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免疫愤怒病毒——至少80%的父母需要掌握这本书的要领

14年前 [07-19 22:43 周日]

免疫愤怒病毒——至少80%的父母需要掌握这本书的要领

不愤怒的世界——别让你的坏脾气毁了你的一生又遗传给你的后代

新华网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推荐!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

 

吸引力法则有一个观点:“只要你心里强烈地想,你所想要的就会被吸引到你身边。”听起来有些荒谬,但世界就是不可思议,就是如此奇妙。正当我愤怒于读三年级的顽皮儿子的种种行状、为此而烦恼的时候,这本教人应对愤怒病毒的书就来到了我的身边。编辑完本书,我学会了有效控制过去非发不可的愤怒、孩子制造的可令我一触即发的愤怒,乃至身边诸多恶劣现象所勾起的无名怒火。对照这本书,反思自己30多年的人生经历,我切身验证了愤怒病毒不仅会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代际遗传、祸及后代;同时,按照作者亚伦博士的思想,亲身实践愤怒管理的方法后,我证明了自己能够让愤怒这种病毒永远处在休眠状态。认真地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自己习惯性的愤怒情绪,如果你能仔细的领会书中的重点标注字眼,学习一种新说话方式,你的受益将更大。因为大多数愤怒的诱饵就发生在那几个关键的字眼上。尤其是作为父母,那几个关键字眼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恐怕比原子弹的杀伤力还要厉害。

 

随着儿子渐渐长大,尤其是他上了小学之后,不知道是我的宽容越来越少了,还是孩子越来越顽皮了,我们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了。他不能在我下班之前做完作业,我会大发雷霆;他不收拾玩具或玩起来没完没了,我会怒发冲冠;甚至他不能在5分钟内刷完牙,我也会火冒三丈;我的狮子吼就这样伴随着孩子进入了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的小学三年级。并非唯我如此,这幅景象大约是拥有成长期孩子家庭的常见风景了。封面这幅画就是我的儿子在1年级的时候画的,当我第一次看到它时,我全身不禁哆嗦,难道这就是儿子眼中的爸爸吗?我记的毕加索说过,“学会像一个6岁的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毕加索在46岁时完成的著名作品《海滩玩球的泳者》,就极富天真意味。天真是什么?天真应该就是真实的反映,反映的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因为家有一个暴躁的父亲,我年幼的孩子观察到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两面性的人,怎能不叫人不寒而栗?

 

直到某一天,我又开腔斥责孩子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无力和空虚,因为从我嘴里冒出的话好像并没有经过我大脑的思考,而只是一种习惯的、机械的但又似曾相识的重复。片刻的灵魂出窍之后,我不禁打了个冷战,真是太可怕了。事情是这样的:某个周末下班回家,儿子光惦记着跟小朋友玩,把作业忘得一干二净,才做了一点点,我怒从心头起,霎时沉下脸来,儿子大约是见惯了我的这种面目,用祈望的眼神、满脸讨好向我央求:“爸爸,明天是星期六,明天我再做作业,可以吗?”我冷冷地说:“可以啊,后天不做也可以,永远不做都可以。”儿子听完后眼泪在眼眶里愤怒地打转,但莫名的屈辱令他下决心不让眼泪流出来。看着他愤懑的表情,我仿佛被电击了。“可以啊,后天不做也可以,永远不做都可以”,这语气、语调,这讽刺、挖苦的味道,不正是我的父亲当年对我说的话吗,今天的我怎么又把这些话劈头盖脸地扔给了我的儿子?而且我还清楚地记得末尾应该还有这么一句,“永远不做都可以,你就可以回家种地了”。

 

我开始意识到,多么可怕的遗传啊!我不仅遗传了来自父母的生物基因,还有生活习惯、人生经验,乃至说话的语气和遣词造句的方式等等许多的东西。并且看这个情形,我的儿子将来也毫不例外地会将这些传给他的子女。多么令人敬畏的遗传,多么可怕的“家教”。我幼时的家庭并不安静,儿时的不快让我发誓要给自己孩子一个宁静的家庭。但此时,我意识到我未能如我所想成为一个好父亲,父亲似乎把坏脾气这种病毒也遗传给了我。随着我儿子年龄的增加,愤怒这种曾经为害父亲的病毒也如野草一般在我心中滋生蔓延。我的生命这是怎么了?

 

我坚决不能把病毒再传给我的儿子,我自己摸索着开始了艰难的改进。机缘巧合,我得以担任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读着读着,越发觉得如释重负,这不正是作者超越时空对我的愤怒情绪进行诊疗吗?作者对那些引起发怒场景的描述不正是我的亲身经历吗?亚伦博士的愤怒管理方程式不正是自己正在探索的管理愤怒的方法吗?我相信,如果我们按照亚伦博士的方法去做,我们这一生将有望令愤怒病毒休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把愤怒——这个人生和事业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清除掉,而不要空抱怨命运不公平,让愤怒病毒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代。

 

 谁需要读这本书

 

基于“二八法则”的应用,加上自己近几年来对上百个家庭的旁观,愤怒确实不会发生在每个家庭,或许至少有20%的家庭是不会愤怒的,这也许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找到了治理家庭愤怒的方法,也许是因为他们幼时的家庭就素养极高。但无论如何,大多数家庭是有必要阅读本书的。

 

我的岳父退休之后以给别人看手相为乐,他喜欢对他人的婚姻、家庭、前途和命运说上一番。他说得最多的就是脾气不好,我还很奇怪,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脾气不好。直到读完这本书才明白。脾气不好真的是凡人皆有,脾气不好是中国人的说法,而愤怒是对它的准确描述。加之,中国人的愤怒是隐蔽的,也叫愤怒的私人性,因为我们每个人在众人面前都要表现出谦谦君子或是娴静淑女的风度,是很少显露坏脾气的样子的。世界看起来很太平,但回到家中,大家就念起了那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因此,这本书就是给那些“脾气不好”的读者准备的最佳读物。改变了自己的坏脾气,人际关系就不愁改变不了,朋友、爱情、家庭、事业等许多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另外一个必须看这本书的读者群体就是家中有18岁以下孩子的家长。曾几何时,中国的家庭教育刮起了一股“赏识孩子”和“孩子,你真棒”之风。然而,10年之后,回望家庭教育,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从“气得直想揍他一顿”到“孩子你真棒”之间的跨越似乎太大了,我们能够压制怒火在心中就已经是孩子的万幸了,我们不恶语相加、冷嘲热讽就已经很符合“家长”的身份了,在怒火中烧之时仍然坚持赏识教育的原则似乎是一种奢谈。是赏识教育不对吗?问题究竟在哪儿呢?问题就在于我们的父母在该愤怒的时候依然会愤怒,在该大打出手的时候依然在大打出手。能如是理解,我们就找到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的原因。现在是该家长改变的时候了,家长改变要从改变愤怒的习性开始,先从愤怒管理开始,愤怒管理是连接“气得直想揍他一顿”和“孩子你真棒”之间的桥梁。

 

大部分家长每天在外面劳碌奔波,为的是能给子女留下一份丰厚的“遗产”,殊不知,就在我们拼命赚钱的时候,在无意间却把另外的“病毒遗产”——愤怒的坏脾气留给了子女。这种遗传对于他们来说,比起不给他们留任何财产更残酷。如何为你的子女创造心灵遗产,把健康友爱注入他们的基因?这正是本书所要传授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是孩子的镜子,孩子就是你的投影。解决家庭教育的难题,做言传身教的好典范,别把愤怒遗传给孩子,是家长所应当做的。因此这本书是每个关心孩子未来的家长必须要读并且要深刻领悟的。这本书最适合家长阅读。

 

 如何读懂这本书

 

这本书很容易读懂,只要你能够静下心来,随作者的思路一点一点地往下看,我们就会知道那些坏脾气是怎么产生的,过去曾经的愤怒是多么的可笑。只要我们能够意识到这是问题,我们就会按照作者所说的方法去改变、控制我们曾经的坏脾气。

 

亚伦博士在书中追溯了愤怒产生的起因、分析了对愤怒的错误认识,并提出了一整套的愤怒管理方程式,无疑是十分实用的。掌握了这套方程式,重点在于我们能否认识到引起愤怒的“诱饵”之所在,如果能用这种方法,把我们训练成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其实,在中国文化中,并不是没有情绪管理的课程,老祖宗早已教给我们管理情绪的智慧,“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最典型的行为课程,只不过我们现在的文化把这些经典丢失殆尽罢了。

 

我儿子的舅舅是一个博学的物理学教授,对一个人的坏脾气总是用超越心理学的物理原理去解释。比如,用物理学的超导状态来告诉我为什么要控制情绪,我们都知道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会损耗很多,但当用超导体来传输时,即传输环境达到-273℃状态时,电能是不会有任何损耗的,如果我们能尽量地控制情绪,我们身体和心灵的损耗也会少很多很多。比如,说用“水落石出”来促使我学会冷静和观照,大家都知道,愤怒来临时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每个人心中的宝藏被淹没了,所有的智慧、喜悦、自尊全部化为乌有,但当愤怒的洪水退却时,我们往往会觉得可笑。有时还会觉得后悔,尤其对孩子愤怒时。这些都是很好的道理。当我数次应用观照的方法把那件“令我愤怒的事情”在我的思维里调整到水落石出时,我发觉愤怒原来是如此的可笑。

 

具有反思、观照的能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遇事我们需要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停地追随自己的情绪化思维,这样帮助很大。人的思维就这么奇怪。前不久,儿子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我的愤怒一下来了,马上大叫命令他立刻开门。“你再不开门我就把玻璃砸了”,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另外一个我告诉自己,“这大半夜的,你把玻璃砸了屋子里不会很冷吗,这会儿又去哪里买玻璃啊?”当这个自己在提醒我的时候,我的火气很快就低下来了。这时,第三个“我”不断出现,他乐呵呵地嘲笑前两个“我”,“你们还挺会调和的”,“一个要砸,一个不要砸,还挺可笑”。当我的思想意识中至少有三个“我”在起作用的时候,我的愤怒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还有一个关于愤怒管理的点滴经验。电视剧《西游记》里唐僧的好脾气是人尽皆知,一句“阿弥陀佛”,无论是面对顽劣的弟子、凶恶的妖怪还是绝色的佳人,一切的愤怒、恐慌和诱惑瞬间都化解在这四个字里,我们不妨去体悟一下,遇上愤怒之时,学一学唐僧的样子,先念一句“阿弥陀佛”,也是一种办法。

 

孙宇靖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