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国外家教“六让”为孩子一生奠基

14年前 [11-03 16:16 周二]

    国外家庭教育,这里主要指西方家庭教育,他们的着眼点是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培养和自身锻炼。一个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孩子受益一生。你是否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也许我们一些父母正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天性和才能。以下文章适合正在寻觅家庭教育方法的父母阅读。我们总是在错了以后才知道错,可我们不总是有机会改正错误,所好的是我们还能从别人那里得到经验,我们只需要知道然后理解这些经验就行了。
  英国:“让孩子有失败的经历和机会”。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英国人的观念不是索性不让孩子去做或家长干脆包办了,而是再提供一次机会。比如孩子洗碗将衣服
浸湿了,就指导孩子再来一次,教会他避免失败的方法。英国人倡导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许多学龄前儿童都是在父母讲述的美妙故事陪伴下进入梦乡的。
  美国:“让孩子制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美国父母教孩子做家务,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确定完成任务
的期限;轮流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加拿大:“让孩子学会玩”。在家里孩子们很少有家庭作业,没有父母关于学习的喋喋不休,他们注重的是让孩子能整天轻轻松松,做游戏、玩玩具,在玩
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德国人:“让孩子与大人争辩”。德国人认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
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争辩,孩子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眼儿里更加爱你、依赖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
会心悦诚服地去做。你有难题,孩子参与争辩,也能启发你。
  日本人:“让孩子独立自主”。为了增强儿童的生活自理观念,家长有意识地让儿童学会判断是非,作出选择,如去商店购买玩具,家长事先会定出一个金
额,让小孩子自行决定买什么;家里准备外出旅游,也会征求一下孩子的看法。日本孩子上了初中后,能够自己独立地上街购买衣服,而且会货比三家,精打细
算。
  犹太人:“让孩子早知书本是甜的”。在每个犹太人的家里,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儿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
》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就有书本,说是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来看书。这种做法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
生命结束有时刻,求知却无止境。
  

扩展阅读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总结的教育孩子四十条,集中反映了西方的家教思维,可作为中国父母的家庭教育参考。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竖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房间的一部份,主要供孩子玩耍。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10、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11、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2、家长养成合理的 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1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15、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16、教孩子与各种成年人自由交往。
    17、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20、认真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22、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23、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
    24、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25、让孩子独立去思考问题。
    26、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事情。
    27、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28、 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9、 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0、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的表扬孩子。
    31、诚实的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33、让孩子有机会真正做决定。
    34、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6、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37、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38、鼓励孩子尽量不依靠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40、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在欧美国家中流传着一首很有哲理的《育儿歌》,现将歌词抄录如下,供参考: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
    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
    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
    赞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友受中成长的孩子能感受到关怀。(语冰阁

 
国外家教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之一:家庭是什么
    ●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
    当问及孩子“你对家庭有什么更高的期望”时,孩子回答得最多的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孩子们在企求这么理所当然的事,作为父母应该认真面对这
样的现实。
    只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东西,孩子就能自然地成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安宁、愉快的家庭需要全家人有意识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请对家庭
进行一次再认识吧。
    ●不会珍惜自己的人也不会珍惜孩子
    养育孩子确实很重要,但是整天神经绷得紧紧的也吃不消,父母的烦躁不安会传染给孩子。正因为养育孩子很辛苦,所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保持心理健康很重要。父母应互相配合,共同承担。有效利用孩子去托幼机构的时间,可让你的身心有个
“休整”。
    另外,有什么事别自己一个人烦恼。鼓起勇气去家庭教育咨询中心、保健中心、儿童咨询所等处跟专家谈谈。
    在家里,父母充满幸福的笑容,会使孩子感受到幸福。
    ●“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有这种想法的父亲要当心
    一般认为,在现代家庭里,父亲的权威变得越来越弱,对孩子辨别善恶、分清好坏的社会教育也越来越马虎。通常,父亲和母亲的育儿方针基本一致,但父亲和
母亲站在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能纠正过于密切的母子关系。父亲自然地参与养育孩子,发挥父亲的影响力,父母的互相积极很有必要。母亲应注意不要在孩子
面前贬低、瞧不起父亲。父亲也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声斥责母亲。
    ●未必“一说就知道”,但不说就更不知道了
    在现代社会,如果什么都不说,要互相理解是很难的。不断增加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是建立幸福家庭的基础。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父母和孩子之
间,不管什么事都可以交谈是最好不过了。
    全家人一起吃饭,一起交流各自的近况,早晨的问候,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参加社区的义务活动等等,这些对增加交流都很重要。
    ●全家人一起吃饭这件事真的很重要
    饮食生活不仅对儿童身体的健康,也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愉悦、父母费心做出的饭菜等等自然地将父母的爱传达给孩子。由此得
到的满足感、信赖感能使孩子开朗、坚强地成长。

    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设法定好一起吃饭的日子,养成全家人一起吃饭的习惯吧。

    ●父母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孩子一定能领会到
    由于家长要一边工作一边养育孩子,容易使家长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变少。但是,疼爱孩子,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的家长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地铭刻在孩
子的心中。
    另外,各种各样的烦恼是难免的,别一个人承受着,应请亲戚、朋友们协助,或积极利用社区的咨询窗以及育儿机构。
    无论何时,都要充满自信地养育孩子,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
家教

    ●不知为什么,孩子的缺点跟父母总很相似
    那些“只要自己好就行,别的我不管”、不守公德的人,让人讨厌、不可信赖。如果自己的孩子这样做时,大众不予以纠正,孩子会误认为自己做得对,这样就
可能慢慢变成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
应抛弃“只要自己的孩子好就行,别的我不管”的想法。孩子做错事时,要以父母之爱严正斥责、严加管教。
    同时,大人自己也要注意尽量不做出轨的事,做能一直让孩子依赖、尊敬的父母。
    ●“规矩”是为谁定的
    在家里,孩子们有时候守规矩,有时候“犯规”,由此逐渐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家规不仅包括日常问候、关灯时间等,还包括不给别人添麻烦、不撒谎等社会规范。
    为了让孩子懂规矩并一直遵守规矩,父母要经过认真讨论,定出明确的家规,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这个家规。另外,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孩子共同定家规也很重
要。
    ●如果你想让孩子不幸,那就什么都给他买吧
    如果父母不加考虑,尽给孩子买东西,容易使孩子失去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努力、忍耐、多加思考的精神,而变得什么都想要、不能自控。
    不管孩子怎么闹缠人,不必要的东西不给买。不要给太多的零花钱。让孩子在定额的零花钱中自己安排、调整怎样花。
    如果真为孩子着想,比起在孩子身上花很多钱,更应在孩子身上花费心血,倾注父母之爱。
    ●如果让孩子帮着做家务,他将变得很能干
    孩子们有自我中心的言行、自立推迟等倾向,主要因为自我责任感没有形成。日本的父母太宠爱孩子,好多人没有受过“自己的事儿自己做”的家教。
    在家里定出规矩,让孩子分担家务,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立心、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人等方面很重要。
    让孩子从“把用过的东西整理好”等小事做起,养成和父母一起做家务的习惯。
    ●如果孩子最好的朋友是电视,那太寂寞啦
    如果孩子整天呆在屋里看电视、看录像、玩电子游戏的话,容易造成与他人、与大自然接触的体验不够,与他人不能很好地交流,缺乏同情心,生与死的现实感
薄弱,不能区别现实与假想世界,给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留下阴影。
    给孩子创设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自然体验的机会,并让其积极参加。定出不多看电视、录像,不多玩电子游戏的规矩,并使孩子养成遵守这些规矩的习惯。
    ●给孩子单独房间的同时,也给他定好规矩吧
    如果孩子整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父母就搞不清孩子在干些什么,父母与孩子间的对话也会减少。况且,有的孩子房间甚至会成为犯罪现场。
    要使孩子房间对孩子的成长起作用,定出家规很有必要。比如:孩子回到家后,先在起居室露个面再进自己的房间;孩子的房间不上锁;孩子带朋友进自己房间
前,先把朋友介绍给父母;父母觉得有必要时可以进入孩子的房间,以便把握孩子的实际情况等等。
    ●孩子并不能正确发出“危险”信号
    父母情绪焦躁,对孩子的爱抚、疼爱不够,以及对孩子过分娇生惯养和过多干预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常常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例如孩子出
现肚子疼、恶心、拉肚子、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发烧等症状,以及吃得过多、失眠、吮指头、咬指甲等行为。当察觉到这些症状、行为后,不要只担心孩子是
不是生病了,还要好好想想这些症状、行为是不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
    不要仅给孩子贴上“神经过敏”、“任性”、“赖学”之类的标签了事,要好好观察孩子,认真听听孩子说话,做出努力理解孩子的姿态很重要。同时,也要与
熟悉孩子的医生好好谈谈。
    ●孩子愿意跟怎样的父母谈心
    人,是一种喜欢被别人爱、被别人理解的生物。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而产生的不满积累太多的话,有时会一下子爆发出来。孩子突然大发脾气时,连孩子本人
和家长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其实,孩子发火、苦恼是有原因的。如父母平时做到仔细听孩子说话、与孩子站在同一角度考虑问题、对孩子的事非常关心等等,
孩子便能切实体会到自己被父母爱着。
孩子只有在感到自己被爱着时,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问题。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使孩子能接纳别人、正视问题,茁壮成长。

启示之二:同情心

    ★幸福,不仅有从别人那儿得到的幸福,还有为别人造福的幸福有65%的中、小学生说他们“没有”或“不太”在公共汽车、电车上让座。为培养同情弱者,有勇气帮助、爱护弱者的孩子,家长能做些什么呢?父母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父母应率先给孩子做出榜样,逐渐培养孩子给孕妇、老年人等让座,当残疾人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上前询问等等的行为习惯。
    ★不希望孩子成为歧视他人的人
    当发觉孩子有欺负、伤害、污辱别人的行为时,父母有责任教导自己的孩子:对正直的人来说,这是可耻的行为!
    在这种时候,与其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如给孩子讲讲父母是如何爱孩子、希望孩子成为杰出的人;讲讲看到自己孩子欺负弱者时是多么吃惊;看到自己孩子对别
人受到伤害时反而高兴是多么气愤;等等。尽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传达给孩子。
    还有,要向孩子表明:父母自己不持偏见,不欺负别人,也不容许孩子欺负别人。这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人和人不一样,生命只有一次
    眼看着亲近的人死去的情况越来越少了,如果渐渐习惯电视节目、电子游戏中不断重复杀人虚构的死的话,将很难体会到“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
    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游戏、精心培育花草虫鱼等,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各种生物以及看到生物死亡的机会,让孩子切实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珍贵。
    还有,让孩子想象失去亲人的家属和有心灵创伤的人的心情,使孩子理解那种悲伤是多么深切。
    ★最精彩的书,是父母自己念给孩子听的书
    在孩子感受到父母爱之温馨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接触优秀的图书。和家长一起阅读并产生共鸣的时候,正是丰富孩子的感情和心灵的宝贵时刻。
    就像人必须有吃饭时间一样,父母也应费心开设“读书时间”,哪怕只有一点点时间也没关系,坚持每天给孩子讲故事吧!但是,如果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一下子给孩子念很难的故事,会搞得孩子心理紧张、焦虑,反而可能使孩子对书产生厌恶情绪。所以,还是由浅入深慢慢来吧!

启示之三:个性与理想

    1.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人
    父母把孩子要跨越的路上的障碍物先全部清除掉──“过于保护”、孩子每走一步都要指示一下──“过于干涉”的结果是:孩子到任何时候也不会一个人走路
。父母这样做也剥夺了孩子接受挑战、从失败中学习以及获得各种体验的机会。
    父母们容易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与自己的步调一致,等等。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是跟别的孩子完全一样的。父
母应重视孩子的个性,去爱“就是这样”的孩子吧!
    2.不要总是指责缺点,应使优点不断增多
    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具有自信、自爱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像植物的根一样,扎得越深越广,结出的果实也就越大。父母不要只看表面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发
展要充满信心。给孩子的心田浇灌丰富的营养和水分吧!
    那么,成为营养和水分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找出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表扬。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该表扬的时候应好好表扬。在心里定下批评一次、表扬三次的“
一比三”标准吧。受到表扬的孩子心情愉快,自信及自尊心也会随之得到发展。
    3.有了理想人,会变得坚强
    有这样一种说法,现在的孩子没有热情、对将来不抱幻想和希望、对艰难的目标还未挑战就先放弃,等等。但是,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梦想、希望,不管多么微不
足道。多么滑稽可笑,作为父母,要静心倾听孩子讲述他的梦想和希望。
    还有,父母要抓住时机给孩子讲讲自己的经验,讲讲那些经过长期艰苦奋斗而最后实现了自己理想的人们的生活经验,教育孩子人生的目标是在流大汗、不断重
复失败的过程中达到的。父母要热切关注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大后方”。
    4.没有一个孩子跟别的孩子完全一样
    孩子记住了多少单词,已经学会了多少东西?有的父母只将眼光落在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相比、跟平均值相比上,以自己的期望值来评价孩子。这对孩子的
个性及孩子的成长、发展没有好处。在这样的父母教育下,孩子会变得容易失去自信。把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跟平均值比较以后,不要坐立不安。不管什么
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孩子的个性、相信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切实地培养你的孩子吧!
    5.“拔苗助长”要不得
    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教育的父母正在不断增加。但是,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学这学那的,等到上了小学、中学,不少孩子已感到疲惫不堪。在那种老把自己
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相比、想早出成果而焦躁不安的家庭气氛中,孩子的心理发展容易被扭曲。而且,过早地让孩子学习,也减少了对幼儿的发展来说很重要的
游戏及各种各样的体验机会,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应正确地看待孩子,充分认识根据孩子的个性、以充足的时间踏踏实实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
    6.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
    完美主义的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到完美无缺。一旦孩子出现小小的失败、一丁点儿过错,父母马上变得神经过敏、心理紧张、焦虑不安。长期下去可能导
致“育儿不安”、虐待孩子等。
    孩子没有完全照着父母期望的那样去做,这是很自然的事。大方向对了就行,不必太拘小节,这一点很重要。自然地养育孩子更能使孩子茁壮成长。(
洪恩幼教网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3d862d0100f8k8.html?tj=1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