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爸爸、妈妈,我恨你们”

15年前 [11-01 00:52 周六]

 

“爸爸、妈妈,我恨你们”

——对一名留守学生的个案指导

周玉萍

1、工作单位哈尔滨市×××;2所属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邮编150086

指导时间:20083月——20088

指导地点:学校

指导对象:初一(2)班 小伟(化名)

指导师:周玉萍

个案问题缘由:一天在单位,我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向我诉说着他的痛苦和困惑。原来,他和妻子前些天突然接到乡下亲戚的电话,说他们的儿子小伟因和同学打架,把同学打伤了。当夫妻二人匆匆忙忙地赶到家里,孩子却用异常呆滞的眼睛,像是对待陌生人一样的口吻对他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恨你们!”说完就不再理会他们了。听到这样的话,朋友很吃惊,也很伤心。夫妻二人常年在外打工,奔波劳碌,非常辛苦,但是一想到为了这个家,为了供孩子上学,再大的辛苦也不觉得有什么。没想到今天儿子竟然对他们说出这样的话,为什么孩子会出此言呢?问题出在哪里呢?我的朋友希望通过我,来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希望我帮助他们的孩子消除对父母的怨恨,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依然很爱他,而且再现孩子活泼、快乐的天性。

  一、家庭基本情况

我的朋友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他们12岁的儿子就在奶奶家生活,由奶奶和亲戚朋友照管。由于夫妻二人一心只想着赚钱,平时很少回家,只在过年时才能回家团聚,但在学习和生活上很舍得为孩子投资,每次回家,孩子要什么给买什么,孩子小时,夫妻两人还没见孩子有什么异常,不过,这次和同学打架,而且还对父母说出这样的话,让夫妻二人很是茫然。

小伟的奶奶是地道的农村妇女,一辈子没什么文化,但是很勤劳,很心疼孩子,家务活都是自己来做,即使是小伟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从不让小伟做什么。但是,在学习上,帮不上小伟什么,在烦恼和困惑上也疏于管理孩子。老人家还有一个唠叨的毛病,常让小伟接受不了。

、小伟表现出的问题

1、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最近在家里极少和祖母及亲戚聊天,喜欢一个人独处。

2、生活极为懒散,行为习惯很差。家务活不太会干,凡事依赖奶奶。

3、小学毕业后,进入县城中学读书,但是因为学习成绩落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自卑感严重。

4、情绪低靡,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

5、在学校,对老师的批评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

三、与孩子的各家庭成员交流

1、与孩子父母交流的情况

小伟的父亲、母亲常年在外,已有四、五年了,因为工作性质,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也没经济基础在外地买房子,所以两人商量好,一起在外面拼搏几年,把孩子寄托在老人那里。因为工作性质,也因为为节省来回的路费开销,夫妻两人由一年两次回家改为了一次,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两人也感觉亏欠孩子许多,所以每次回家,他们都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礼物,孩子有求必应。

点评:小伟的父亲、母亲疏于管理孩子,对孩子学习、生活上缺少关爱,缺少交流,以为让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就是孩子的幸福。

2、与孩子奶奶的交流情况

小伟的奶奶是一位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很勤劳,也很善良。平时对小伟疼爱有加,从不让小伟做什么,即使小伟应该做的事情也都独揽下来,在学习上不能帮助小伟,也不知道小伟有什么困难和烦恼。有时很看不惯孩子玩电脑。

点评:小伟的奶奶是比较溺爱孩子的,在生活上能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在其他方面却爱莫能助,或者说无从疏导。也很少注意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即使发现孩子有问题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与小伟班主任的交流情况

小伟自从升入初中以来,一直表现很内向,不爱同老师、同同学进行交流,学习成绩一般,没有学习兴趣。不喜欢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活动,而且,对于老师的批评很敏感,有逃课现象。此次发生打架事件,就是因为同学拿他的名字开玩笑,引起小伟误会。

点评:小伟表现内向,有逃课现象,对学习失去兴趣,其实已经体现出小伟思想上出问题了,可是这些并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没有及时给予小伟心灵上的沟通,也没有把这些情况向其家人反应。

四、查找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的原因

1、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亲情培育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对小伟缺少亲情的培育,不能给予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关爱,更不能帮助小伟排忧解难,使孩子长期缺少父爱和母爱,缺失正常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品德上、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小伟在心里与父母越来越疏远,形成自卑、忧郁、多疑、偏执的性格,并把这些不如意和过错都归罪于父母身上。

2、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

小伟的父母以为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就可以了,即使对孩子是有求必应,但钱不是万能的,买不来亲情,买不来孩子的快乐,更买不来孩子的那颗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心灵上的相伴、心灵上的沟通、心灵上的关爱。

3、奶奶的溺爱、唠叨

老人疼爱孙子,屡见不鲜,而且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由于老人一味地溺爱孩子,孩子该做的事情不让他做,孩子该懂的事,该懂的为人处世都不懂,令孩子失去抗挫折能力。老人也不懂家庭教育常识,不能称职地担负起监护的责任,唠叨的毛病又让孩子起逆反心理,更是在心理健康上和行为习惯上不能给予正确的教导。

五、个案指导情况

(一)对小伟实施合理的家庭教育

1、父母全力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用爱心感化他。先把工作放一放,给孩子多些时间的陪伴,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是父母的期望,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他们共同的目标,所以,小伟的父母要花费些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关心孩子,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爱他的,是关心他的。

父母要作到以心换心,以真诚换真诚,向孩子解释并自我检讨,由于工作而疏忽了小伟是父母的过错,是父母错误的观点对小伟的生活和学习缺少关心,疏于管理,却一直在外奔波劳碌。要把真实的想法告诉孩子,征询孩子的意见。

2、建议家长多看些有关家庭教育和与孩子有效沟通的书籍,增长自身素质,转变自己的看法。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注意先改善亲子关系,只有亲子关系改善了,父母和孩子之间才能更有效地沟通,才更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和开朗性格的养成。

3、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丰富的,积极向上的家庭活动减少孩子上网的时间。例如:一起下棋、一起看报、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等等。引导孩子多和家人沟通交流,并以提高兴趣的办法,让孩子多接触其他活动。

实施后的变化:小伟的父母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上存在问题,没有给予孩子必要的父爱和母爱,也没有做到亲职教育,对孩子关心不够,造成相互间的隔阂,小伟的父母认识到这一点,开始转变态度,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陪孩子下棋、看电视等。小伟感受到了父母的真诚与关爱,消除了对父母的误会和仇恨,心态变得乐观,与父母经常沟通,自卑感慢慢消失。

指导感悟:家庭是孩子心灵停靠的港湾,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做好亲职教育,与孩子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父母的爱可以让孩子走出困难。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老师和同学多给小伟关爱

建议小伟的班主任进行“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沟通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小伟的心理特点,了解小伟最关注的焦点,找到与小伟沟通交流的最佳切入点,激起他们的共鸣。然后让班主任老师和小伟多交谈,并用倾听的方法让小伟吐露心声,从根本上找到原因,给予小伟因势疏导。在学习上多给小伟帮助,解决他学习上的困难,用鼓励的方法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同学们和小伟互动,让他渐渐体会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心。

实施后的变化:小伟渐渐消除了以前对老师的误解,开始接受老师的谈话,坦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想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老师因势疏导,表示会帮助他战胜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一定会取得成功的。通过和同学们的互动,小伟也重新开始认识周围的同学,喜欢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了。

指导感悟:对于性格内向的留守学生来说,他们的内心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不敢主动与人沟通,这就需要周围的人以稳定的情绪和较强的亲和力主动与他们沟通交往。还需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理解、鼓励和支持等。小伟因为原来的环境,造就了他性格上、心理上的缺陷,如果大家都给予他关心,让他感到这些是真诚的,小伟的情绪就会有所好转,接受周围人和环境。这样,慢慢地他就能克服自身缺陷,敢于正视自己了。

(三)我与孩子开展心理辅导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我知道要想让小伟说出心里话,需要用各种技巧和方法。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为他说出心里话创造一种轻松和安全的心理环境。尽量不要回避和转移话题,认真、从容地回答他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样既可以满足他的好奇心,又可以让他感受到我的真诚,对我产生信任感。

当彼此距离拉近以后,我对他说出父母在外打工的目的和离家在外的艰辛。父母虽然不经常回家,但是一听到孩子被打,第一时间就赶回家里,说明父母是爱他的。当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孩子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感觉到内疚,并且积极地改正和学习,孩子应该有体会的。初一的学生了,已经经历了人生的一次小小的转折点,很不错的,如果你(小伟)能继续往前走,坚持下去,你就是非常勇敢的人。你是不是应该学着去体谅父母的难处?是不是应该体会奶奶的辛苦?是不是要学着宽容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快乐、健康是他们最大的心愿,请相信,他们都是爱你的!

实施后的变化:小伟谈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开始意识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并且深深地感到这样怨恨父母是不对的,也不该这么对待周围的人,他越来越觉得世界是充满爱的,原来他没有失去父爱、母爱,不是社会上多余的人。

小伟现在遇事变得冷静,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而且生活自理能力慢慢增强。

指导感悟:遇到心理问题的孩子时,首先要打通和孩子沟通的桥梁,做他的朋友,从他的立场感受,然后给出正确的分析和指导,消除孩子心理上的问题。

六、总体感受

通过对这一留守学生的指导,我深深地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不可替代的,父母的行为和对城市的向往,使“留守孩子”缺少家庭成员的关爱,在情感和精神上缺少健全的沟通和引导。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差错得不到及时疏导和纠正。其次,大多数“留守孩子”是由隔代老人照顾的,祖辈抚养较多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过多的宽容放纵而减少孩子道德、精神上的管束和引导。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不安全感、防御性过强、自卑心理严重、拒绝与他人交流等心理问题。这些对孩子的成长和人格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为了避免更多的“留守孩子”出现问题,避免更多的家庭出现不幸,希望父母们回乡创业,或让孩子守在父母身边,尽量改善孩子的寄居生活。即使这一状况无法改变,也要经常回家,或是经常与子女联系、沟通,从各个方面给予关心,不要让孩子觉得他们是被遗忘的人。同时,也呼吁学校等有关部门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要让孩子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别人对他们的真诚,开展心理辅导,让“问题孩子”正确面对寄居生活,静下心来克服困难,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使孩子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得到疏通。

代理监护人要正确对待“留守孩子”的教育,改善教育方式,提高成效性。不要因为孩子小,父母又不在身边,就对他们加倍的溺爱。代理监护人应在孩子最需要时给予更多的关爱,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所想所需、要多跟他们交流沟通、避免唠叨。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要正确引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的限制和否定。不能满足的要说明理由。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