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精彩连载第六:愤怒的脾气为什么会遗传?

14年前 [07-19 23:01 周日]
别让你的坏脾气毁了你的一生又遗传给你的后代

 家中的愤怒完全藏不住

 

 我很清楚,家中有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是什么样的感觉。我的父亲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他会因为何事而动怒,永远是我们无法捉摸的。他可能因为某人没做家事而大动肝火,也可能因为谁理了一个他不喜欢的发型而发怒。总之,他经常发脾气,而且脾气比天气还阴晴不定。

 

 记得我读初二时,有一次偷着抽烟被他逮到了。他为了让我“学乖”,开始打我屁股,一边打还一边恶狠狠地说:“看你还敢不敢抽!看你还敢不敢抽!”每骂一句,他的怒气就又升高了几分。一开始,我母亲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什么话也不敢说。随着我父亲揍我的力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狠,我母亲终于受不了而尖声大叫。我妹妹则是跑到衣柜里躲了起来。尽管父亲发怒的对象仅止于我一人,但他的怒气却深深感染到全家人。揍我的时候,他仿佛进入了一种迷醉的状态,我的无助加上他的盛怒,好像成了某种仙丹妙药,让他感到飘飘欲仙、亢奋不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自己是个瘾君子。

 

 被自己父亲毒打和虐待的滋味,我太清楚不过了,于是我自小就发誓,我以后绝对不会用相同的方式对待我的子女。等到终于成年了,我有时候却惊讶地发现,我的脾气怎么那么暴躁?我生气的样子怎么那么像我父亲?这是怎么发生的?我的愤怒是哪里来的?照理说,我父亲身上那些特质应该是我深恶痛绝的,为什么我有些地方竟然跟他一模一样?答案很简单:那是我在家里学来的。

 

 

 认同与模仿的过程

 

 如今,大多数行为专家都同意,一个人表达愤怒的方式,有相当一部分是学来的。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子女要学习父母表达愤怒的方式?更何况,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还曾经是父母盛怒下的受害者,他们为什么会变得跟父母一样?

 

 研究发现,在年幼的孩童身上,包括愤怒及其他多种人格特质在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透过认同与模仿这个双重的过程学来的。所谓认同,指的是一个小孩子会想要变得跟自己的同性父母一样,于是在许多方面都试图模仿爸爸或妈妈的行为。举例来说,当一个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妈妈经常做出某些动作或行为时——不管是在镜子前欣赏珠宝首饰、上街买衣服、看书、在计算机前努力工作、当义工——她都会依样画葫芦,做出相同或类似的行为来。同理,小男生也会模仿父亲的行为,学他看足球比赛、拿工具敲敲打打,或埋头于报表当中。

 

 认同与模仿的概念,如今已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相当确立的重要原则。有趣的是,这两个概念最初也源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大多数孩童会认同与自己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并以他们的许多行为模式作为模仿的蓝本。于是,当性格正在逐渐形成时,孩子便将自己的同性父母的信念、行为和态度吸收进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性别认同就是这么产生的。到了今天,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也赞同,认同和模仿是极重要的发展历程。到了20世纪中叶,包括班度拉(Albert Bandura)和克拉玛这个研究团队(参见本书第2章)在内的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则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待这两个历程。简言之,我们会观察到什么,我们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童年,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孩童在这个阶段不仅会观察到各种不同形态的愤怒,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愤怒——这些愤怒管理方式将成为他的适应策略,陪着他长大成人。面对性情暴躁的父母,有些孩子的因应之道是:自己也变得剑拔弩张、咄咄逼人,不但在家里如此,在外面的世界也是如此。有些孩子则采取相反的策略:变得过度胆小羞怯,而且急于取悦别人。和生命里重要人物的互动及行为模式,由于会再三重复,对于孩童性格的塑造显然有莫大的影响力。然而这并非唯一的因素,其他如天生的气质、排行、创伤经验、早年的分离经验、有没有其他长辈的支持以及各种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也会在这方面发挥影响力。没有两个孩子所受到的教养经验是完全相同的,小孩对种种教养方式(包括愤怒方面的教养方式)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