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惩罚教育的艺术

14年前 [10-09 12:05 周五]

  棍棒教育,后患无穷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也是极端不负责任的教育。但是,这并不等于可以随意使用棍棒。通常,棍棒下的教育,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第一、孩子因为怕挨打,当面不为,背后为之,为后谎称没为,阳奉阴违;当面规矩,背后捣乱,长此以往形成撒谎等不良品质。

第二、常挨打的孩子,在外面常常会欺负比他弱小的孩子,长大以后对人粗暴无礼,形成攻击型人格。许多习惯性撒谎的人,在幼年都有被父母过渡惩罚的经历。

第三、经常挨打的孩子,有可能因为怕挨打成为驯服的羔羊,变成没有个性,只有奴性,性格软弱,甚至人格退缩。或者发展为另一个极端——逆反,变成桀骜不驯,破坏性很强的人格。

第四、打骂毁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打骂动手之前,必定咬牙切齿、目露凶光,这种凶神恶煞的面孔,加上绝对的权威态势,是对孩子感情的蹂躏。父母打孩子表达了对孩子的否定,从而形成耻辱感。或者孩子对挨打形成习惯,羞耻心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憎恨与对抗。

第五、体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经常挨打的孩子,认知力普遍低于一般的孩子。

应该给孩子的行为设置界限


对孩子的行为必须设置底线,什么事可以做的,什么事不可以做的,违规就要受到惩罚,这很有必要。就好比你给孩子设置护栏,从而建立最起码的安全感。当你的孩子长大以后,尽管这个“护栏”已不复存在,但孩子将仍然遵从某种“约定俗成”的界限意识。这是从小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重要举措。只要孩子的行为不越出界限,他就可以高高兴兴,自由自在,并得到大人的认可。有界限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不给孩子的行为设定界限,而是随意地不间断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指责、教育,将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为这侵犯了孩子的自由空间。以学习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为例,“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晚上9点钟必须上床睡觉”、“每天可以看30分钟电视”、“周六可以自由看电视或从事其他活动到晚上12点”、“周日下午六点钟之前应将所有的家庭作业做完,其余自由安排”、“考试不准作弊”、“不得辱骂父母和老师”、“离开家庭出去活动必须事前告知父母,知道你去哪里”等等,对于中学的年级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小学生而言,这些可能是必要的行为底线。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设置行为底线应该由父母双方与孩子一起讨论决定,而不能仅仅由家长说了算。某些情况下,也应对父母行为设置相应的底线,比如:“不能用训斥的方式和命令的口气,连续三次以上要求孩子做作业”等等。如果孩子没有界限意识,父母的教育只会让他们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行为标准。

设置行为界限有利于家庭教育从“过程控制”转向“结果管理”,即:根据孩子的行为结果进行必要的奖惩,而不必专注于孩子的行为过程是否让我们满意。这种教育思路对于高年级学生,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实用的。“设置界限、减少督促、给与空间”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应该学习的教育艺术。

  惩罚教育有“规”可循


对大多数父母的而言,面临的问题不是该不该惩罚孩子,而是怎样科学有效的惩罚。由于错误的惩罚导致孩子心理问题和极端事件的发生并不鲜见。有效的惩罚应遵从必要的规则,这些规则几乎是不容突破的。

1、 惩罚孩子的前提——爱,让孩子感受到爱。只有爱人者才有资格惩罚人。

2、 设置行为底线——行为界限为惩罚孩子提供了依据。

3、 选择多样化的惩罚方式——不要以为惩罚的工具只有棍棒。实际上,取消奖励、取消关注(不去理会)、给与厌恶刺激物、闭门思过、严厉认真的批评,都是可供使用的惩罚手段。

4、 惩罚的恒常性——一旦孩子犯错误,就应及时惩罚,不能凭父母的心情决定是否惩罚。

5、 惩罚的对等性——惩罚应该与孩子错误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对等,不能“大错误小惩罚”或“小错误大惩罚”。

6、 惩罚的明确性——惩罚孩子之前,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受惩罚。如果做不到,事后也应让孩子知道。

7、 惩罚的针对性——惩罚只能针对行为,不能针对人格。如果你责骂孩子:“你真不是个东西”、“你真甭,没出息”,实际上你在否定孩子的人格,而不是指出他的错误。因此,惩罚应就事论事,具体到事件本身。

8、 惩罚态度的一致性——只要惩罚没有大的出格行为,哪怕有不够理性的地方,作为家庭的其他成员,应保持接受的态度,不可从中阻绕、袒护孩子或者对实施惩罚的人进行指责。若有不妥之处,应在另外的时间交换意见。在三代同堂的家庭,父母、爷爷姥姥在孩子的教育上保持一致态度至为重要。

9、 惩罚的规范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惩罚应在规定的或者约定的场景中进行,比如孩子的书房、休息室等比较安全的地方.用于惩罚的工具应尽可能规范,不能情急之下抓到什么就用什么。

10、 惩罚后的情感抚慰——孩子受到严厉惩罚后,通常会有一段伤心的情绪反应,没有参与惩罚孩子的另一方,应该在几分钟以后,给与孩子情感抚慰。作为惩罚者的父母,也可以给与必要的情感支持。但不能表达出后悔情绪,否则,惩罚的效果荡然无存。

来源:http://blog.163.com/yuhongmanbu/blog/static/103320081200962311419213/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