偿。即使预测将来无法完全准确,但是有无理想仍然是一个人成败的前提。

现在,汪晨芳正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继续坚定地前进。

我们发现,一些人对那些北大、清华的学子会产生误解,误解最多的是以为他们异于常人,总是用夸张的词汇把他们描绘成疯狂的行为怪异者和奇特的高分低能者,实际上这些学生都十分正常,当然十分聪明。而天下的聪明人多了去了,为什么只有这些人考取了北大清华?就是他们全都按照一个铁的原则行事:勤奋地为实现理想不懈努力。

5、怎样防止志大才疏?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人说成功是成功之母,还有人说自信是成功之母,又有人说赏识是成功之母。我真糊涂了,这也太矛盾了吧?

现在有一股潮流:似乎家长和老师总是错的,对孩子要多表扬不批评,千万别给学生任何不及格的分数,甚至取消百分制。有的人还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表扬是教育者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由于是经常拿来便用,很少有人去考虑使用的效果如何。“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家长作为教育者应如何使用好表扬这个“武器”呢?

人的一个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小学生也渴求得到肯定,这是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表扬的作用是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乐于不断保持并发扬下去。当我们知道适时、适度的表扬能激励孩子对其产生积极的效应的同时,也不可忘记,不当的表扬将会引起强烈的负作用。

多表扬的说法还常常包裹在提高学生自信心的表皮下面,对教育者行为起了误导作用。尊重学生不一定意味着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教育者不可轻易用表扬。

夸大事实的表扬,以点代面人为拔高的表扬,会使学生不知所云。重复表扬,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从而失去表扬的效果。有的家长随意地表扬自己的孩子聪明,而不是赞扬他刻苦努力。那些被称为聪明的孩子往往一遇挫折就彻底灰心丧气,把失败原因归咎于自己不够聪明。孩子听了“你真棒!”,不一定就真棒;只有他克服困难,取得成绩,觉得“我能行!”才会增添前进的动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罗尔德韦科说:“夸奖孩子的智力,而不是赞扬他们自尊自强的精神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失败感。而那些被夸奖为努力和刻苦的孩子当他遇到失败时,会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造成的,因而这些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更强。”

年轻人要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负有责任,不能因为一些不顺心,就出走,就逃避,就割腕,就转学。人生不可能没有失败,逃避不是办法,必须认真地面对生活。

您孩子所上的小学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了,好像百分制是万恶之源似的,但是生活却仍在作出类似的区分,在某些小学已经废除了不及格分甚至还可以借分,只要小学生想得到高分,学校会给他无数次机会。这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因为老板不是老师。现实世界并不会在意一个人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他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湖北大别山深处农家少年洪光明上小学一年级时常受同学欺负,他的父母不识字,家里又穷,他是借钱上的中学。夏天,他在水田劳动,晚上回到家里,实在太累了,连饭也没有吃,就呼呼地睡着了。2001年7月25日,17岁农家少年洪光明以705分成为全省高考理科第一名,8月15日被清华大学录取。

家长千万不能持外因决定论,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功能说得太绝对。无论说“成功是成功之母”也好,“表扬是成功之母”也好,“尊重是成功之母”也好,“赏识是成功之母”也好,都不能算错,也都不是关键;然而至少我们可以问,成功这“孩儿”的父亲是谁?因为无父必然无子。奋斗是成功之父!成功也只能有这一位父亲。少年儿童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家长和教师只是孩子的支架,孩子的生活终究要靠孩子自己去创造。

http://www.ramyzx.com/ReadNews.asp?NewsID=5097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