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巧对家里的小磨蹭(周玉萍)

14年前 [12-30 09:35 周三]

一、磨蹭现象面面观

妈妈A:我的孩子五岁了,做事总是慢吞吞的,任你急个半死,她还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我真搞不明白,怎么孩子会是这样呢?

妈妈B:我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点儿,快点儿”,可孩子做事的效率实在太低了,好像老是比别人慢半拍,穿衣服、吃饭都比同龄的孩子慢很多,就拿在幼儿园里吃饭来说,常常是别的小朋友早已经吃完了,他还剩一大半呢。

妈妈C:早上的时间特别紧张,我催他快点,可儿子却连一点感觉都没有,好像压根就不怕上学迟到似的,好不容易从被窝里起来了,穿衣服却在那里磨磨蹭蹭的,刷牙、洗脸也会花很长的时间,轮到该吃早餐了,他又会说自己的书包还没有整理好呢,下楼之后我常常是带着儿子一路狂奔到学校,每天没有迟到真是万幸。

妈妈D:我那女儿真是提不得,每天磨磨蹭蹭的非常让我头疼,吃饭时是最先一个上桌吃饭,最后一个吃完,一口饭在嘴里嚼半天才咽下去;叫她自己快点穿衣服,她到可好,衣服袖子刚穿好一只就和“洋娃娃”一起玩开了;洗脸也常常被她当成是玩水的游戏,热水都凉透了她还没洗完呢。

妈妈E:我女儿写作业也是太磨蹭了,本来应该一个小时完成的作业,她没有二三个小时是决完不成的,每天作业都弄到十点钟以后,即使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多,她也要写几个小时才能写完,可我问过她的一些同学,人家一般九点钟之前都能做完,没办法,我只好天天在旁边催她写。

妈妈F: 儿子学习爱磨蹭,写作业时不专心爱走神,喜欢东张西望,写一个小时的作业,他能站起来十好几回,一会儿喝水,一会儿解手,一会儿打开冰箱,一会儿给同学打个电话,就这样做做停停,边做边玩,每次都是作业没做多少,时间却白白浪费了许多。

以上的情景是大部分家庭都存在的一种现象,有句话说“十个孩子九个磨”,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磨蹭是他成长过程中很正常的一种经历,只要家长能够分清形成磨蹭的正常原因和非正常原因,然后依据不同的磨蹭“对症下药”,那么,家里的小磨蹭很快就会改变。

孩子的磨蹭有正常的,也有非正常的。正常的因素是指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或者有家长的因素,而是孩子自身的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或者是孩子的性格趋于内向喜静、好思考而后行动的类型所致的。非正常的因素是指孩子磨蹭是孩子自身所为,或者是家长的影响和错误认识所致。下面,我就从孩子和家长两个方面来分析磨蹭形成的正常和非正常的原因。

二、磨蹭形成的因素

(一)对孩子来说
1、动作不熟练。孩子小的时候,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所以做事的时候要非常缓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为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经常创设锻炼动作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及时的协调发展。
2、没有时间紧迫感。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只是在延续着从前的习惯而已,他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那么,就要为孩子多设置奖励情境,让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3、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忽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也有的家长即使每天下班回到家也是只管孩子学习,不与孩子游戏和聊天。孩子觉得只有不好好写作业,写得慢点、写得不认真,家长才会关心自己。
4、容易被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吸引。例如,有的孩子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这样就容易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电视上,影响了吃饭的速度。还有,有的家长没有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环境,家里经常邀请客人吃饭或者聊天,这样也会影响孩子做作业的注意力,而是一边做作业一边听家长和客人的谈话,时不时也参与其中。
5、缺乏自信心。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6、与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样。成人做事是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因此成人一般都会自觉地抓紧时间尽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则不一样,孩子做事在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做事的过程,是为了体验做事的过程,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于是,在大人看来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却迟迟不能完成。
7、缺少兴趣。例如,学习兴趣低落,硬着头皮应付,疲塌无奈,能拖就拖,缺乏自信,不负责任。
8、天生的慢性子。按照气质类型来分,人可以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个气质类型,粘液质和抑郁质类型的人天生就是“慢性子”,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变的先天气质。
9、没有时间的概念。
案例:笑笑天生是个慢性子,做什么事从不着急。早晨起床,只要妈妈没顾上管她,她穿衣服能用一个小时。吃饭时,一家人都吃完了,她还边玩儿边慢腾腾地吃。为了她这慢性子,妈妈可着急了,总跟她讲要抓紧时间,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等道理,可每次小雨总是说:“时间有的是,为什么要抓紧?"
10、缺少手部肌肉的锻炼,写作业时手的灵活性和力量不够。案例:小利是三年级的学生,在写作业时经常边玩边写,爱搞小动作,为了这事,妈妈没少批评小利。可是小利的磨蹭习惯非但没有改进,反而因为此事,母子俩没少闹矛盾。这天,小利的妈妈又在数落孩子的磨蹭:“你就不能快点写吗?早写完早休息,你都这么大了,还是这么磨蹭。”小利哭着对妈妈说:“你就知道让我快写快写,我的手写时间长了就疼,我怎么写啊?一语惊破梦中人,小利的妈妈马上拉过孩子的手看了起来,平时小利也和妈妈提起过手疼,妈妈只是觉得孩子娇气,没当回事。这次仔细看了孩子的手,小手确实软软的,中指握笔处也生出了茧子。这就是小利的手部肌肉没有发育完全,孩子握笔没有力量,写字时间久了就会疼痛。

11、孩子有“心事”。

案例:

某天早晨送美美上幼儿园,这样的时候通常需要抓紧时间,如果小孩子磨蹭了大人提醒过还慢慢悠悠,可能就容易有不愉快。美美还在那里挑选自己想戴在头发上的头花,我在这边看着表知道她到班里吃饭会凉了,于是不停催促,告诉她明天再戴这个头花,现在赶紧去幼儿园。

拉着她出来,她就开始找茬。一会儿什么“我困”,一会儿又“我不想去幼儿园”。起初我都没有往心里去,等真的到了幼儿园,她居然哭了。一头雾水的我不明情理,在她要求我抱抱的时候,抱了她哄了她;到了班级门口,她又哼唧着让我给她换鞋,我也给她换了。我心想这总可以了吧,也该不哭了。岂料想她要往班里走的时候终于哭出声音来。我觉得很奇怪,平时她可是欢天喜地到班里呀。今天这是怎么了?于是,我干脆把她拉到一边,让她把心里怎么想的就告诉妈妈,妈妈清楚了就会帮助她。

于是,她这才抹着眼泪说:“你明天一定要让我戴那个头花好吗?”

(二)对家长来说
1、家长的包办代替。面对几岁的孩子,年轻的妈妈常常感到与其让他自己来做事情,比如吃饭、洗脚,还不如成人喂他吃、帮他洗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孩子也会因此惰性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对自己没有责任心。
案例:林林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她的妈妈向我反映孩子有个爱磨蹭的毛病:晚上做回家作业,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她没有半小时是完不成的。每天早晨,要妈妈把她从被窝里拽起来,然后就等着妈妈给她穿衣服。刷牙、洗脸她又磨蹭,直到妈妈帮她洗好。吃早饭还磨蹭,最后几口也是由妈妈匆匆喂她吃完。虽然一早上都是妈妈的催促声,但林林充耳不闻,依然天天如此。妈妈担心:林林如此磨蹭,长大后怎么办?
孩子的班主任也已经发现了这个孩子的磨蹭毛病。比如午餐时,别的小朋友已经吃完了,她还有大半呢;做作业时,如果没人催促她,她也会一点点作业用上好长的一段时间。
2、家长性格急躁。有时孩子处理事物的速度显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时也是因为对成人的要求没有作出足够的反应,成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许表现很不错了,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符合自己的做事速度才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抱怨,这也是不现实的。
3、家长的催促。有的孩子磨蹭、拖拉时,妈妈在一旁不住地催促“快点写啊”、“快点快点”,因为家长的催促,使得孩子的主动性变得迟钝,家长不催促,孩子就拖拖拉拉。
4、家长的忽视。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作业情况,当然更是没有时间关注孩子。但是,当家长看到孩子因为写作业或者做事磨蹭时,父母就忍不住唠叨、责骂,这样就会引起家长的注意。
5、家长给孩子留的课外作业太多。有些家长在孩子完成了学校的作业以后,又额外地给孩子布置作业,使孩子减少了游戏和自主的时间,所以,孩子故意磨磨蹭蹭做作业,实际是和家长在做抗争。
6、父母的“榜样”。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长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三、巧治磨蹭的对策

1、控制情绪,理智分析。面对孩子的磨蹭,家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判断孩子的行为目的,区分问题的原因。

2、要学会等待孩子成长。
例如,做事情不专心,本身就是3岁以前孩子的特点。三岁左右的孩子是先做再想,比如玩拼图,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想着怎么拼,他们完全无意识,拼出后才发现原来是这样的。但是,大人就会觉得他们怎么这么磨蹭,东放一块西放一块,完全没有目的性。由于孩子没有目的性,他们经常在做事情的时候,不是直奔主题,而是在做的时候,受到别的东西的吸引,偏离了主题,在家长看来,这也就是磨蹭,做事情不好好做。家长不能容忍孩子这点,家长的心中有一个标准,就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做,这个做完,再做下一个,可孩子不是这样的。这个世界吸引孩子的东西太多,他们不看重结果,他们喜欢过程,经常在过程中看到更好的东西。等慢慢,孩子的心智成熟了,这个情况会有所改变。因此,对孩子,要给他们成长的时间,要尊重他们的特点。

3、对于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进取心。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4、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到达合适的时间为止。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5、父母还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后父母让孩子准备好,说声“开始”,就开始计时了。“1、2、3、4、5……”, 一边数,一边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孩子动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数快一点,让孩子感觉到时间就快要到了。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孩子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快一点做事,就数慢一点,让孩子有尽快完成的希望。如果家长总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完成了任务,就表扬孩子“真不错”、“又长大了”等。

6、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7、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使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家长一起去上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8、自己承担责任。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该吃饭时继续看电视、早晨起床磨蹭、忘记带学具、放学回家乱放书包、作业拖到快睡觉时才写,甚至不能及时完成,因而耽误睡觉等,父母往往再三给予惩罚、提醒、警告、恐吓等,但孩子仍一再的犯错,而且花样翻新,令父母应接不暇。我们是否过多地承担了孩子应该担负的责任?是否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自主的机会?“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能够帮助父母矫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个行为结果,例如:不吃饭自然会饿,不及时穿衣自然会着凉,早晨赖床自然会迟到,东西乱放自然会找不到……,这些结果是伴随行为自然产生的,叫自然的行为结果。父母只需提供机会让孩子体会自己行为的结果,孩子自然会从不当行为的结果中得到教训。

9、对于不合理安排导致的磨蹭,家长和孩子要做到有章可循,有限度的选择,让孩子感到被尊重,提高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安排好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孩子一起制订了一个时间表。
例如:1、回家后先写学校作业;2、完成口算练习;3、完成奥数作业(不是天天有);4、背英语单词,听磁带,背课文;5、写大字,阅读课外书(如果有时间);6、晚上9点准时上床休息。
结果效果并不好,往往过了9点,孩子还未完成学校作业。家长就偷偷地观察孩子,发现没有人监督,孩子并不是按照时间表顺序行事。孩子回家后先是看课外书,然后看电视,东转转、西转转,等到7点半才开始写作业,家长的催促并不能起到效果。后来家长又和孩子商讨时间表的问题。原来学校的作业不是很多,但是孩子感觉课外的奥数和英语作业太累了,而且占据的时间太多,没有玩的时间,所以,孩子不喜欢做。于是,家长就和孩子重新做了一个非常可行的时间表。
每天按照时间表的要求,孩子要在8点15分完成所有的作业,剩下的45分钟由孩子自由支配。(这个时间表先试行一周,如有问题再做调整)
结果,孩子每天都在8点前完成所有的事情,再不用妈妈在后面一遍遍地催促了。
也有的家长是这样和孩子商讨的:孩子自己制定时间表,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玩都尊重孩子的意见,但是,不管作业做没做完,到了9点必须上床休息。
有一次,孩子到了睡觉时间还没有做完作业,于是就问孩子:“是继续完成作业、但以后改变活动顺序,即先写作业再玩游戏,还是今天不写作业,第二天被老师批评,儿子选择今天完成作业,以后先写作业再玩游戏和阅读。”家长又和孩子制订了新的时间表安排。

10、对于吸引注意的磨蹭,父母应该忽视不理他,并进一步让孩子体验自然的行为结果——完不成作业被老师批评,有助于改善行为。当孩子不磨蹭时,父母要及时鼓励,使良好行为得到增强。

11、多一些鼓励和奖赏。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积极动机,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同,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那么磨蹭,父母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是必须的。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 “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 “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孩子便会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另外,为了使孩子更有动力,当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或者当他达到了大人的要求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给孩子加一个小红星,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用鼓励和奖赏来“催”孩子做事,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12、对于孩子做事的不熟练,家长就要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没有掌握操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如果想让这类孩子的动作快起来,家长就必须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样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样能洗漱才能不浪费时间,怎样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学习用品摆放要有分门归类,先复习后作业可以节约时间,早晨醒来之后不能再恋被窝,吃饭时不能看动画片,放学回家不能边走边玩。另外,对于一些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还应当增加些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13、面对容易被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吸引的孩子,应该消除孩子分心的因素。例如孩子在做作业时,书桌上是否摆放着孩子爱玩的玩具,如果有,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把书桌清理干净;吃饭的时候,孩子是否经常爱看电视影响了孩子吃饭的速度,如果有,家长就要在吃饭的时候关掉电视机,让孩子一心吃饭;家里是否经常有客人影响了孩子做作业的环境,那么,家长就要注意给孩子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要在孩子学习或者做事的时候,尽量少去干扰他,让孩子一门心思地做自己的事情;还有的年龄小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也就十来分钟,作业可以分段来做,比如半个小时的作业分成两部分,中间休息一小会。

14、对于家长包办代替影响了孩子做事的速度,家长就要慢慢放手,让孩子多一些自主决定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消除孩子过分依赖的心理。

15、对于孩子缺乏兴趣这种情况,就要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提高责任心上下功夫。

16、改变评价角度,少说“慢”。“动作慢”的评价会使孩子忽略时间的利用,长期被说成“慢”,孩子会认为自己每次的学习时间都很漫长,自然而然地出现太多的“小插曲”:发呆、玩橡皮、上厕所、喝水等。因此,在学校里,老师有意识地夸她,今天进步了,速度比昨天快了。在家里,家长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表扬她,并告诉她,你可以“快”起来,只要在学习的时候不做其他事情就可以了。如果孩子爱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她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看谁洗澡快等。通过这些比赛,家长可以随时教给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务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顺序来提高效率、安排时间等。

17、对于家长的催促引起的孩子的磨蹭,家长就要多一些耐心。爸妈有时往往一个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马上做出响应。然而每个孩子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动作发展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较快,当孩子的思考动作协调不是很好时,而家长却又要求严格,超出孩子动作能力时,爸妈就会认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则会认为他已经很快了。爸爸妈妈和孩子的标准不一样,常是孩子被认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爸爸妈妈做事也不能急于求成,孩子做事慢并非说改就改,要孩子改掉一种坏毛病,养成一种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过反复的、多次的练习,才能实现。

18、对于孩子缺少手部肌肉的锻炼,写作业时手的灵活性和力量不够,家长就需要布置或者引导孩子多劳动,多锻炼。

19、对于家长本身就是“慢性子”,做事喜欢拖拉的,家长就要先从自身去改变,能立即做的事,就不要拖来拖去。看孩子身上有哪些自己的影子,家长改变自己,然后带动孩子也改变。

20、对于家长性格急躁的,家长分析如果不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家长就要多一点耐心,控制好情绪,帮助孩子解决磨蹭的问题。

21、对于孩子的“心事”就需要家长有洞察的能力, 孩子不配合磨蹭的时候,家长尽量想想她的什么要求才是他真正需要的,如果可以,则适当退让不和孩子强行对抗,同意孩子的一些不过分要求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结果就是,孩子很愉快地听从家长的其他言辞。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