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许宜铭《生命的灵性》2

14年前 [10-16 00:14 周五]

 

 

心灵成长:是指专对于自我的最后这个领域在下的功夫。

自我成长:是对前面提到的三块领域

人体的细胞能够存在最久的时间是十一个月。

自我的产生是相对于其他的个体。

胎儿、婴儿、幼儿第一次感觉到“我”,一个人开始有自我的感觉就开始有自我形象是从别人眼中看到自己。因为先有了他人才有我,所以那个“我”是从别人那里,别人对我的感觉传递过来的。我们这个“我”,如果它是接受的我,受格的我,那是“ME”,不是“I”。基督不止一次说过:“如果你不成为一个孩子,你就无法进入神的国。”

我们的父母亲有自己的人生经验,他爱我们,希望我们长大以后踏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的加分。所以教育的目的是要教育所有的小孩将来长大了进入社会成为对社会加分的人。

刚开始只有自我,然后渐渐形成了自我,最后加上第一层的社会我才能进入社会。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了,我们在被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的自我是得到呵护的、滋养的、滋润的、有足够的空间去接触、探险、经验,然后学习,还是直接被灌输的、教导的?甚至于我那个自我的呈现状况是被压抑的、被否认的、被责备的、被否定的状况,受伤的情况下完成的社会化?

让这个孩子去接触、去学习、去犯错、去经验所有的一切。父母在旁边用守护的、分享的、带领的方式,用一切爱的方式。

例如:一个孩子正在哭,妈妈很可能会去说:“哎呀,你在哭,妈妈舍不得。”妈妈安慰他:“如果你不哭了,妈妈就带你去那边玩。”或者是给孩子什么东西、什么玩具给你,然后孩子为了得到他更想要得到的东西,他把自己的悲伤当做代价,控制好原来的状态,然后换取他更想要的。父母亲虽然让孩子止住了悲伤和哭泣,但是同时也传递了另外一个信息:在父母的心目中,孩子的这个悲伤是不好的,所以要控制它,要让它停止。

一个孩子以他的生命的能量,悲伤,或者愤怒的时候,孩子会释放他的能量,抢回他的东西,他会攻击。可是在父母的价值观念里面喜悦、愤怒、悲伤、恐惧,只有喜悦是正面情绪,其余的都是负面情绪,所以父母亲即使用温和的用什么东西跟孩子交换,或者是说,“你这样哭妈妈好心疼啊!你不要哭了好不好?”父母为什么不能在孩子悲伤的时候只是接近孩子,然后靠着孩子对他说:“妈妈感到你很伤心,很难过,要不要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你哭得这么伤心?”孩子的悲伤被你承认、被你接纳、被你认同,也许会哭的更伤心,然后继续哭,继续说,直到他把这个悲伤的事情说完以后,他的悲伤的情绪结束了以后,这个事情就过去了。

这时候孩子的悲伤受到的是支持、接纳,给他主动地空间和经验。

父母要给孩子主动地空间和经验。但是更多的父母却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看到孩子处在那种不好的状态的时候,就会界入、然后操纵,借着孩子对他的需要运用自己都不自觉的所受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然后界入孩子的自我世界,打断孩子的世界,让他成为你想要他变成的世界。用愤怒的、指责的、批判的、压抑的、否定的、用交换的、更吸引他的、转移他的注意力的,或者是你对他的爱,他更需要你对他的爱更支持、更认同、更温暖,总之你是用你的原罪在打断他的世界,那个自我被打断以后,为了要获取更多的爱,为了避免更大的伤害,为了害怕被冷漠、被疏离,为了怕父母不再理你,不再关心你,一个孩子去努力控制他自己原来生命的流量,打断它,接下去迎合,成为父母所希望想要的那个样子。

为了怕失去更多的关怀,一个孩子去努力控制他自己,原来生命的流量被打断。这样的一个社会化的结果对自我是负面的,是打压的、干涉的、伤害的、控制的、压抑的、否定的。

再例如:孩子为了抢回自己的玩具,把弟弟妹妹推倒了,如果你过去没有直接告诉他“你不应该抢哥哥的东西”“你借给弟弟妹妹玩一下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要打他,推倒,把它抢回来?”这是对孩子当时的状态是否定的,如果父母过去跟孩子讲:“我看到你把弟弟妹妹推倒了,你从他手上抢过什么东西,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孩子可能会很生气地对你讲:“我刚才玩的很开心,他把我的东西抢走了,我就很生气,我就把东西抢回来了。”这时候你就有机会去协助孩子,你认同他,然后你可以跟他分享:“这样的一个情形你去看看,弟弟(妹妹)哭得很伤心,你有没有看到,你有没有感觉到?”你也同时去支持这个孩子,你知道他愤怒,你没有指责他,让孩子充分地接触,他可能经过他自己的愤怒,表达完以后,看到弟弟妹妹的伤心,他会有自己的一个领悟,自己学习到,让我去还给他嘛,或者让我再玩一下,再让他玩。孩子会有自己的选择跟自己的察觉,这样所产生的就是他自己的良知。

孩子会有自己的选择,他会用自己的经验去学习,发现自己的良知,这样的自我才是健全的。

否则,接触的经验、接触的能力、深刻体验的能力、吸收的能力、调整的能力、消化的能力、还有丰富的觉知统统被我们的父母直接了当地以他们的世界取代了。

亲子教育就是让孩子在你的呵护下,有足够的经验发展他的自我能力,完成健康的社会化。(这是未来1020年亲子教育的主题)

从自我的领域渐渐进入到心灵的领域,横跨这两个领域的成长,我们称为心灵的成长。越有能力在自我需求和“社会我”需求中取得平衡的人,就是心灵智商高的人。

教育普及化——IQ20%EQ80%成功的关键。在认知越来越普及化的年代,在人生战场上,智商的高低已经不是决胜负的必要条件,在这个时代能分出胜负的取决于EQ,也就是情商的高低。

再过1020年决定胜负的是CQ创造力,SQ是感知的敏锐度的能力。对事物感知的敏锐度、敏感度,捕捉信息的。

情绪最重要的,我们要对情绪建立一个观念,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对错,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智慧去使用它,你是成为它的主人,还是你以为你是它的主人,到最后变成它的奴隶。

外缘都是一样,但是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全是因为一个你,所以佛教有一句话:“凡人怕果,菩萨畏因。”

如果你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在因果关系中,你就要去探究“因”,“因”就是你自己。

自我成长就是经过自我探索后,越来越具备跟自己接触的能力。

一个觉醒的人,她的名字就叫佛。

一尊迷失的佛,她的名字就叫做人。

佛学和学佛不是一回事。佛学是研究佛教的道理,学佛是学习成为佛。

听,不只是听到对方讲的话,一个有能力听的人,除了听到对方的语言,还能听到对方没有说出来的话。

英国的一个非常著名的电影明星英格丽 褒曼有一次跟丘吉尔和萧伯纳一起参加一个晚宴,她被安排在两位英国最有智慧的人中间。第二天媒体就来询问这位大美女:“请问你昨天跟英国最有智慧的两个男人坐在一起,你感觉如何?他们两个人比较起来,谁更有智慧一点?”英格丽褒曼回答的很妙:“丘吉尔让我觉得我在跟他谈话,让我觉得他真的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男人。当我跟萧伯纳谈话的时候,他让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女人。”所以萧伯纳的智慧就在于听。他能够听,然后给回应、给认同。

察觉力由五个项度组成——深度、广度、速度、敏锐度、清晰度

智慧就是觉察力的开发,在佛教上就做“般若”。

所谓的自我成长,他渐渐地在自我的这三块领域里面,他渐渐地透过接纳,从探索到接触,逐渐地产生深度,逐渐地拓广了广度,透过一个事件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深度,迅速地可以拓广到在同一个刹那就可以感知到这个点对我事业的影响,对我家庭的影响,对我人际关系的影响,立刻可以领悟到个各个层次,深度有了,广度有了,速度也越来越快,越来越敏锐,越来越清晰,这五个项度的整个过程的修炼修行就叫做自我成长。

然后透过对自己的接触,自己逐渐地去调整,具备那样能力的时候,你内在的自我逐渐发现你的成长过程、成长背景,小时候父母各方面对你的关心,学校的教育等等对你的那个自我被压抑、被伤害、被否定,或者是没有机会成熟,没有机会成长,然后这些习惯这些习性逐渐带到你的现在的生活中影响你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你的事业,当这份觉醒逐渐起来,那么你的成长的道路才开始上路。这条路是没有人能帮上忙,你的真正的大师就是你理念的佛性,你的觉察力。

宗教最核心的部分是要具备宗教的情怀。信仰式的宗教,给一些心灵创伤的人们以抚慰,但是最后的目的,还是要协助他们在人生里站起来。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