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做好高中生家长的心性与态度

14年前 [08-31 17:20 周一]
        孩子就这样变聪明了。

引其入门;育其兴趣;赏闻其见;予其负担。这四点是引导孩子成长独立的气和方式。引导孩子入门,帮助孩子开窍这是最重要的一步;然后不断发现,培养出孩子的兴趣;对孩子提出的观点和意见不可压制,而是赏识性地听取,引导孩子自己发现自己观点的不足;在适当的情况下,不断地给孩子增加负担,让孩子学会处理事情和承担义务。

2002年底,一位朋友向我说起女儿的学习情况:“简直太糟糕了,各科考得一塌胡涂。”

他的女儿从小性格就有些绵软,做起事来慢悠悠的,不急不躁,胖嘟嘟的,话很少,偶尔伴随着她的形态、她的语气说上一句,能让人笑破肚皮,可就是学习不行,平时做作业慢吞吞的,自己找个地方玩起来有时候都不知道回家,整个小学阶段成绩总在班级的后边,虽然比那些调皮不学的孩子强点,但也强不到哪里去。上了初中就更不用说了,期末考试的时候,王××的数学考了28分,其它各科成绩也勉强及格,寒假前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彻底凉透了家长的心,老师说:“她的数学是彻底没希望了,别指望这个学生成个器物。”

正值春节,说得家长心里很不痛快,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上进心,甚至抹杀一生的前途。为此我们聊了很久——

我说:“你没必要为这位老师的话而压抑自己,你想,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品味到他的素质和态度,现在是班级名次与工资奖金挂钩,人性用金钱衡量,如果她真心对待学生的话,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她的语言中有厌烦,有排斥,有无奈,也有歧视,为什么这位老师不能耐心地教书、不能诚心地育人?因为孩子的成绩关系到她的利益,影响了她的名誉和奖金。再者,她是个初中教师,不是命运的主宰,别人可以放弃你的孩子,你不可以放弃。”

“这个孩子本身就是挺难教的,做什么事都漫不经心的样子。咱也不要求太高,只要将来能自己照顾自己就行。”朋友对女儿并没有多大的信心。

“你自己的事自己都不想努力,让别人是没有道理的。我始终坚信‘物凡善用,必成良器’的观点,为什么不去试一试?不管孩子能否成才,只要你用心努力了,将来就不后悔,如果今天不努力,未来明白的时候,或许后悔莫及。”

“可是,我都不知道该怎样做,一道数学题讲七八遍也不明白,你说怎么办呢?”

“其实,做什么事情都有规律或窍门,只要找到了规律,做起来就不难了。孩子只有性格爱好的区分,没有聪明笨拙之别,只要用心找到了孩子的切入点,就能够引向成功。”

“孩子学知识有什么窍门?”

“万事开头难。做一个好家长、好老师并不是为孩子费了多少心思和出了多少力,而是如何把孩子引入状态,只要把孩子带入了状态,剩下的事孩子自己就会做好的。”

“一个孩子一个样,怎样带入状态呢?”

“你在状态里才可以把孩子带进状态。你刚才说一道题教了七八遍她还没明白,我想,如果当时是教我的话,我也肯定不会明白的。”

“为什么?”

“因为你的态度。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当时,那道题你觉得很简单,而且步骤很清楚,几步就可以做出来。但是你讲完之后,孩子没有明白,接着你又讲了一遍,孩子还是没有明白,然后,你的态度就有些烦了,后来你就觉得不耐烦了,这么简单的题居然说好几遍也不明白,再讲的时候就有些急躁了,是不是这样的?”

“是的。一看就明白的题,就是不开窍。”

“对了!老师和家长的任务不是教她做题,而是帮她开窍,如果你能让孩子开窍,你就是最优秀的老师了。”

“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明显地发现这孩子是没入门,没开窍,在学校里,老师针对大家一起讲,有的学生能跟上,有的学生理解不了,跟不上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在家帮孩子开窍入门。作为家长,先把思想端正:孩子不笨,是没开窍,把孩子看作是从零开始,这样,你的态度就放平和了。然后,要明白,不是为了教他做这道题,而是通过这道题来打开他的思路,这必须要具有亲和的态度和简明的思路,因为你是带动孩子,所以,先要尽量放慢速度,保持跟孩子同步。从她能够理解的角度,耐心慢慢地向前带领,第一遍她可能理解不了,但不要急,再顺着原路提示性地跟孩子一起过一遍,甚至可以多遍,直到思路清晰,这就是帮孩子开窍。人一辈子不断地充实,也不断地开窍,接触一门新知识就开一次窃。”

“这可真得有耐心。”

“不仅仅是耐心,更重要是爱心。当讲到第三遍的时候,即使你不急,孩子可能已经觉得不自在了,这时候要尽量安慰和鼓励孩子:‘不要紧的,一开始都是这样,习惯了就行了。’这就相当于用手电钻在铁板上钻孔一样,如果太急,钻头在铁板上乱跑乱滑,根本就钻不上孔,但并不能说明这个钻不能钻铁板,当我们用力握住钻,钻头定在一个点不乱动,只要钻上一个坑,再往下钻的时候就轻而易举了。”

“哦!我明白了,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对我女儿有信心啦!”他豁然开朗。

从此他认真引导孩子,不到三个月,孩子的数学成绩就上去了,这中间我们也做过多次的交流,他感慨地说:“从我孩子身上,我发现许多孩子根本不是笨,而是方式不当,只要有耐心,功夫深,多启发,题共审,很快就会入门的。”他话题一转,接着说:“不过也挺难,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心态稳定,教孩子的同时,我的性格也变了。”说着笑了起来。

“这回有信心了吧?!这时候你就开始走第二步方案,逐渐地放手,慢慢退出,引导他独立思考,尤其孩子提出不同思路的时候,即使不正确也不要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是让她讲给你听,在讲的同时,提出疑问,让孩子自己否定自己的思路,那样就会走向成熟了。”

“这第二步我已经实施。我还发现当我没有孩子理解快的时候,她会很自豪,话也多起来,重要的是成就感让她对学习很有兴趣。自从我陪她学习、陪她玩耍,她可高兴了,第一回考试就上升了七名,我接着鼓励她:‘好样了,咱们已经入门了,再用点心,下次赶上十名去。’现在我再也不相信那位老师的话了。”他充满了自信。

我说:“要让孩子全面发展,也要学会不断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建议,这与做题开窍的道理一样,别不敢放手,别怕失败,别总是罩着孩子,孩子会长大的。”

“您教的方法很奏效,我一定照做。”

“其实我就教了你两个字:气和。”

“气和?什么是气和?”

“同步、和谐。”

从此,他开始思考气和,渐渐地他和家人都迷上了气和。现在姑娘上高二,班里六十多个学生,名列前十名,当然数学成绩也同样突出。可能您觉得不满足,可他的父母已经很知足了,毕竟从下游的学生进入上游。

物凡善用,必成良器。

几位家长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范婷婷的妈妈则耐心地做着指导。因为几位家长都知道范婷婷的学习成绩在几年前一直是处在班级下游的学生,没有一个方面出类拔萃,而这几年艺术类考试竞争又特别激烈,她却以优异的成绩轻松地考入了某一类艺术学院。

盼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是每一位家长的真实愿望。无论愿望有多好,那只是一个目标,如果没有实现这一目标的计划和过程,那么,愿望永远是目标,要想让愿望变成现实,就要有一步步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每一天必须实现当天的计划。培育孩子也是如此,俗话说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在培养孩子上,家长是不是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可行的计划呢?我们回头仔细想一想,除了像大家一样供孩子上大学之外,还有其它的打算吗?

范婷婷也曾经与其他多数学生一样,压力不小,成绩不大,母亲也与大多数母亲一样,操心受累不少,收获却并不多。孩子成绩上不去的时候,难免要急躁,发火、训斥是经常的事,甚至有一次因为一道数学题,教了几遍都不理解,母亲一急之下,把书本扔到了楼下,可想而知母亲的急躁和孩子的伤心与压抑,也有背不过课文不允许睡觉的时候,当然也少不了请家教,假期还要上补习班。母亲的心是好的,可是因为方式方法不当,致使孩子一直进展不大。

在范婷婷进入初一下学期的时候,父母开始学习气和,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找差距,并不断总结经验和调节心态,三个月后孩子的心开始安静下来,不再心浮气躁,记忆力和反应能力也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同步提高,然后全家不断努力,家庭渐渐进入了气和状态。

回顾几年的培育经历,范婷婷的母亲总结了以下几点:

她说:“第一点:种子好不好并不重要,只要会培育苗子就行。”

是的,不管种子如何,苗子已经钻出了土壤,苗子出土以后,需要的是阳光、水分、营养,不管苗子出土的时候是叶肥苗壮,还是细小瘦削,只要精心呵护,有充足的条件,再弱的苗子也会成长壮大。榆树、杨树的种子非常小,苗子出土的时候更是纤弱细小,但在阳光、水分、营养具备的条件下,却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孩子也是一样,小的时候反应慢,未必长大以后不是人才。人与人不同,就像长个子一样,有得长的早,有的长得晚,长得晚的未必长不成高个,人们允许晚发身个,却不允许头脑晚开化。身高与头脑一样,都不可拔苗助长,只管精心呵护,功到自然成。

“第二点:要把水缸里的水搅得转起来,你要慢慢地带着水转,转急了不但水不会转起来,反而会混乱。”在我们用手搅动水缸里的水的时候,水不会一下转起来的,只有有规律地慢慢搅动,水逐渐与手同步了,才可以在水缸里转起来。一开始是人搅水,当旋转起来的时候,就是水带人了。范婷婷的母亲特别注重这一点,她说:“这一点如果把握不好,你就不会发现孩子的真实才能。”这也是气和天才培育入门的要点。

一个孩子能否展现才华,开窍是关键一环,如果开窍开不好,那么,孩子觉得累,家长和老师也觉得累。孩子刚刚接触新的世界,什么东西都很陌生,他需要一点一滴地接受和认识,有的接受的快,有的接受的慢,这时候千万不能急,平定心态,慢慢引导,只要有爱心和耐心,没有打不开思路。切记一点:大人带动孩子的时候,是大人去跟孩子同步,而不是让孩子跟大人同步,教孩子的时候,去寻找孩子的感觉,接轨以后再循序导引,步步深入,必然成功。

“第三点:拥有爱心,永不放弃,哪怕只是一种愿望。”她说:“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也曾经打过孩子,但是,打过之后,孩子却越来越亲,越来越懂事。关键是家长的一颗心,打孩子是为了惩罚孩子或者自我发泄,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如果是为了给孩子提醒或加深记忆,那么,能舍得打痛吗?以吓唬为主。如果打了孩子,自己还气得不得了,那就是发泄,孩子会从你对他的态度上感觉出家长的心。”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培养孩子不可千篇一律,什么孩子用什么方式,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方式,那就是还没有用上心。她还说:“我从不认为我的孩子差,大自然既然赋予了她生命,那就有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心赏’才能发现。只有那些懂得真爱的父母,才能够享受到子女成功的快乐。

有人问她:“你对孩子的事怎么会想得那么周到呢?”她回答的很简单:“用上心你就知道怎么做了。”是的。当家长真想把孩子培养成才的时候,会把心完全放在上面,自然就会发现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当孩子晚上近十点钟放学回家的时候,她会早早地把客厅的灯点着,让孩子体会到虽然自己累了,母亲还在陪着;早点、晚饭都会按时做好,进门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发现孩子表情不好,慢慢地开导,温暖孩子的心,使孩子能够跟家长说心里话。不在于为孩子做了多少,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心。

平时孩子的过激行为就是家长发现问题的时候,如果能理解一句话,或许对培养孩子有一定的作用:“行为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精神平衡的选择。”骂人、打人是错的吗?当孩子心态平衡的时候他是不会打人的。如果家长和老师拿着对错来评判,而不去考虑孩子背后心理失衡的原因,就难以与孩子沟通与和谐。

这位母亲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一个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差生,在她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她那双巧手的雕琢下,终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来源:http://hi.baidu.com/wujunyan666/blog/item/9c0666342a4a4a47251f1407.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