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关于孩子打架怎么办(转吕凤琴)

14年前 [09-12 21:31 周六]

   其实,幼儿打架不一定全是坏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幼儿只懂得进攻或只懂得退缩,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

    孩子之间打架有多种原因,作为家长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如果幼儿是相互打着玩,那就让他们玩吧,打斗的动作也是他们学习的内容,这时家长不要看成是不道德的行为,大惊小怪,或严肃的态度,或紧张的情绪,都会让幼儿在无意中发现秘密和乐趣。反而更喜欢打架。

    如果发现问题有可能朝着暴力的倾向发展的话,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暂停、要和平,”用正向引导法。孩子相互之间的误解,误碰造成的打架,家长与孩子分析情况,讲明正确的道理,例如对不起,是我不小心的,这些礼貌用语,教会孩子正确的做法。

    如果孩子感到委屈哭了,就可以用自身保护法教育孩子。就是等孩子不哭之后,和孩子做模仿打架的游戏,教会孩子怎样保护自己,一招一式教会孩子各种动作,并和孩子反复练习。还有练抓住的游戏,就是让孩子抓住打人者的手,提高孩子自身的反应能力,达到自我保护的能力。

    被攻击者通过反击,成功地阻止了别人的“进攻”,当再有人侵犯他时,他就不会退缩。让打人的孩子有挫败感,对打人失去信心。攻击者遭到同伴抵制和家长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对有些恶意侵犯的孩子,就用亲身感受法,就是家长用和孩子做打架的游戏,也用相同与孩子的力气相互打着玩,让打人的孩子亲身感受被打疼的感觉,从而知道打在别人的身上很痛,用移情的方式教育孩子,打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

    还有精神胜利法就是用阿Q精神,对待别人的攻击行为教给孩子说"谢谢你帮我拍灰"。或者说"真舒服,刚才我就是这里痒,现在不痒了,谢谢你"。用逆向失败让孩子感到没有意思。让打人的孩子有挫败感,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复感。就不会再发生那些事情。

    教育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如果家长、老师只关注的是被攻击幼儿的伤势以及教给攻击的幼儿“打人不对”的道德观念,但没有教给他们体现这种道德观念的合适的途径和做法。家长及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表达情感、解决冲突的方式,体现出尊重儿童个性、力求公正的观念。如果家长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指导幼儿面对冲突时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幼儿一旦面临类似情况就会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实施恰当的反应,就能获得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能。 

来源: u/6071/archives/2009/200991214374.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