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系列之十四

13年前 [06-25 15:44 周五]

秋分篇:东篱采菊正悠然——家庭环境营造

专家:杨忠健

每年9月23日前后为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昼夜几乎等长。晋朝陶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秋天生活的美好写照。他不肯继续在官场上呆着,而是喜欢那样悠然的家庭环境。

小学生的许多时间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家庭的经济收入、父母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家庭生活制度和生活方式、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对儿童影响重大。其中,父母的文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理想、情趣、家庭氛围、生活娱乐方式和育儿态度。另外,家庭结构是否健全也很重要。本篇我们讨论家庭环境的营造。

1、什么是家庭的物理环境?

真是不容易,我家终于告别了一住13年的农村平房,住上了高层楼房,孩子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我应该为孩子创造怎样的学习环境呢?

家庭是人基本固定的生活场所,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儿童的生存生活离不开家庭,首先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尽管每个家庭因经济水平、住房条件各有不同,其布置标准不可强求,但居室布置整洁、色彩素雅协调还是可以做得到的,应使孩子能生活在一个环境舒适、宁静、温暖的家庭中。有些家庭不注意环境布置,不讲究清洁卫生,家具陈设杂乱无章,污垢处处可见,大分贝音响震耳,给人无插足之地的感觉,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还有的家长尽管经济条件很优越,家中布置很有现代气派,家长却忘了给孩子一个游戏的天地和学习的角落。有的家长极讲清洁卫生,各处一尘不染,对孩子限制太多,这也不许玩,那也不许坐,使孩子的行动极受限制,这都是不可取的。

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不肯让孟子住在墓边和市井,最终把家搬到学宫旁边,对童年的孟子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后来人们常用“孟母三迁”来颂扬母教,也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一定作用。

对孩子而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这一节先说说物理环境,也就是所谓“硬”环境。无论家庭居住条件如何,也得为上学的孩子置办一桌、一椅、一书架,最好还有一电脑,供孩子学习使用。设置这一方天地,可以让孩子有一个独享的空间,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这里,孩子是主人,他有支配权、管理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感到很安全、很自在。

恶劣的室内环境是对孩子健康的威胁,家长要让家中的尘埃、烟雾、宠物的毛屑、装修化学材料的气味、霉菌等减少到最小。这就需要经常打开窗户通风,清新室内的空气,如果不是独门独院就不养宠物,以美化家中环境。

北京电视台的“七日”栏目2003年3月24日报道了一则新闻。一个胡同居住的人家的小狗最近一到下午四点就会从屋里跑出大门,蹲在街上向着一个方向长啸,声音就像狼的嚎叫,是返祖现象?非也,原来这一居民区每天下午4点左右有一位卖报的中年妇女走街串巷地叫卖,嗓门特别大特别尖,几乎整条街都听得见。小狗必等妇女叫两声后才跟着嚎叫,它是学卖报人的叫声以抗议其声音太大,惊扰了自己。当卖报人知道了这个原因后,也觉得不好意思,她的叫卖声变小了。奇怪的是这个胡同的居民天天听到烦人的叫卖声,却没有人敢于提出干预。当盖楼的人野蛮施工时,当邻居无休止地装修时,当有人大声唱歌或演奏乐器时,当汽车轰鸣时,我们不能忍受噪声之苦,应该站出来勇敢地制止。连那只小狗都知道捍卫自己的权利,何况我们人?这些居民区的噪声如果发生在法制完备的国家,会立即被报警,警察会立即制止,严重的会受到严厉处罚。

研究表明,人只能忍受一定强度的声音。声音如果超出一定强度,轻则影响听觉功能,重则引起耳鸣、重听,影响睡眠,血压升高,肠胃功能紊乱,烦躁,甚至精神失常。在70分贝以上的噪声中生长的儿童,智力发育比在安静环境中要低20%。

所以,家庭应有一个安全、卫生、安静、整齐、有利于生活和学习的物理环境。

2、什么是家庭的心理环境?

现在各家的房间大小也差不多,为什么培养出来的孩子差异这么大?就说高考成绩吧,有得200分的,也有得600多分的。您说是怎么回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美军驻欧洲司令到一个普通德国人家庭去作客。战败国百废待兴,这家德国人住在半地下室,简直是家徒四壁。屋子中央只有一张桌子,桌上没什么东西,却有一瓶盛开的鲜花。美国人感慨万分,说这个民族不得了,了不得,会很快腾飞。因为,在如此困难条件下,鲜花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德国人对生活仍然有信心,有向往,有追求。

我们说家庭环境,不仅是指物理环境,而且是指家庭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这是指家庭的心理氛围。比如,家庭和睦,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学习时间,不得无故打扰。试想一想,孩子能在打麻将的吆五喝六声中算出数学难题吗?孩子能在肥皂剧的哭闹声中写出清新优美的作文吗?

说环境重要,也不否定遗传。心理学指出,不在于是先天还是后天决定了一个人行为的发生,而是先天和后天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孩子成长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家庭必须满足孩子更多的需要。例如,当孩子萌发要独立于父母的意识时家庭应该支持这种分离,同时继续保持彼此之间的支持和开放性。一定程度的家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可以提供机会让孩子学习解决冲突的技能。但是,严重的亲子冲突会让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苦恼。父母对孩子的监管在品行障碍和物质滥用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监管不严的孩子有更大的可能参与犯罪活动。

对数十名8-15岁沉湎电子游戏儿童的研究发现,说明他们的家庭心理环境有别于正常儿童的家庭环境。这些儿童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比较差,不能合理安排家庭活动,不能使用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好家庭生活。沉湎电子游戏的儿童心理、行为变化和其家庭环境的特点是相互作用、影响的,其某些家庭环境因素也可能是儿童沉迷电子游戏的原发和促动因素之一。因此,积极安排好家庭活动,明确家庭成员的责任义务,减少家庭成员之间不必要的相互攻击、否认和相互干涉,注意消除儿童的负性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完美、舒适、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对儿童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3、 什么是家庭的文化环境?

孩子是独生子,我们忙于上班,家里防盗门把门,基本没有人和他一起玩。电视成了他寻找快乐、摆脱烦恼的伙伴。我们担心他看电视太多,受到一些节目的负面影响。应该怎样看这个问题?

科学研究认为:儿童看电视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作用。家长应注意的是:

——教育孩子分清电视内容与现实社会的区别。两者之间不可划等号,有时区别还挺大的。那些飞来飞去的超人,死去活来的情节,在生活中绝不可能发生。

——加强电视节目的控制工作。帮助孩子选择健康有趣的节目,有节制地看电视。

——更多地与孩子沟通。与孩子游戏,与孩子共处。请看下例:

著名的漫画大师缪印堂先生的漫画作品曾在10多个国家展出,他的科技漫画曾多次在国外获奖。他感激地说:“是父母的支持成就了我这份其乐无穷的事业。”缪印堂小时候,他的父母性情开朗乐观,无论白天多么劳累,一家人也总是喜欢围在一起说说话,讲一些健康的笑话、俚语、谚语;讲一些幽默诙谐的故事和街头巷尾发生的轶闻趣事。缪印堂就是在这种充满快乐的气氛中,增长了快乐和智慧,而且还懂得了故事中所包含的很多做人的道理。缪印堂父母也希望用这种方式能让孩子明辨是非。他们认为这比说教打骂有用得多,他们不希望孩子有什么劣迹之后再去管教,因为那样为时已晚。

有一阵子,父母发现缪印堂每天放学回来都很晚,就开始悄悄地观察,原来,儿子就在他们家门口的小书摊上。看见儿子沉醉在连环画中的样子,妈妈不但不生气,反倒很高兴,她认为爱看书的孩子是不会学坏的。从此以后,妈妈就特意多给一点零花钱让他租书看。得到父母的支持,缪印堂更觉得那个小书摊是他快乐的天堂。

连环画中,那刀光剑影、千姿百态的人物造型令缪印堂百看不厌,由此他喜欢上了搜集花花绿绿的糖纸和各种造型的火花。后来,他又喜欢上了搜集漫画。就这样,他搜集着快乐,也搜集着浓郁的兴趣。父母虽然不知道孩子搜集这些管什么用,但只知道孩子很快乐,而这又是正当的爱好,那就支持。有时父母还帮他积攒,和他一块欣赏。父母能够很好地保护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这使缪印堂受益一生。

——鼓励孩子多参加其他活动。例如:独自全神贯注地看书,心神专一地思考,安安静静地写作,坚持不懈地研究。心静,才能努力学习;心静,才能精雕细刻;心静,才能深入钻研;心静,才能学有所悟。古今中外,少年儿童静中学成的范例甚多,整天闹哄哄的孩子长大后经常是一事无成。家长还是要指导孩子合理地安排自己一天的活动,不要始终沉浸在七嘴八舌、蹦跳欢闹之中。

一个人的创造性蕴藏在他的自主性当中,而自主性的发展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是在与他的生活环境相互刺激的古成中形成的。如果环境能不断地刺激一个人做出主动的、独立的反应,为他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他的自主性就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精神生活可相对区分为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探寻世界的奥秘,体现了人的理性,后者面向人生,探寻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超越性。

理性(智力生活)有三个要素:一是好奇心(其敌人是习惯和功利心);二是头脑的认真(好奇心可以广泛,智力兴趣必须定向):判断符合经验事实,推理合乎逻辑;三是从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图画的渴望(科学研究的最高动机)。这就是广义的科学精神。

超越性(心灵生活)也有三个要素:一是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敌人是跟随习俗和时尚);二是灵魂的认真(在人生的根据上认真);三是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

俗话说:“好父亲胜过100位教师”。综观大量人才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们创造力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教育的成功。人才培养的起点,不是幼儿园,不是小学,而是家庭。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称得上是一流的“学府”,适宜的家庭文化环境是培养人才的源头和基础。

4、离异、单亲或重组家庭要注意什么?

我知道今天不问您这个问题的话,我可能永远没有这个勇气。我的孩子是一个12岁的小学6年级女生,学习成绩一直优秀,是学校数学小组的成员。她在班里人际关系不错,是优秀少先队员。去年她父亲因病去世,她总是抢着帮我做家务事。然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指责她“没出息”。她为了不辜负我的期望,自我要求过高,单元检测时成绩下降,看错题目的现象明显增多,产生了考试焦虑。我应该怎么办?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夫妻一方或双方带着子女重新组建家庭的情况越来越多,重组家庭的子女教育也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如果继父缺乏慈祥,继母缺乏母爱,又都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在离异、单亲或重组家庭中都会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出现一些问题。

  一是对子女评价过低而又要求过高。在继父母眼里,总认为孩子已经大了,有很多事他自己应该会做,而且应该做好(实际上有些事不是他那个年龄能做的)。对孩子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超前要求。在这种心态下,虽然有时孩子把事情做得已经很好,但继父母却觉得学没什么可值得夸奖的,反而认为应该做得更好。这样,继父母一般对孩子的成绩和进步评价较低,让孩子感到力不从心。而离异、单亲家庭的家长因失去配偶,特别容易对子女期望过高。

  二是对子女缺少温情。一些继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投入严重不足,他们很少像亲生父母那样亲吻、搂抱孩子,以为在物质上给孩子以满足就是爱孩子了,其实这种体验和爱是无法用物质的满足来获取的。孩子由于缺少与父母良好的感情交流,情感常常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单亲的父母也容易太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

  三是子女易成为继父母或单亲父母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碰到不顺心的事,孩子极微小的过失都可能成为家长发火的原因。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整天提心吊胆,谨小慎微,胆小多疑,缺乏安全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及行为习惯。比如不愿回家,甚至产生仇恨、报复心理,还有的孩子会变得暴饮暴食。

小芳五岁时失去了母亲,如今她已经上四年级了。小芳总显得心事重重,常常一个人坐着,课堂上不举手发言。最近,她经常逃学。当她父亲找到她时,她正坐在河边发呆。在心理教师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小芳行为的原因。一个星期天,由父亲和外祖母陪同,在一个骨灰堂里看到了妈妈的骨灰。从此以后,小芳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提高了,成为优秀学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是单亲父母还是继父母,同样在法律和道义上承担着这样的责任。对孩子来说,不能跟着自己的亲生父母生活,已经是一种缺憾,不能因为父母离异或重新建立家庭,再给孩子带来新的缺憾。只有以情换情,以心换心。最终孩子会从心里把你当作父母,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这样,新建或单亲家庭才能和睦,才能稳定,才会有一个健康而充满希望的孩子。

5、如何把自己的家庭创建为学习型家庭?

我们孩子这一代比我们当时的学习条件好多了。我们这些成年人还是觉得知识不够,需要继续学习。现在都在说建设学习型社会。那么,如何把自己的家庭创建为学习型家庭呢?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学习型家庭经常能培养出很出色的孩子。

  21世纪的到来要求家长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适应由高新科技不断应用带来的知识更新。它还要求对孩子成长起言传身教作用的家长必须懂得现代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一方面,家长为了促进孩子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身起到表率作用;另一方面,虚心地向孩子学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

由于现代家庭不仅是家庭成员生活的地方,也是学习的地方。随着现代传媒走进家庭,家庭成了信息接收终端;无论大人孩子,闲暇时间大大增多。为此,有必要对家庭功能进行重组,使之成为学习型家庭。

笔者的同事王先生是学生物的,家里的墙上挂着许多美丽的蝴蝶标本。他孙子每次来都会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美丽标本所感染,孩子仔细观察每一个蝴蝶标本,看看有没有新增加的品种,然后搬出一堆关于蝴蝶的书和画册,对照着标本的颜色、形态和特征与爷爷共同来寻找有关蝴蝶的信息,做成小卡片收集起来。孩子的模仿和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起初只是爷爷一个人做,一两次过后,他自己就会做卡片了。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观察能力增强了,具有了做事认真的态度和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

可见,家庭教育其实主要不是教孩子怎样去做,而是在家庭文化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引导他们体会学习中的乐趣。

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进入家庭,家长的“家庭教师”角色将发生变化。文化将以计算机为中心,家长与孩子平等相处,共同参与,一起探索和学习。

  有一个父亲,经常严厉地管教上学的儿子,但事与愿违,孩子学习还是不行。这时,单位里职工须经考证才能上岗。父亲每天学习电工原理,也没有时间管孩子学习了。半年下来,自己拿下了电工等级证。回头再看孩子的学习,竟然是大有进步。父亲真是大惑不解,怎么会是这样呢?我认真管你的学习,你学习成绩不好;我不管了,你的学习反而进步。儿子解释道:“我看您40多岁了,每天晚上还努力学习,社会上的事,没真本领还真不行。我也别瞎晃了,赶紧好好学吧。”这事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盛,无意插柳柳成荫。其实,榜样的力量是大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心愿,岂知孩子也在望父成龙,望母成凤。

  学习型家庭具有以下5个特征;

  ——家庭成员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具有终身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学习发展计划,并广泛地参与学习行为,投入一定量的时间用于学习;

  ——家庭成员具备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包括比较高的信息素养,也具有一定的学习设备条件;

  ——家庭与家庭、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教育联系和往来;

——学习型家庭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家庭。

人都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周围的世界充满着新鲜感:如茵的绿草、摇曳的树枝、飘然的白云、鸣叫的百鸟。家长不一定要求孩子3岁背唐诗,4岁弹钢琴,5岁学外语,6岁通电脑,而是要与孩子共同永葆这可贵的好奇心,并继而观察和思考,才能激发起求知的兴趣和热情。

可以认为,学习型家庭是具有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和条件,其成员有能力、有兴趣并不断进行终身学习的家庭。

http://www.ramyzx.com/ReadNews.asp?NewsID=5018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