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研证明:有其父必有其子是真实的

14年前 [07-19 22:37 周日]

科研发现:坏脾气是会遗传的

 

 生活在现在快节奏的社会里,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压力大了自然就有发火的时候。愤怒是现代人表现较为严重的社会现实,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君不见,公共汽车上、菜市场、地铁里到处都是吵架、殴打的愤怒者吗?

 然而,从近期由东方出版社引进的《不愤怒的世界》里我们看到,愤怒这种坏脾气是可以遗传的。美国心理学家兼医生罗伯特·亚伦经过30多年的临床研究证明了这点。亚伦博士在临床经验中见识过愤怒的种种表现方式,也看到了愤怒如何成为一种负面遗产,从父亲传给儿子,或者从母亲传给女儿。他指出愤怒的根源,并描述过多的愤怒会对身心造成什么伤害,尤其是罹患心脏病人。

 如今,大多数行为专家都同意,一个人表达愤怒的方式,有相当一部分是学来的。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子女要学习父母表达愤怒的方式?更何况,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还曾经是父母盛怒下的受害者,他们为什么会变得跟父母一样?

 研究发现,在年幼的孩童身上,包括愤怒及其他多种人格特质在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透过认同与模仿这个双重的过程学来的。所谓认同,指的是一个小孩子会想要变得跟自己的同性父母一样,于是在许多方面都试图模仿爸爸或妈妈的行为。举例来说,当一个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妈妈经常做出某些动作或行为时——不管是在镜子前欣赏珠宝首饰、上街买衣服、看书、在计算机前努力工作——她都会依样画葫芦,做出相同或类似的行为来。同理,小男生也会模仿父亲的行为,学他看足球比赛、拿工具敲敲打打,或埋头于报表当中。

认同与模仿的概念,如今已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相当确立的重要原则。简言之就是“我们会观察到什么,我们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童年,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孩童在这个阶段不仅会观察到各种不同形态的愤怒,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愤怒——这些愤怒管理方式将成为他的适应策略,陪着他长大成人。面对性情暴躁的父母,有些孩子的因应之道是:自己也变得剑拔弩张、咄咄逼人,不但在家里如此,在外面的世界也是如此。有些孩子则采取相反的策略:变得过度胆小羞怯,而且急于取悦别人。和生命里重要人物的互动及行为模式,由于会再三重复,对于孩童性格的塑造显然有莫大的影响力。然而这并非唯一的因素,其他如天生的气质、排行、创伤经验、早年的分离经验、有没有其他长辈的支持以及各种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也会在这方面发挥影响力。没有两个孩子所受到的教养经验是完全相同的,小孩对种种教养方式(包括愤怒方面的教养方式)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这就是罗伯特·亚伦在《不愤怒的世界》书里告诉我们的,对于那些爱发脾气的人和那些对孩子经常表现愤怒的人来说是不是敲响了警钟?这个世界的运转就是如此。这不印证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真实性吗?换句话说,这也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的家长可要注意了,别因为自己的无知给毁了孩子的前程。

其他资料:摘自书中

关于愤怒的世代遗传,一些最优秀的研究都来自“家庭变迁研究计划”(Family Transitions Project)。负责该计划的研究成员包括: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兰德·康葛(Rand Conger)、金基贞(Kee Jeong Kim),以及其他大学的几位学者。研究成果于2003年发表在《儿童变态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该计划以艾奥瓦州乡间558名年轻人为对象,研究横跨三个世代的愤怒及攻击行为。受试者自1989年至1999年,每年都接受研究者的访谈。1999年时,这些人的年龄平均在2123岁之间,其中有75人已经有了八个月大以上的小孩。在全部的受访者当中,有451人来自双亲家庭,107人来自单亲妈妈家庭。由于这些人绝大多数属于白人、中下阶层,而且年纪轻轻就有了孩子(这群人属于研究中的第二个世代,1999年时,其子女的平均年龄为2.4岁),使得研究结果的推论性受到了局限。尽管如此,这些研究资料仍是这方面的研究中数一数二的,因为,研究者使用了多种客观指标来观察受访者在家中进行结构化互动时的育儿行为(parenting behaovior)。研究者指出,从社会学习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育儿方式或许有相当大程度学习自父母。该研究结果显示,这三个世代“在育儿行为上展现了明确且显著的学习效果”。“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在此得到了有力的科学佐证。

愤怒的家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真的会跟着一个人直到他成年吗?研究结果似乎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心肺血液协会(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在2002年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研究者葛迪·韦纳(Dr.Gerdi Weiner)博士等人,利用库梅氏敌意量表(Cooke-Medley Hostility Scale,经常有学者利用本问卷来研究攻击性与冠状动脉心脏病之间的关系),针对2525名、来自680户家庭的已成年子女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家庭关系的质量和愤世嫉俗式的敌意(cynical hostility)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关系。所谓愤世嫉俗式的敌意,指的是习惯将外在世界看做是一个冰冷、残酷的地方,必须“先下手为强”才能够保护自己。

1996年,匹兹堡大学的凯伦·马修斯(Dr.Karen Matthews)博士等人,探讨了负面的家庭互动跟男性青少年日后的敌意性格之间的关联性。马修斯博士观察了51个家庭中父子间解决冲突的方式,以验证以下的假说:“当家庭环境中经常发生冲突,对个人又没有充分的支持和接纳时,男性青少年日后便容易发展出敌意的特质。”马修斯博士等人发现,做父亲的如果经常表现出负面的行为(或很少表现正面的行为),三年后,他的儿子就更容易表现出敌意、不信任,以及外露的愤怒行为。

针对母女在这方面的关联性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变态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在1987年曾经刊载一份研究,特别针对有“行为障碍”(即有暴力倾向)的女孩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有暴力倾向的女孩,她们的母亲所展现的敌意特质不但高于其他母亲,而且亲子间在敌意性格上的关联程度,也以同性的亲子之间最为显著。该研究的作者因此得出以下结论:“父母的行为,尤其是母亲的行为,很可能成为女儿仿效的对象。”

从以上及其他的种种研究来看,愤怒以及一个人表达愤怒的方式,似乎真的会在家族间代代相传,在已成年的子女身上尤其明显。随着21世纪的来到,我们对于愤怒,尤其是家庭中的愤怒,似乎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