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心理模式会影响学习成绩

14年前 [07-01 20:06 周三]
学校里的学习,明显是一种智力行为,所以,我们认为智力的差别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种想法是顺理成章的。问题是,在事实上,智力差别真的是学校里学习成绩差别的主要影响因素吗?

我拿这个问题去问过我女儿舒舒和她的两个小姐姐:是不是智力高的学生,学习成绩会好一些?三个小丫头一起点头。

当把问题换个角度问的时候,情况却不一样了,我问:在你们各自的班上,是不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智力都要高一些,显得很聪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智力都要差些,显得笨一些?三个丫头迟疑一下,然后不约而同的一起摇头!

OK,当我们考虑智力应有的作用时,会一致认为,它会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但当我们想想实际情况时,又会发现不是这样!

怎么回事?

心理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在学生中调查针对学习的心理模式,分辨出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式,一种叫做“成就取向”型模式,一种叫做“习得无助”型模式。

成就取向型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比较好,而且,在成绩好的学生中这种心理模式比较普遍,所以,成就取向模式,和好成绩之间,有比较高的重合程度。

习得无助型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怎么好,而且,在成绩差的学生中这种心理模式比较普遍,所以,习得无助心理模式,和比较差的成绩之间,也有比较高的重合程度。

两种心理模式的学生,智力差别如何呢?研究者做了测试,结果是两种心理模式学生的智商都是正态分布的,即都有聪明的,一般的和相对差一些的,而两个人群的平均智商几乎没有差别!

针对学习的不同的心理模式,会明显影响学习成绩,而在形成不同的心理模式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从上面的讲述的情况,是不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呢?我想是可以的吧。

这是在国外学生中获得的研究成果,是不是符合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并不知道,我猜,多少会有些不同,但也肯定会有共同之处。

那么,两种心理模式,有什么关键差别呢?

两种心理模式最主要的差别,是关于学习能力的看法不同。成就取向型的学生,会认为学习能力是能够不断增长的;习得无助型的学生则会把能力看做一个基本稳定的‘实体’。

两种心理模式的学生,都会觉得学习成绩是能力和努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把学习能力看做‘实体’,就会认为学习能力与智力基本上属于同义词,对一个人而言基本上是稳定的,认为学习能力限定了学习成绩的上限,不同的努力程度则决定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接近这个上限。如果孩子自认为努力不够,那么会相信付出更多努力是可以改善成绩的,但如果孩子自认为已经比较努力了,就会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潜力了。

把学习能力看做‘增长’的,就会认为学习能力与学习本身基本上属于同义词,相信学习能力对一个人而言,是随着学习的进行不断增长的,眼前的学习能力的确会限定成绩的上限,但付出足够努力后,不仅成绩会提高,而且学习能力也会提高,因此成绩的上限也提高了,同样努力程度下就可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因此,这类学生一般不太担心自己有没有潜力的问题。

把学习能力看做‘实体’的孩子,如果判断自己的学习能力是比较低的,对努力学习的效果就不会抱很大的希望,因此就不愿意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学习。如果判断自己的学习能力比较高,则可能对努力学习的效果抱比较大的希望,可能愿意付出努力去争取好成绩,但如果遭遇重大挫折,比如在新阶段学习中成绩明显滑坡,就会判断自己的能力与新的学习任务相比,是不匹配的,因此对努力学习的效果产生低期望,有可能会慢慢放弃努力。

总之,抱‘实体’能力观的孩子,愿意付出努力的程度,是和对自己能力的判断直接相关的,当判断自己能力不错时,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学习表现,但这种表现很不稳定,遇到挫折就可能改变。

把学习能力看做可以增长的因素的孩子,不论对自己当前学习能力的判断如何,都会认为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效果,因此只要有提高成绩的主观愿望,就可能会付出努力去学习。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也会判断自己的能力与新的学习任务不匹配,但会觉得这是暂时现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能力就会增长,重新和学习任务相匹配。

所以,抱‘增长’能力观的孩子,愿意付出努力的程度,和是不是有提高学习成绩的强烈愿望有关,与对自己眼前能力高低的评价关系不大,也不容易受挫折的影响,在遭遇失败的时候愿意坚持努力。

心理学家发现,8岁以前的孩子,还没有学会把能力和努力区分开来,他们一般把学习成绩,单纯看做努力的结果,只要有好好学习的愿望,一般都会有比较好的学习表现,8岁以后的孩子,慢慢认识到学习成绩受到能力和努力的双重影响,这时的学习表现,就与能力观有很大关系了,抱‘增长’能力观的孩子,不论当前实际成绩如何,学习表现通常都比较好,因此容易取得好成绩。抱‘实体’能力观的孩子,则取决于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因此出现成绩好的继续表现好,成绩差的学习表现也差,成绩好的遇到严重挫折后会一蹶不振,持续滑坡的现象。

OK,看来能力观的确会影响到学习成绩,那么,不同的能力观是怎么形成的呢?大体来说,与比较方法、目标类型、归因模式有关。

在同伴间横向比较,比较容易产生“实体”能力观。这是因为学习能力与过去努力的积累相关联,凡是有积累效应的事情,都有某种稳定性。尤其到了高年级,经过几年的积累,成绩好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比较强,继续保持好成绩,不需要付出特别大的努力,而成绩差的孩子学习能力也比较差,付出同样的努力,只能够保持自己本来就不怎么好的成绩,遇到新知识较多的时候,由于过去的知识掌握不好,知识之间的关联被打破,学习能力和新知识的不匹配严重,使得本来成绩不好的孩子,连保持自己原来的成绩水平,都需要付出比优等生更大的努力,于是很容易产生学习能力是稳定的不可能大幅度改变的实体的错觉。

我问过舒舒和两个小姐姐,是不是发现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同学有一定的稳定性,她们的回答很一致,觉得是基本稳定的,只有个别同学有一些波动,她们都承认自己觉得学习能力是很稳定的东西。

和自己过去的情况作纵向比较,容易产生“增长”能力观。这是因为学习能力其实是随着学习的进行,会积累式增加的,与自己过去的学习能力相比,很容易发现以前学不会听不懂的东西,现在却变得容易理解了。没有过于强烈的横向参照坐标,孩子就比较容易了解到学习能力随学习的进行而增长的真相。国外心理学家发现,在家单独学习的孩子在能力观方面,比在集体学习的学校里的孩子占优势,应该就是这个原因了。

过于激烈的学习竞争环境、明确的分数和排名信息、家长和老师引导孩子去与同学相比较,这些外部因素,都可能促使孩子形成学习能力是稳定“实体”的观点,可以预见,在我国的竞争型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持有“实体”能力观的孩子肯定比较多。

在学习中,学习的目标是什么类型,也影响到能力观。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长自己的能力,这类目标称为“学习目标”,对考试成绩感兴趣,希望得到高分,排名靠前,得到老师和父母表扬,这类目标称为“操作目标”。

具体到学习中,学习目标更关注“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操作目标则更关注“解决问题”。比如解一道题,学习目标的孩子,更喜欢去琢磨怎么找到好的解题方法,操作目标的孩子,则更希望直接获得解题方法的指导,好把作业做对。

由于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对学习能力帮助不大,只有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了解,才导致学习能力的明显增长,所以操作目标的孩子,其学习方法实际上没有明显的积累作用,因此产生学习能力稳定不变的观点,就不奇怪了。

很可惜的是,应试教育下,家长、老师和学生自己,往往都更关注分数、排名等等操作目标,在具体学习中,对“会不会”这种操作目标的关注,也远远多于对“懂不懂”这类学习目标的关注。

这样的学习,学习能力的确是没有明显增长的,孩子不能从中产生增长能力观,是很自然的哟。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成功和失败时,把导致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什么,这种归因模式对能力观的形成影响特别大,因此归因模式的差别,和能力观本身一起,构成了成就取向型学生和习得无助型学生的核心差别。

引起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因素,人们通常会有很多解释,比较集中的有四类: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成就取向型的孩子,由于相信能力总是不断增长的,除非明显发现某次成功是由于自己格外努力、或者难度很低、或者自己碰巧复习方向对路以外,多半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能力的提高。遭遇失败时,又多半会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有时也会归因于难度过大和运气不好等因素。这种归因方法,成功时则增加自信,失败时则会觉得需要更加努力,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利于以后取得好成绩,因此这种归因模式就称为成就取向型,其中的关键在于抱有增长能力观。

习得无助型的孩子,由于相信能力基本不变,所以取得成功时多半不会归因于自己能力的提高,而是归因于努力、难度低或者运气好,而失败时却往往归因于自己能力差,于是每次失败都可能降低自信,当对自己的能力非常不自信时,学习上就进入一种无助状态。由于这种无助状态实际上是自己“学会”的,因此称为习得无助型,其中的关键在于抱有“实体”能力观。

“习得无助”这个名称,说明针对学习的心理模式是在学习中后天习得的,因此,也就有可能通过某种分式更改过来,建立成就取向型的学习心理模式。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孩子建立恰当的针对学习的心理模式呢?

我认为,首先我们自己要改变观念,如果我们自己就相信学习能力是一个基本不会改变的实体,认为学习能力基本等于智力,相信孩子的努力只能在既有能力的限度内起作用,那么通过我们的暗示,孩子就很容易形成不合理的学习心理模式。

我们成年人的语言有很强的暗示作用,比如我们在孩子的学习表现好的时候夸孩子聪明,或者学习表现差的时候骂孩子笨蛋,或者用“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尽力了就行”去安慰孩子,都是在暗示孩子,学习能力基本上是智力的同义词,这会影响孩子形成“实体”能力观,无形中可能诱导孩子形成习得无助的心理模式。

心理学家的建议是,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要表扬他们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夸奖他们的解题思路等等,总的就是让孩子觉得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这种提高是学会的,不是天生的聪明与否。

当孩子遭遇学习挫折时,可以鼓励孩子更加努力。但需要注意,如果孩子实际上是在比较努力的情况下遭遇失败的,就不能笼统的强调要更加努力,因为孩子对自己努力的程度,是有比较客观的标准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精力付出,和感受到的脑力疲劳程度,去判断自己还能不能做出更大的努力。这种情况下,需要帮助孩子具体分析失败原因,如果的确属于客观原因,比如题目太难,或者新内容的知识跨度太大,等等,则可以安慰孩子,这是暂时的正常现象,只要继续一如既往的保持努力,就会渡过难关(不要笼统的认为,‘推客观’就是不良习惯,找主观原因就是好习惯)。如果发现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则可以告诉孩子,是努力的方向有偏差,只要调整好方向,继续努力,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总之,对实际上学习本来就比较努力的孩子,不能轻易要求更加努力,应该具体分析调整的方向以后,要求孩子继续努力,也就是要肯定孩子本来已经在努力了。

另外,父母对孩子的分数、排名等过份重视,以及要求向班上成绩好的同学看齐等等,都是不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做法。

我觉得做父母的应该明白一点:我们淡化分数和排名,不是因为我们不希望或者不需要孩子有好的成绩,而是因为,当父母和孩子一起死死的盯住分数和排名时,心理上就已经处于不利地位了,这恰恰是不利于获得好的成绩的。
 
来源:u/xx9988/archives/2007/200761813449.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