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精彩连载第三:什么是愤怒?婴儿的哭声里有答案

14年前 [07-19 22:50 周日]

精彩连载第三

什么是愤怒?婴儿的哭声里有答案

 

什么是愤怒?这个问题乍看之下好像有点愚蠢。谁不晓得愤怒是什么啊!这种感受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从轻微的烦躁到爆炸般的盛怒,都包括在内,总之,它就是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情绪。谁需要这种东西啊?

 

然而,纯粹从生物的观点来看,愤怒其实是一个好东西。它就像痛苦或恐惧一样,是生理上的一种警告信号,提醒我们有哪里不对劲了,需要留意再留意。当你的脚踝感到刺痛时,代表你可能扭伤了,因此这股痛可以提醒你小心走路,以免加重伤势。想想看,当我们碰触到热烫的炉子,手上要是没有产生痛感让我们迅速把手抽走,那该有多危险!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走到人烟稀少的街上时,我们会感到害怕,因而加快脚步,想走到人多的地方,以确保安全。因此,不管是痛苦还是恐惧,其所带来的不适感都会令我们意识到某个真实或潜在的问题,并促使我们去寻找解决之道。

 

愤怒的运作机制也相差不多。从发展的角度而言,愤怒是生物体在其恒定状态遭受威胁时的一种自然反应;所谓恒定(homeostasis),指的是生物体在生理上力求稳定的倾向。每当我们的稳定状态遭受威胁时,譬如肚子饿了、光线太亮、温度变化过大,我们的生理机制就会自动开始调节,以恢复其稳定感。举例来说,当你刚从一个暗暗的房间踏入阳光底下,你的瞳孔会立即收缩,好让眼睛适应光线的突然变亮;相反的,当你从户外走进黑漆漆的电影院时,你的瞳孔则会放大,好让更多光线进入眼里。觉得太热时,我们会流汗,因为这样可以降低皮肤上的温度;反之,天气太冷时我们会发抖,以节省体内热量的耗散。这些简单的例子说明了,当外在的环境改变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某些变化以恢复其稳定性;情绪的运作方式也相去不远。比方说,当我们的身体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时,我们会感到心烦气躁;当我们察觉到外在环境有威胁时,则会感到害怕或愤怒。

 

从婴儿时期开始,人类天生就懂得透过周围环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想想刚出生的宝宝,他最主要的生存目标是寻求舒适,也就是尽量增加快乐、减少痛苦。婴儿和其他年龄段的人一样,会体验到各种来自内在、外在的正面及负面感觉。一张柔软的毯子、具抚慰性的说话声音、被填饱的肚子,对他而言都代表着:活着是愉快的,我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然而,当婴儿感到饥饿或身体不舒服时,他只能运用他拥有的唯一工具来处理眼前的问题,那就是哭。确实,婴儿的哭声是他和照顾者沟通的唯一方式,是他发声的唯一管道(尽管他还不会说话),透过这个管道,他可以让别人知道他的需求没有获得满足。

 

婴儿所感受到的不适感如果没有解除,他的哭声就会逐渐增强;如果帮忙的人一直没有出现,他的哭声就会从微弱的低泣变成嚎啕大哭。各位应该都听过婴儿的哭声吧,想必你也同意,要对婴儿的哭声听而不闻非常困难,它会完完全全吸引你的注意力。

 

这便是愤怒的一个起源。当婴儿感受到自己正处于不适状态时,他会开始哭,要是他的需求一再没有获得满足,他便用更响亮的哭声来表达抗议。这种根源于婴儿期的愤怒是普世性的,存在于所有文化和所有情境当中。此种从受挫到不适,再从不适到愤怒的过程,是成长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的,每个婴儿一定都经历过。

 

可是,当婴儿的哭声得到响应时,会发生什么事呢?某个关心婴儿的照顾者,比如说母亲,注意到了婴儿的啜泣声,于是开始一边发出轻柔的声音安慰他,一边用手轻轻拍抚。她察觉到,婴儿会哭可能是肚子饿了、尿布湿了,或需要大人抱,于是她开始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譬如喂他喝奶,或把室内的温度调整到更舒适的状态。从婴儿的角度来看,他的稳定感恢复了,需求得到了满足,因此他觉得舒服、平静,他再一次达到了恒定状态。当婴儿感到心满意足时,他们常常会从喉咙里发出愉快的咯咯声,这种声音,跟他们嚎啕大哭时那种极度焦虑的声音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