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解读家庭教育,促进孩子成长(刘巧云)

14年前 [07-22 10:37 周三]

各位家长朋友晚上好,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解读家庭教育,促进孩子成长》,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交流。

作为一位母亲,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作为一名教师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在这期间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反思和感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对延续我们生命的孩子寄予了深深的厚望。当我们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财力、物力为孩子投资的时候,当我们以更多的目光来关注我们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却好像发现了很多问题,于是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或常有这样的想法: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孩子怎么越来越懒了,怎么越来越自私了,怎么成绩越来越差了……许多的“越来越”让我们心生焦虑,继而训斥、责骂,有的家长甚至放弃孩子任水自流,从而导致一些教育恶性事件的发生。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呢?其实是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有了偏差,是我们对孩子认识不够全面,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了。下面我们首先来谈谈家长应该怎样正确的认识家庭教育。

一.家长要正确的认识家庭教育。

任何人的成才都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果,可是现今社会浮躁,处处充满着诱惑,孩子的成长环境可谓令人担忧,大的社会环境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我们可以调控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间创造和谐,达能环境的优化。下面我们先用心的看一组数据调查。

调查数据:

一项有说服力的调查

北京一项按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划分进行的调查,调查对象:680名初中、小学生的家庭,调查内容:在校表现与家庭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其孩子在校表现优等生的占95%,基本没有后进生;

而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中等的占2/3,并有15%左右为后进生。

而教育水平不当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后进生的却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

这项调查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我们把不当的家庭教育提高到一般水平,则后进生就会相应减少五倍左右;如果我们把一般的家庭教育再提高到较好水平的家庭教育,则优等生增加三倍左右

从上面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而且是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应该为其它教育之源,如果说学校教育是树干,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树木的根系,而树木根系的发达,茁壮直接影响着树木对营养的吸收,从而决定着树干的成长。可是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对家庭教育理解的错误每天都在上演着,甚至每天在制造着教育的悲剧。

错误家庭教育三部曲: 1.0-10岁幼儿和小学初期:不管,他还小呢。2.10-15岁小学后期和初中前期:不信,老子管不了你。3.15岁后:老师,我管不了了,你看着办吧。

以上的三部曲可以说形象的展示了家庭教育中观念的误区、方法的误区:首先0-10岁以为孩子还小不用管,常把孩子交与爷爷奶奶带,从而错失了最佳教育期,没有和孩子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和亲情纽带,自然也就忽略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没有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小学成绩不理想,问题开始逐渐的显露端倪,这时家长就开始发挥自己的权威作用,让孩子一切服从自己,在孩子学习上开始加压,可是许多办法想尽了,孩子还是外甥打着灯笼---照旧,甚至是问题愈发严重,好在孩子这时还小,还不敢反抗。等升入了初中,到了青春期这个多事之秋,若家长的方式还不改变,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很严重,说不定会和家长对着干,自然在校表现也就很差了,有的甚至还会沾染一身恶习。

学生实例

今天当我们以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孩子问题时,是否能从中找到家教错误的三部曲呢?听到这我们家长朋友是否在反思您的家庭教育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误区?如果有,或者这样事正在发生着,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作用,明确学校教育的地位,切忌盲目把孩子的教育全盘推给学校,也切忌把孩子的教育一切都纳入家庭。然后我们做好家校配合,来教育、转变我们的孩子。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反正孩子一天都在学校,老师孩子的教育就都靠您了。我们家长说什么孩子也不听,只听你们老师的,要打要骂随你们。我们家长不会说什么,老师放心吧,孩子出什么事我们绝不给老师找麻烦。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做教育工作的老师们都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家长走后就无奈的调侃:孩子在怎么不行,我们也不打也不骂,真打骂出问题了,家长就反过来找你一身麻烦呀!调侃归调侃,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把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给学校老师却是让人担忧不已。另外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家庭都能承担,使教育走上另一个误区。

一位家长的故事

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全面的认识家庭教育,让我们的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丰富的滋养,做好和各个教育的有效配合。有人曾这样形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没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教育就是独轮车注定走不远,没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教育就是单翼鸟注定飞不高。所以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善于做一个有心人,加强和老师的沟通。不过在这里有一点提醒的是:对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时家长一定要理性对待,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差生的家长,不要全盘接受老师对孩子的一切否定,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因为毕竟有的老师欠缺适当的方法,对孩子的认识过于偏激。下面我们就共同探讨家长对孩子的认识问题。

二.家长对孩子的认识要全面。

1.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放大优点。

有的家长可能说了“我那孩子可不能表扬,你表扬一句就不是他了,他的尾巴就翘上天了。”其实这句话不正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吗?不是我们的孩子不需要表扬,而是我们的孩子太需要我们的表扬了。表扬是干渴中的及时雨可以激励孩子不断克服困难,表扬是一缕柔和的春风可以一扫人的浮华,表扬是激发孩子昂扬斗志的助推剂。

江本胜的水实验

我们家长们想想:我们看似没有生命的水都如此何况我们的孩子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抛弃: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的错误认识,来欣赏我们的孩子。

那有的家长可能又会说了:我就看不到孩子有什么地方好,一身的臭毛病。学习不好,不讲卫生,不知心疼人,整天就知道看电视玩电脑,你说没有好怎么表扬他?这时该怎么办呢?用放大镜找孩子的好。

互动:黑纸中放大白点

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两种家教观念方法:关注一张黑纸的家长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缺点,他们对孩子的各种否定会渗透于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长期下去孩子只能是悲观消极,自卑的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做事毫无主动性,为什么呀?因为怎么做也是不行,怎么做也达不到家长满意,那干脆不做了;还有的心生叛逆破罐子破摔。而将目光集中于那一个小白点的家长就知道赏识的作用,处处会从孩子的问题中看到积极的一面,从中寻找孩子的哪怕是一点点优势,把这种优势不断放大放大,时时给孩子以鼓励,最终让白色掩盖黑色,成就孩子健康快乐,成就孩子光明的前途。所以说不管我们的孩子现在是什么情况,我们都要积极乐观的教育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言放弃。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言放弃。

故事: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机会

从这个故事我们是否体会到了植物生长的规律:有的花在春天早早开放炫目一时,有的在盛夏时节繁花满枝,有的在秋天散发清香,有的在冬天傲放于风雪之中。纵观人类历史,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甘罗12为相可谓少年天成的典范,那么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不也是奇才吗?可是因为家长的错误不照样泯然众人矣?二战时期的丘吉尔65岁才得以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报负,而另一位传奇人物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更是一生穷困潦倒不得志,直到85岁才开创了辉煌的事业。所以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对于每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有时间早晚上的差异,有特长爱好上的差异等等,所以不管今天您的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都希望您始终对孩子充满信心,都不要轻言放弃:现实中对学习的放弃就意味着对孩子行为的放弃,对习惯培养的放弃,对道德的放弃,因为这样的惨痛例子太多了。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不管今天孩子怎么样,我们都要坚持。说不定您的孩子就是一株晚开的奇花,您千万不能过早的把他铲除了,而且您对事物的不言放弃,还会深远的影响着您的孩子,甚至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俞敏洪父亲的故事

3.用多维的眼光看待孩子,培养能力。

现今社会给人提供的发展机会是很多的,不是说孩子学习差了,孩子的一生就注定黯淡无光了,学习能力固然是能力的一种,而且可以肯定的说许多孩子学习差,并不直接或单纯是学习素质的问题,隐藏在学习能力之后的坚强意志品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与人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不怕吃苦,对人真诚等等更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之根本。现在,让我们在把话题回到俞敏洪身上。

俞敏洪的故事

所以不是说孩子学习成绩差就没有了出路,我们家长要有长远的眼光,要不断促进孩子的发展,也许我们的孩子做不博士,但是他可以做博士的老板,也许我们的孩子做不成官员,但他可以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只要孩子有生存于社会的能力,能自食其力,就总比那些大学毕业后眼高手低的啃老族要好的多。

.家长要用正确的家庭教育引领孩子。

1.转变观念,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

现今社会是知识信息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终身学习的挑战,我们知道教师上岗要有教师资质证,医生看病要有医师证,而有一项终生的职业没有上岗证,那就是父母上岗证,但这并不说明我们的父母不需要学习,相反孩子的第一学校在家庭,第一老师是父母,孩子是一本时时更新的书,我们更要加强学习。学习家教理论,借鉴成功的家教方法,读懂每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科学的引导孩子成长。另外还有一个好处,给孩子学习的榜样,我们不是有家长经常抱怨孩子不爱学习吗?身教重于言教,请听这样一个事例。

某省高考状元的家教。(略)

2.改变方法,做一个引导型的家长。

现今有两种错误的家教方法在流行,一种是溺爱,一种是专制打骂。

现在我们先来说说溺爱。法.卢梭曾说过:你知道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孙云晓也说过:独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这种爱却有些过火,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是一种不恰当的,而且十分过火的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父母怕孩子吃苦,加上错误的人才观作祟,只要孩子搞学习,其它的什么也不用孩子管,处处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迎合孩子的喜好,这样做孩子不仅学习没有搞好,反而造成孩子缺乏进取心,无感恩心,依赖性严重,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唯我独尊,这样孩子走上社会肯定会处处碰壁的,所以溺爱是很错误的爱。

下面在来谈谈专制。有一些家长还奉行:不打不吃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封建教子观念。只要孩子一出问题就有不绝于耳的唠叨,继而打骂吓唬又登场,这样只能起一时之作用,在家长的暴力下孩子从行动上收敛一时,可是思想问题,和错误的方法得不到改正,类似的问题还会出现。同时若长期采用这种教育,会给孩子身心造成很大伤害,甚至会扭曲孩子的心灵,造成说谎耍滑,怯懦自卑,逆反心理,双重人格,怀疑仇视等等,会为孩子以后的发展埋下恶果。

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日常管理,在体验中明确角色责任感,让孩子知道他的一切都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孩子才会做事理性,顾及父母与他人的感受,孩子才会少犯错误。而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应该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在通过语言,故事,行动等对孩子的问题做好分析,真正让孩子认识到错在了哪?只有这样他才有改正的方向。当然这不是说不能惩罚,因为惩罚不仅仅打骂一种:取消零用钱,限制看电视,为家庭劳动等等都是惩罚。

3.调整期望,做一个理智型的家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这就需要每个家长对孩子要有一个合适的期望值。期望值分高、中、低三种。期望过高,孩子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家长的要求,那么孩子每天都会生活在一种挫败的感觉里,这样的孩子会不自信,丧失活力,性格会逐渐孤僻偏执,产生学习生活的焦虑,严重的还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而期望过低,孩子会觉得自己做成什么样都行,反正父母不会训斥,孩子易于得过且过,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缺失拼搏上进的欲望。恰当的期望应该是适中的“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例如在学习上:家长在认真分析孩子的思想状态,能力,精力投入等等后,将孩子的学习目标定在一个合适的名次范围内,让孩子找一个在自己35之前的学生作为追赶超越的目标,和孩子一起分析和这个学生的差距,自己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时时鼓励孩子,让他每天都充满信心,可以采用心理暗示法让孩子对自己进行激励,当小目标达到后,在树立小目标这样远比一次考试后,你下次让孩子必须前进10名,20名要有效的多。

4寻找方法,做个智慧型的家长。

在讲座刚开始我们谈到过:我们有很多的抱怨,比如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孩子怎么越来越懒了,怎么越来越自私了,怎么成绩越来越差了等等,现在我们知道了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办法解决这些抱怨才是当务之急。就那孩子的学习来说吧: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所以孩子成绩差了,我们必须搞清楚孩子是差在了哪,然后在有针对性的通过教育弥补。例如在学习兴趣,态度方面的培养上我们应该着眼小处从生活入手潜移默化的让孩子感悟:我们可以带孩子走入社会,去银行,电信部门走走,到工厂转转,到早市、夜市去逛逛,孩子无形中会有一种比较、体会,然后家长在从工作环境,时间投入,工作报酬等给孩子做做分析;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给自己的今天带来了什么,这样孩子会和我们家长达成思想上的共鸣,因为这是他能切实看到的问题;用我们的亲友成功的事例引导孩子;多买一些青少年的励志读物,和孩子沟通阅读讨论,从名人的成功中受到激励。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皆教育。再如学习习惯方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分解学习目标,加强有针对性的检查、督促确保计划的有效执行,这是对孩子和家长意志的考验,据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强化训练21天,所以家长在孩子习惯养成上要常抓不懈,切忌冷一阵热一阵,直到孩子能自律为止。

今天我们主要交流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家长要正确的认识家庭教育、家长要全面的认识孩子、家长要用正确的家庭教育引领孩子。相信通过交流您会有很多的感悟和反思,请相信孩子的转变来源于家长的转变。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教无定法,每个孩子也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可能有一个方法,一个模式往孩子身上一套,孩子就优秀了,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只有认真学习,转变观念,正确对待孩子成长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能时时去感悟,时时去琢磨,时时去行动,时时有信心,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今天我和大家的交流到此结束,再次谢谢大家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和我交流!如果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欢迎您和我继续交流。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