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系列之十三

13年前 [06-25 15:39 周五]

白露篇:白露上学正当时——学会共同生活

专家:杨忠健

每年9月8日前后,金风去暑,玉露生凉,炎威渐退,正及新秋。阴气渐渐重了,露水凝而白,故节气为白露。9月初,孩子们又进入了新学年的学习。1985年1月21日,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这对促进全国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篇中,我们不仅讨论师生关系,还涉及亲子关系、同学关系,总之是有关孩子人际交往的话题,帮助孩子学会共同生活。

1、怎样教孩子学会共同生活?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社会了。我的孩子小刚交往能力特别差,我应该怎样教孩子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呢?

人际交往与合作乃是与生存竞争同样基本和根深蒂固的人类本能。人类不断地、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合作愿望,如果没有合作,人类这种物种是绝不会存活下来的。

现代中国城市家庭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的是与父辈和祖辈相处,一些长辈的过度疼爱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养成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我行我素,听不进意见。因此教会孩子与他人和谐相处十分必要。

家长要教孩子学会与他人一起参与活动。现代社会既充满竞争,也离不开合作。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既要尊重多样化的现实,又要尊重价值观的平等,增加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加强对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

怎样教孩子学会共同生活呢?

  ——照顾关心孩子。尽管父母忙于工作,也应抽出时间多亲近孩子。儿女得到父母关爱的同时,得到的是安全感、满足感和对人的信任。这影响着孩子的待人接物和社群生活的正常发展。与孩子共进早餐和晚餐,谈心,讲故事,共同劳动、运动、活动、游戏都是必要的。“知子莫若父”,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指导科学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很重要,但在孩子学习中家长要防止越俎代庖。

  ——铺好择友路子。培养孩子正当的爱好,等于替孩子预先铺好择友的路子。爱乐的有乐友;集邮的有邮友;迷下棋有棋友;喜踢球有球友。从活动中、交友中孩子可以学会待人接物、容忍、分享、合作。一旦孩子在交友问题上有所失误,也能及时加以劝导、纠正。

——懂得自己是群体一员。教育孩子对群众有认同感,能够尊重他人。对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担任的角色有初步的责任感。

——乐于交往,在交往中有良好的态度和方式。人类在21世纪能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要看能不能解决相互间的协作问题。当科学和经济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后,大量的问题靠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已经很难解决了,需要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合作。社会已经把与人糅合在一起,个人只有依靠和他人的团结和协作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如果采用换位思考,可以改善人际关系,真诚待人,保有一颗善良仁爱的美丽心灵。

——初步具有调节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能力。要让孩子逐步学会谅解、宽恕、承受委屈,以求保持自我心理平衡。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心理健康的儿童有自己的朋友,他们乐于与人交往。他们与人相处时尊敬、信任和友爱的态度多于憎恶、怀疑、恐惧的态度。如果一个儿童与集体格格不入,不能容忍他人的短处,不尊重他人,那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良好的同学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与他人的关系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溺爱型家庭教育不利于形成来年搞好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是自私自利就是不会人际交往,太软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良好交往的前提。

  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在交往问题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交际观和友谊观。我们要帮助孩子懂得:伙伴间的交往必须以纯正的心理建立真挚的友谊。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携手前进,摒弃功利性的庸俗交往,提倡简约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向现代化发展,一个人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和事业的发展。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与人交往,一个不善于交往的人就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在现代生活中迫切要求人们不断提高交往能力和水平。

2、 为什么择友必端?

我知道有这样一家人。哥哥送他弟弟到戒毒所戒毒。人们非常奇怪,兄弟二人,家庭环境一样,上同一所学校,哥哥就品学兼优,弟弟却吸毒成瘾。原来,两人本来各方面都差不多,就是在学校交的朋友不一样。哥哥的朋友都是些科学迷,他们经常在一起搞小发明、小研究、小制作、小创新;弟弟的朋友却逛街、打架、骂人、吸烟,其中一个“老大”在烟中放了毒品给弟弟吸,弟弟吸后就不能自拔了,买毒品需要大量的钱,没钱就去偷,就去抢。结果,弟兄二人生活道路各异。请问,我怎样指导孩子交朋友?

《论语》里面说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一个人交什么朋友并不是小事,不同的朋友会给他的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同伴交往是影响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因素。不良的同伴交往在越轨的小群体之中进行,其成员之间常常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互相模仿,导致违法犯罪。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少年儿童失足的重要因素是不良群体在一起吸烟赌博、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逐渐发展到作案。损友、谄友、歹友使这些学生陷入罪错;而诤友、益友、良友使小学生得到有益的帮助。

许多家长为孩子的交友而烦恼。交朋友建立友谊,这是适应社会的表现。10岁左右的孩子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的需求日趋强烈,这是正常现象。他们渴望多交朋友,有了心里话愿意找同龄人诉说,如果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交友处处受到家长的限制,不但对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极为不利,也容易引发孤独、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古人说:“学须有友。”在学习中,只有思想的共振,才能迸发新的见解;只有知识的互补,才能研究出高深的学问。科学家爱因斯坦年轻时,就和他的朋友定期到一个小咖啡馆聚会,探讨和争论共同关心的问题。许多出色的思想,就是爱因斯坦在讨论中从朋友处吸取的。

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与人交往。一个不善于交往的人就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在现代生活中迫切要求人们不断提高交往能力和水平。

进入少年时代,同学之间的交往是成熟的需要,但交往的方向性、交往的节制性、交往的技巧性是需要家长给予正确指导的。我们告诫孩子的应该是:      

  ——学会尊重。生活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愿望。“敬人者,人皆敬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的,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关键是学会尊重某些方面比自己弱的他人。

  ——乐于助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战胜困难,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如果一事当前,只为自己打算,“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就不可能有朋友。多帮助同学,少麻烦他人。同学之间的关系要靠自己的心智、真情去沟通和改善。这就需要努力地、无私地去帮助同学。如果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到了学校也就喜欢经常麻烦别人,要求别人如何如何帮助自己,那么孩子的同学关系将会变得非常糟糕。

  ——虚心好学。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把与人交往看作是学习的好机会。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比自己强,就可以学习他的这个方面。多赞赏别人,少张扬自己。就像5个手指头不一般齐一样,同学不一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整齐。要告诫孩子,不可自恃拥有某些长处而张狂,以至处处炫耀自己。倒是需要拥有谦虚的处世态度,善于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向同学学习。这样,孩子在同学中自然而然地增强了亲和力。自己的长处不必宣扬,别人发现后反而会肃然起敬。

  ——战胜自卑。自卑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消极属性,过度自卑会使人感到孤独、压抑、无助,不但学习效率不高,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它抑制自信心,产生退缩、逃避行为,从而难以取得成功。要告诉孩子自信地与人交往才能称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君子之交。小学生之间的交往不要有过多的物质往来。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更何况是毫无经济基础的小学生呢。用父母的钱去请客送礼并没有面子,且于心何忍。    

  ——宽容大度。在交往中应宽容别人的缺点和过错,不为区区小事而斤斤计较。对己严,对人宽。要避免背后议论他人,对别人的秘密和个人隐私,知道的不传播,不知道的不要问。多干事情,少指挥人。应教育孩子在学校要从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如果一个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遇事像个领导似的指挥别人如何如何,那么同学就会对这个人产生反感。如果有的同学对自己态度冷淡,不必介意,应该坚持在班里为大家服务,例如打水、扫地等,久而久之,同学会热情起来。

教育孩子和同学交往时要克己礼让。每个小学生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的经历、兴趣、性格、能力都有差异。要求同学都和自己一样是不实际的,何必事事以“我”为参照物呢?要让孩子承认差异,并正确对待差异,要采取自我约束、积极适应的态度,求同存异,磨合同学关系,使之尽快趋于完美和谐。

3、孩子应该怎样与老师交往?

我的孩子小玲总是有点怕她的老师,从来不敢向她的老师提问,其实她的老师对她挺好的。我想问问,孩子应该怎样与老师交往?

在我国历史上,也曾经有过教师节。1931年5月,由南京中央大学教授提倡建立的教师节定为6月6日,解放区也接受了这个节日。1939年当时的教育部另立8月27日为教师节,相传这一天为孔子生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在一起,因为节日没有了教师的特点,效果不好。1957年后,在“左”的影响下,教师节就变得无影无踪了。

现在教师节定为9月10日,是考虑新学年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也少,便于组织活动和宣传,使教师节真正成为全社会都重视的节日。

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是净化灵魂的清洁工;教师是辛勤耕耘的劳动者。作为家长,教育孩子尊重老师,要努力学习,珍惜老师的劳动;要宽容体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坚持真理,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要青胜于蓝,超越老师不断进步。

一般而言,小学生十分崇敬老师,热爱老师,也喜欢取悦于老师。学校是高雅的文化教育场所,作为一个学生不能只考虑自己本能的需要,无视他人的存在。一个学生不顾场合,出现有伤大雅、有碍观瞻的行为,是对教师、同学和自己的不尊重。一个懂得自尊自爱自重的学生也必然懂得如何尊重教师。

具体地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敌对关系,不完全是领导被领导关系,不完全是朋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所谓互补关系,第一是说:教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并不是一回事。虽说教学相长,但主要方面是学生向教师来学习,其作用确实有区别。第二是说,教师和学生互相能满足对方的需要。教师的成功就是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渊博教师的精彩教学也正是学生所需要的。第三是说,师生可以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所以,

  愚蠢的学生——一切依赖老师;

  自满的学生——拒绝请教老师;

  聪明的学生——取得老师帮助;

  高明的学生——准备超越老师。

4、怎样处理亲子关系?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可是我这个孩子小刚,从小到大也真够我费心的了,现在有时还不听家长的话了。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家庭和睦,全家和谐相处呢?

陶行知先生说:“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其实孩子像大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庭教育实际上是双方都受教育。溺爱不对,专制不对,放任也不对,只有民主型的教育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经常有家长抱怨自己工作忙,活动多,常年在外,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当然是理想的,但是,我们应该懂得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父母和子女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关系,那我们就可以用这种“关系”来衡量家庭教育的质量和状况。父母与孩子的相互影响,并不完全在于相处时间的长短。有时,每月或每周才见面一次的,由于亲子关系良好,不在一起反而成了一种教育资源。

家庭和睦,亲子关系和谐是许多家庭所希望的,怎样才能实现呢?

  ——包容孩子的行为。孩子正在学习,正在成长,要靠父母一点一滴地、耐心地教导,并给予正确的示范。对于孩子的各种行为,正确的要鼓励称赞,不正确的要开导纠正,而不是打骂和压抑。对孩子由于经验不足而产生的幼稚性行为,父母应能包容。

孩子的见解有时不能特别圆满成熟,这是正常的。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一定要倾听,这表示尊重孩子的人格。他说得不完整,您可以补充;他说得有偏差,您可以纠正。千万不要打断话头,不要泼冷水,要用理解的心去接纳他们。

  ——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有物质的需要,还需要精神上的安慰。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物质上和精神上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暂时不能满足的要解释原因。对父母的关爱、鼓励、支持、辅导和安慰,孩子是不会嫌多的。

——放手让孩子去活动。父母应将安全知识等必要的知识教给孩子,放手让孩子参加健康的活动。如果孩子不喜欢和父母沟通,要找原因解决。父母应是孩子行为的顾问,而不是指挥官。小学生“实习家长”活动是很好的一个实践活动。小学生在星期六或星期天当一天“实习家长”,品尝一下当家长的“滋味”。不少孩子过去休息日要睡到日上三竿,今天就不成了,因为是他是“家长”,要对全家负责。“家长”要早早起床,准备早餐,上街买菜,操持家务。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一日三餐其实是很忙碌的。活动后,孩子会有深刻的体会:“爸爸妈妈真辛苦。”从而增强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今后能够成长不忘父母恩。

5、与陌生人的礼节有哪些?

我的孩子在家里说话一套一套的,出门就傻了,离“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何止千万里。我想问问,孩子应该怎样与陌生人交往?

有一次,《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卢勤在北京市青年宫讲家教课,有的小孩子在会场上来回跑,父母却不管。这是对讲课人的不尊重,看到不管就是纵容。

后来,在主持人干涉下,会场安静了。突然闯进一位年轻妈妈,大声喊孩子的名字,并冲到第一排,,像抓小鸡一样,抓住一个正在认真听讲的小男孩,拎起就走,嘴里大声骂着:“小兔崽子,我打死你!”

您想想,这个妈妈连自己都不懂做人的道理和礼节,又如何去教育孩子?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社交场合中,应注意做到举止大方、稳重,态度诚恳、热情;行路脚步要轻;说话不大声喧哗;上车、去银行人多时应排队;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女士优先。

我们的国家日益开放,孩子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比上一代要多,懂得交往中的礼貌是必要的。

对一般成年男子,应称“先生”;对已婚女子可称“夫人”;对未婚或年轻女性,可称“小姐”;对一般或不明婚姻情况的女子,则称“女士”。

进入他人寓所或办公室,应该事先约定,按时到达。若无迎候,应该先敲门或按铃,经同意再进门。如果主人以饮料及小食品待客,客人应该随俗领受。在未经主人邀请的情况下,不要参观主人的其他房间或庭院。不可随意触动主人的书籍、文稿、资料、花草及陈设品。

在谈话中的常用语有: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打搅了;请多关照;您费心了;再见;早安;晚安;最近如何;身体好吗;一切顺利吗;您是第一次来我国吗;您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希望您下次再来;祝您周末愉快等。

不要问:你吃饭了吗;你去哪儿;你干什么去了;你夫人好吗;你的衣服多少钱买的;你收入多少;你结婚了吗,你为什么不早来中国啊等等。

遵时守约是交往中最起码的礼貌。参加各种活动都应按约定的时间到达。访友作客应事先联系,待对方同意后按时赴约。停留时间不要太久,当主人面露倦色或谈话高潮已过时,就应主动告辞。

与他人谈话时态度要诚恳、自然、大方,语气和蔼亲切,表达得体。谈话应有目的,寒暄几句就应进入正题,东拉西扯的闲聊会使人感到厌烦。在交际场合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自己讲话也不要滔滔不绝,旁若无人。如果对方提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要轻易表态,可以相机转移话题。
http://www.ramyzx.com/ReadNews.asp?NewsID=4993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