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要共同酿造共同灾难

15年前 [03-27 15:41 周五]
  肖峰      
   上周五参加儿子的家长会。现在的家长会,据我参加的为数不太多的情况来看,好像已完全成了孩子的学习分析会、讲解会、动员会。
    班主任讲了这班的孩子明年要上四年级了,要加紧做小升初的准备,具体措施是多报班,多拿各种证书。数学得学华数,奥数都没用。为说明形势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她说她周围有朋友,从刚上学就开始抓小升初的准备工作了。
    岂止是小学生已进入了生存竞争的拼搏,如今就连幼儿园的孩子也被家长拉扯进来。幼儿园收了100多块钱的书费,发给孩子们《名牌小学入学测试题精选》、《小学入学专项训练》、《小学入学知识必备》等好几本16开的书,每本书都将近100页。有了这些书,按照老师的要求,孩子每天回家都得写七八页作业。虽然每页内容不多,但孩子也要写上半个多小时。而上面的题目已不是简单的加减法了,绕了好几个弯。
    有报纸打出题目:“幼儿园大班孩子背上沉书包,应试教育全面展开。”
     这是被生存压力所压迫的成人,把焦虑向幼小孩子身上转移的明证。
     孩子本该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地度过他们本该非常幸福的童年。但这种“本该”变成了“不该”,孩子无辜地拉进了这场毫无意义、只能摧残其身心健康的竞赛——只因为大人们自以为他们有权力、有能力这样安排自己孩子的人生。
    假如两个孩子在一条风景优美的路上游玩,本来他们都玩得很开心,两人都走得不快,并不计较谁先谁后。于是两个孩子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很是幸福。但现在成人加了进来,完全不要孩子投入的、欣赏的快乐了,只要孩子能超过别的孩子的快乐。于是前面的怕被后面的超过,后面的怕被落下,从而都加快了步伐,两人越跑越快,从最初的漫步,到大步流星,再到后来的全力奔跑……结果两人都累得疲惫不堪,没有欣赏到沿途的美景,没了游玩的快乐。这是何苦来的呢?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个术语叫“剧场效应”,说的是在球场中,一开始大家都是坐着看球,都看得好好的。但是有一个人为了看得更清楚,就站了起来。当只有他一人站着其他人都坐着的时候,他确实能比其他人稍微看得清楚点,但是由于他站着看挡住了别人的视线,其他人也只能站起来。最后全体观众都站起来了,从看清楚的程度上说全站着看与全坐着看没区别,但是大家现在只能辛苦地站着看而不能舒服地坐着看了。
    现在普遍的情况不都是如此吗?很多家长为了帮助孩子考上一所重点中学,花了很多时间和钱财为孩子补习功课、考取各类证书,最终却导致孩子入学的门槛越来越高,孩子们也在这一过程中学得筋疲力尽,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社会心理学中还有一个术语叫“共同灾难”。所谓“共同灾难”就是说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们只顾个人的眼前利益,不顾及共同的、长远的、发展的、根本的利益,草率行动,盲目跟风,最终将不得不一起吞食恶果,几乎谁也得不到好处,这便是社会的“共同灾难”。
    可以说,共同灾难的发生是人们为了获取眼前利益,缺乏正确的远见和共识而共同酿造出来的,结果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身受其害。大家这么做,是缺乏理智的思考判断,在生存的压力下心态失衡,在共同的恐慌中盲目从众跟风,结果说的可能难听了点,做的都是损人不利己的事。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杨东平近日在他的博客中提出:“教育需要打一场‘反恐’战——消除家长的集体恐慌。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家长其实还是可以做选择的。至少,要抵制万恶的奥数,抵制那些以戕害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学习兴趣为旨的‘培训班’”  。
     但很多家长会说了:理论上虽如此,可是以分数为主的考核标准不变,校际差别仍旧存在,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谁又能不这样做呢?
     在此我不可能摆太多事实,讲更多的道理来说明不跟风比跟风的益处,我这里只先讲一点,不顾孩子的身心承受力,给孩子过度的学习压力,将可能导致孩子的精神崩溃,诱发严重的心理病。
     我为什么没逼迫孩子学习,报这班那班却心理很坦然,因为我知道孩子成长成才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也因职业关系看到太多的逼迫孩子学习的恶果。在我这儿,经常能接触到因压力太大而导致厌学、恐学、拒学,精神分裂,严重的神经症、抑郁症、社会适应不良的孩子和年轻人,而他们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在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或毕业于名牌大学。
     很多父母痛哭流涕,悔不该只抓孩子的学习,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现在只希望他能是个正常的人,像个普通人一样活着就行了。”  
     现在后悔不已,但当初想的绝不是这样的“低目标”。
     有人会不服气:“你说的是极个别的情况,你怎么不看许多那些因逼迫而学习成功的事例呢?”
     我要回答的是,因承受不了过度学习压力而导致严重心理病的情况,绝不会比所谓那些导致成功的事例少,这还不包括那些成功的当中有以后患心理病潜在危险的情况。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个原理,即人们总认为那些易回忆起来的事情发生的概率高。打个比方,夫妻吵架时常爱争论到底是谁干家务干得多,当然结论都是自己是家中的劳动模范,对方是个可恶的大懒虫。其实,可能双方都干的不少,家庭贡献同样大。但是,由于自己的事是自己干的,自己亲历的事情容易想得起来,在吵架时常能信手拈来,就容易觉得自己在家里干的多,最辛苦。
     把这个原理放到对孩子学习施压的效果评估上,我们就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给孩子学习过度施压后成功的典型,当事人愿意张扬,周围人愿意传播,于是大家都认为这样做的成功率很高(有很多的成功典型容易想起嘛)。可因为给孩子过度施压导致孩子得心理疾病的情况呢,就完全相反了。由于有很深的“病耻感”,我还没看到有哪位家长,四处和别人宣传自己的孩子得了心理病,让别的家长引以为鉴,都是悄悄的来治,默默地返回。就连在学校请假,都是谎称孩子得的是身体上的病。如此“默默无闻”,就无法给他人以深刻的警醒,都觉得心病的事例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
    我爱人有个亲戚的孩子叫毛毛(化名),在上小学六年级。从小到大,父母给他的周末全都安排满了。前几天我爱人把毛毛的一大堆参加各种培训所获的奖状证书,拿回家向我们炫耀,意思是说小升初要靠这些为资本,我们不给孩子报班的观念严重落伍了。
    谁知第二天我爱人回家就和我说:“肖峰,你赶紧帮帮我们家的毛毛吧,他现在考试不及格,说不想学了,谁的话也不听了。”
    我母亲非常不解地问我:“昨天不是还还说毛毛好好的吗,怎么今天就又不行了呢?”
    是啊,怎么向她老人家解释,昨天还说的是一个“成功少年”,今天又变成了“问题孩子”了呢?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