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政协委员:中国父母教育孩子要进行"反恐战争"

15年前 [03-27 11:58 周五]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3月13日讯 (记者 张宁锐)12日下午,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联合腾讯教育,约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系主任刘焱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王玉凤教授以及北京西城区计生委副主任窦淑龄女士做客两会访谈间,就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精彩观点]
家庭教育的两种倾向:忽视和过当
学校教育是主阵地,家庭和社会教育是两翼
做家长也需要有“资格证”
学校要把家长当成平等的教育合作伙伴
政府在家庭和社会教育方面应该起主导作用
5岁孩子的“简历”触目惊心
我们应该在早期教育上打一场“反恐战争”
现在的孩子特别可怜,没有童年
朋友间的玩乐比高级玩具更能带来快乐
政府在引导家庭教育方面应该做更多工作
反恐战争的难点在改变观念,重点在改革机制
国外的孩子从小玩到大,我们的孩子从小做题到大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和腾讯网联合为您带来的“两会”访谈间,我是主持人东海。我们今天为您请来了三位嘉宾,这位是北京西城区计生委副主任窦淑龄女士。欢迎您。

窦淑龄:大家好。

主持人:中间这位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王玉凤教授,欢迎您。

王玉凤:大家好。

主持人:这位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系主任刘焱教授,欢迎您。

刘焱: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你们三位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今天的访谈。我们的访谈主题可以用一句老话引出来,叫“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提出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时间,几位嘉宾将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首先我问一个我本人非常关心的问题,今年“两会”访谈我们也做了很多场,很多代表委员谈了教育的很多问题,比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等。但真的还没有做过一场有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主题节目。我以我想问一下几位嘉宾为什么会关注这样一个话题?

家庭教育的两种倾向:忽视和过当

刘焱:我关注家庭教育的问题,也是因为我的专业,我是搞学前教育的,学前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前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今天来参加这个节目,是我觉得现在父母普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是很严重的问题。我刚拿到了一个小五岁孩子的“简历”,我在开会之前也把这个简历给一些委员看了,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我也想借我们这个节目的机会,来谈一谈家庭重视孩子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但是这个教育一定要适合孩子。

主持人:刚才刘教授所说的这份简历,做节目之前我也看到了,确实是非常的触目惊心,待会儿在访谈过程中会跟大家做具体的介绍。王教授,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您作为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教师,您对家庭和社会教育有什么看法?

王玉凤:我觉得家庭和社会教育有点被忽视的倾向。一说到孩子教育,我们首先就想到学校,觉得要想让孩子成才,上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这才是成才。对于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受忽视。其实家庭和社会教育是应该充分的受到重视,而且应该有正确的一种引导。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到了大学才进行完善就晚了。在上大学以前,大多数的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是六到八个小时,除了休息还有六到八个小时是在社会和家里,这块不能忽视。有的家长忙,把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老人照顾一个孩子,这种教育大家可能都知道它的效果。

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些过当,像刘老师说的那种情况,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规律,可能把孩子压垮了,甚至毁了。或是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在孩子心理上的教育、人格上的教育、情商、与人沟通等各方面有所缺失。在学校我认为共性的教育更多,而家庭和社会是个性的教育更多。将来孩子的成长是千差万别,所以这块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而且应该给一种正确的导向。

学校教育是主阵地,家庭和社会教育是两翼

主持人:其实两位教授所说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忽视也好、过当也好,都是现在家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缺陷,也都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我知道窦淑龄主任是从事计生工作的,特别儿童的成长,在您的工作当中更多是实践层面的东西,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在您的工作中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一问题的理解。

窦淑龄:也是跟大家交流一下看法。我们一直说把要人口压力变成人力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中,人口变成人才,这是一个本质的转变。所以我们说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就是要从零岁开始,甚至从孕前。后面的是延续的,早期的教育很多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从第一步开始,我们就要提高人口的素质,素质包括体力、体能、智能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我个人认为,人的成长教育应该由三个维度来构成,第一个就是学校教育,这是主渠道、主阵地。另外就是社会和家庭,这是两翼,这样的三角结构才是比较稳定的。这两翼绝对不可缺失。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各有各的策略,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方法,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人生教育。

做家长也需要有“资格证”

主持人:现在我们是不是过多的重视学校教育,把学校责任无限扩大化,比如有的孩子可能跟自己的同学发生矛盾,可能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生的,但是家长就会到学校,说这是学校的责任。这个责任是不是应该由学校来负担?

窦淑龄:驾驶员开车要驾照,其实家长也需要有资格证。不是说你会生育,你就会做家长。我觉得做家长是一辈子的事,从开始就得学会做,怎么做,家长的责任绝对不可推卸。而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一言一行,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孩子。学校教育代替不了家长教育,学校指责代替不了家长的职责。

主持人:刘老师您是北京师范大学专门研究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这一块的,您觉得家长需不需要经过一种专门的培训。即使不是专门的培训,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认识到当家长是有学问的,是要学习一定知识的?

刘焱:其实国际上有一种“亲职教育”,就是说把做父母当作一种职务,从而对父母进行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其实类似亲职教育的传统,应该说我们很早就有,中国古代的女子教育就非常重视母亲的养成。封建社会,女孩子的主要任务将来可能就是长大了为人妻,为人母,女人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是将来为人母的教育。从现在来讲这就是一种所谓的亲职教育。所以我非常赞成窦主任的观点,我们不能只是做一个生理上的父母亲,当我们有孩子,当你准备有孩子的时候,就要怎样做一个称职的父母亲做准备,这是每一个家长应该去思考的。

社会应该有相应的机制去培养家长

王玉凤:现在有很多父母没有像窦主任所说的这样,为自己做个合格父母做充分的准备,同时社会机制也没有这个条件。我觉得首先应该让家长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是很重大的,是需要学习的,需要下工夫的,同时社会应该有配套的机制,能够给家长讲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和特点,家长应该怎么样去做。如果让每个家长都自学成才,我觉得也有一定困难。他不是专门学教育,也不是专门研究教育的。但作为家长,首先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应该意识到家长在孩子成长当中的重要作用。最起码应该意识到不是轻易就能做好家长的。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社会应该有配套的机制,比如幼儿园、小学可以利用教学资源给家长定期讲讲课,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资料等等。我相信家长会很愿意参加和关注,大多数家长会努力的做。

我们不能一味的责备家长不管,或者是管的太过分了,怎么样算科学,多大年龄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教育,怎么培养,应该有人给家长讲。通过媒体也可以,通过一些咨询机构也可以。光谴责,光担忧或者是埋怨,这些我觉得没用,要切实的把它做起来。

学校要把家长当成平等的教育合作伙伴

刘焱:有些家长把所有的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到学校,我觉得这不能完全是怨家长。这中间有一个学校怎么看待和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问题。当然现在学校里头的教师,的学历在提高,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但是有一个问题,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家长的时候怎么看待家长,是把他仅仅当做一个受教育者,还是平等的合作伙伴,这个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很多学校和老师,一是把他们当做可以利用的资源,学校有什么事情,请他们帮忙。在有就是当做一个受教育的对象,你得就听我的,因为我是专业的,你们是不专业的。

主持人:往往有这种情况,孩子不听话了,老师就说把你爸妈叫来,然后把爸妈训一顿。

刘焱:老师和学校一定要明白,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家长是老师和学校平等的伙伴。所以学校和老师不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剥夺家长的权利和地位,让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产生一种无能感。过去我们没有专业机构来帮助,也是一代一代生育孩子,孩子也是很健康的成长。但现在年轻的父母亲对该怎么养孩子很恐惧,很紧张,父母亲都不能相信,认为老人的那一套是不科学的,我要找专业的人,请月嫂,一岁多就要请家教进来。这就是面对专业人员,家长产生的一种被剥夺感和无能感。很多东西都是双向互动的,不能完全的说是家长的问题。

政府在家庭和社会教育方面应该起主导作用

主持人:窦主任,在您实践中,您觉得社会机构、政府机构应该在家庭教育建设方面做哪些有益尝试?

窦淑龄:家庭教育或者社会教育,特别是社会教育这个层面,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应该是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行政资源配合,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进行参与。社会包括各种中介组织,甚至是一些家庭联谊会社会组织,包括专家学者参与进来。以家庭为单位,以孩子教育主体为中心,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而不是说单推给谁,政府应该起一个主导作用。

主持人:我们刚才聊了现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方面的一些缺失,我就一直在想是谁的责任。但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之后,我认识到这不单单是某一方面的责任,家庭、社会、政府都有相应的责任。说到这儿,我又想起来刘焱老师所说的五岁孩子的简历,您觉得从简历上能反映出来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我觉得这个社会现象应该是非常普遍的。

刘焱:对。这是一个2003年出生的孩子,因为要上小学,小学让孩子准备这样一份简历才能录取。

主持人:现在好多小学都有这样的要求?

5岁孩子的“简历”触目惊心

刘焱:非常普遍,尤其是好的小学,因为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去,择校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好中取优,家长要给孩子准备一份简历。我看了以后非常震惊。这样的做法不光是影响这一个孩子,而且会影响以后很多的家长。因为每一个家长都会想给孩子上的简历上面面填写一笔非常辉煌的经历,让他更丰富,这就不得了了。孩子的简历越来越长的话,你想想孩子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孩子03年出生,05年10月开始就学钢琴,两岁多一点手还没有发育完全,按说是根本弹不动那个钢琴的,他完全没有这样的能力就去学钢琴,这个是真的很不合适的。06年就开始学英文,才三岁,这个时候应当是学母语最佳的年龄,就是说自己本民族语言还没有说的很好的时候就要去学外语了。07年就开始画画,07年同时还学了国际象棋,08年学游泳,还学了击剑和花样滑冰,从出生就开始了阅读,08年已经可以进入长篇小说的阅读阶段。

我看了以后,真是太震惊了。这份简历里头可以看到,我们家长真的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这个是很好的。但同时反映出来在家长群体当中普遍蔓延的早期教育恐慌,这个恐慌就是唯恐我的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后了。其实早期教育最近这几年宣传的太过了。我们家长太恐慌了,等不到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而是从一出生就开始给孩子各种各样的教育。当然很多是商业机构为了要赚家长的钱,所以这么去炒作。再一个反映出来我们学校的教育,在录取新生的时候的错误引导。学校录取孩子有这样的要求,家长就会互相攀比,你的孩子怎么样,学了什么,我要比你更精彩,那你想我们的孩子还有童年吗。我觉得这是非常恐怖的。

王玉凤:等于把孩子毁了。

我们应该在早期教育上打一场“反恐战争”

刘焱: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在早期教育问题上打一场“反恐战争”,反家长对早期教育的恐慌。对早期教育要重视,但是不要恐慌。这几年大家都在讲脑科学研究表明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但脑科学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阶段要教孩子什么。而且最近根据脑科学的研究,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强调家庭、人际关系。就是说你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可以信赖的亲子关系。要给他们温暖,要爱护他们,要更多的强调孩子社会性发展。如果不给他创造一个可以信赖的、安全可靠的环境,从小孩子在心理上心理健康会有一些问题,会影响以后人格的健康发展。但我们往往变成了强调认知发展、技能技巧的训练,这个是不对的。

王玉凤:我补充一下刘老师说的,我有一个同事,他是博士,现在的小孩上小学,他说他每个月用于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的钱,将近三千块钱,差不多是他工资的三分之二。

主持人:我上大学一年也就四千多块钱。

王玉凤:我问他,你为什么要让孩子这么累,大人也累。他说不培训不行,现在家长都这样。

刘焱:要给孩子的简历加上精彩的一笔。

现在的孩子特别可怜,没有童年

王玉凤:现在孩子生活非常优越,但是特别可怜,他们目前没有童年,没有玩乐,一切时间都让家长排满了,休息日都是各种培训班,这样可能就把孩子毁了。刘老师说的我非常同意,家长现在只注重孩子技能方面的培训,但孩子在人格上、性格上的培养不太够。特别是独生子女,孩子回到家长没有兄弟姐妹,家家都是封闭式的家庭,互相往来都很少,所以孩子与人交流的机会就比较少,情感培养、性格、性情方面的培养就比较缺失。这个应该是从方方面面能想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主持人:几位老师讲的我个人是很有感触的,早期教育这个阶段如果一旦教育上出现了错位,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生的影响。不知道刚才两位教授说的这些给孩子施加很多压力,施加很多负担,这种事情计生委都管不管?

窦淑龄:我们从人口计生这个角度,现在重点关注两个盲点,或者是不足的地方。一个就是零至三岁这个空档,我们俗称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属于“散养”。我们现在的父母,他们没有经过比较正规的系统的家长培训,他们自己就有很多个人的育子观念。还有很多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老人对孩子的培养方法也不一样。还有的请保姆的,这些意见可能都不一致。那么到底谁是这零到三岁儿童教育的主导,怎么让孩子在零到三岁这个阶段身体健康,心理发育健康,智能得到一定的开发,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

主持人:这个调和和引导的工作应该由谁来做?

窦淑龄:我觉得应该主要是由政府来牵头,整合各种力量,通过这种渠道,给家长进行指导、引导、渗透。包括理念上、方法上、技能上的一些培训和指导。

朋友间的玩乐比高级玩具更能带来快乐

主持人:我觉得刘老师提了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叫做家长对“早期教育的恐慌”。其实,无论我们刚才谈到的给孩子过分施压,让孩子学很多东西的现象是一种恐慌。包括王教授所提到的,有些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管孩子,就把孩子交给父母,这也是一种恐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要进行一场刘老师所说的“反恐战争”的。我觉得在我们开始谈这个“反恐战争”怎么打之前,不妨先回忆一下,包括我这一代人,包括几位嘉宾小时候,那种跟想在相比,比较“原生态”的家庭教育是不是反而比现在这种畸形化的教育要更好,更科学一些。

王玉凤:我小时候,兄弟姐妹四个,回到家里面就有伴,出门还有邻居。在胡同里面,大家玩儿玩儿跳猴皮筋、扔扔包,男孩子玩儿玩儿游戏,能跟很多人接触。这中间可能会产生各种矛盾,孩子就会去适应或者去处理。几十年后回想起来小时候那种玩乐,还觉得特别快活。现在的孩子几乎就没有这些。我认为比起什么高级的计算机,高级的游戏机,高级的玩具,孩子更需要和朋友之间的玩乐,这能使他更快活,而且对他身心发育都非常有好处。现在的孩子大都没有兄弟姐妹,甚至很少有朋友,我觉得应该主动给他们创造一些社会条件。我曾经设想过在社区,左邻右舍搞一个家长联盟,让年龄相仿的孩子找一个地儿,今天上你家玩儿玩儿,明天上他家玩儿玩儿。现在我们没以前的那种环境,就得给孩子去创造,因为孩子对此是无能为力的。这个我还是同意刚才窦主任的观点,政府要去主导,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包括社区的力量、家长的力量。

窦淑龄:包括各种社会机构,公益性的。

王玉凤:给孩子创造这样一些条件,真正把这件事做起来。

政府在引导家庭教育方面应该做更多工作

刘焱:这个问题,我也很同意窦主任的观点,确实政府要主导。政府的作用,应该是动员各个方面社会的力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比如说在小区建设上面,现在一些新建小区要求游戏场,这种游戏场可以弥补孩子游戏场地不足。在小区规划和建设当中,政府应该把这样一个要求纳入进去。另外在社区规划和建设当中,比如应该有给家长进行交流、进行咨询的社区家庭教育的活动中心。过去老城区没有这个条件,将来新建的小区里头,政府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通过规划一个比较好的社区环境,来创造这样一个条件。

主持人:窦主任,咱们现在在这方面是不是已经开始做一些工作了?

淑玲:对。西城区这一块,特别是北京市成立了一个社会公共委员会,对这方面的力度加大多了。特别是社区建设这方面,每个社区都有三百平米的活动室,还有社区学校,就是社区儿童中心,多功能的。这里面包括方方面面,包括针对婴幼儿的、青少年的,比如青少年心理咨询,引导孩子玩儿更健康的网络游戏等等。也有老年人的,也有残疾人的和妇女的。

刘焱:这个很好。这就是所谓的一站式服务,走到社区中心里面,在生活上所需要的各种服务都可以获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社区建设模式。

王玉凤:社区建设将来可以朝着这个目标。

刘焱:政府应该注意社区建设。

窦淑龄:包括针对刚出生的小孩,我们计生部门负责心理和智能的教育,妇联部门负责帮助妈妈,不如教你怎么做一个漂亮妈妈,产后怎么恢复,也会成立俱乐部,让她参加一些活动进行交流。

刘焱:这个很好。

反恐战争的难点在改变观念,重点在改革机制

主持人:看来我们已经有了这样一系列政府主导的好措施,但我觉得我们这场“反恐战争”面临的最大难点还是在观念上。刚才所说的这些东西,社区、政府都提供好了,但家长说不行,我孩子要上这个班,上那个班,不能去。所以,观念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或者说我们这个“反恐战争”该怎么打?

刘焱:这次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特别指出来要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出来要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实践,多创造。孩子的课业负担是谁造成的?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其实很多课业负担是家长加给学校的。家长的恐慌是从哪里来的呢?可能确实跟我们教育制度有关系,高考(论坛)指挥棒确实是非常厉害,能让家长这么恐慌,以致于从孩子一出生就要围绕着这个指挥棒转。所以从根本上还是要看一看我们的课程、我们高考怎么改革,然后家长才能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择校风要坚决杀住,人才观应更加多元

王玉凤:首先要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风”入手,把它硬性的杀住。等着自然而然的引导我觉得太慢了,有可能一代人就被毁了。中国这么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有它的一定权威性,是能杀住“择校风”的。“择校风”没有这么严重的话,我觉得很多问题会得到一些调解。问题是方方面面的,如果说抓要害,我认为“择校风”要坚决杀住。为什么要择校呢,教育资源不平衡,硬件、软件都不平衡。政府也是在努力的提出加强基础薄弱校、教师流动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但是要落到实处还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个期间,政府的职能作用应该发挥出来,这种紧迫感我觉得应该加强,就是要来快,绝的,甚至狠的。

窦淑龄:我觉得两位教授、委员提的都非常有道理。我个人意见,政府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要好好的斟酌和规划。我们现在对人才标准的认识,好像就是考上好大学,当博士才是人才。这就形成了一个指挥棒。我们现在需要营造一个能接受和创造不同人才的环境和条件。人才发展、人才培养都应该是多元的。

国外的孩子从小玩到大,我们的孩子从小做题到大

刘焱:这次两会已经提出来了,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要从小抓。但政府培养创新人才,还是应该明确一下,到底什么叫创新人才。人的创造性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是不是创新人才就是一定拿诺贝尔奖的?我认为是行行出状元,各个行业都可以出创新。我觉得应该给创新人才下新一个定义。创新人才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创造性。

人家经常说,奥数精彩里头得奖的都是中国学生,到外面考试考的很好的也都是中国学生,但是真正中国学生今后真正成长成领军人物的很少,创造发明的没有,为什么?国外的孩子是从小玩到大,我们的孩子从小做题目做到大。而题目是一元的,是唯一的正确答案,这就是求同思维、小孩子玩儿的话是求异思维,玩无定法。所以一定要给孩子有游戏的时间,有玩儿的时间。现在小孩子真的是没有游戏期,我们反而是老了、退休了以后才进入游戏期,因为已经从工作的负担当中解脱出来了。我们儿童是没有游戏期的,从小就开始进入人生竞争的战场。

怎么改变这样一个局面?我觉得作为家长一定要思考一下,你希望孩子将来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职场上,比如说做一个高级白领或者是怎么样的,把这个作为唯一目标的话,就真的是有一点片面了。比如我希望我孩子将来是一个快乐的、健康的幸福的人,要有这样的想法。同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他的环境,适合他的教育,可能这就会利于每一个孩子的创造性表现。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家长往往把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二课堂,孩子从学校回来家长还另外给他准备了很多事情要做。家长就好象是监工,尽管手里没有挥舞着皮鞭,但是在监工着孩子学习。家庭是第二课堂,这是不对的。家庭是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想想你这个家庭是什么。

嘉宾寄语

主持人:刚才听了几位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观点,我非常受益,我们的网友也应该有很多收获。但因为节目时间的关系,我们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今天只能到此为止了。刚才听刘老师说您有写这方面文章的想法,也希望大家及时关注几位老师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我们媒体也非常愿意把这个问题,包括各位研究的一些成果,包括窦主任那边实践的结果呈现给大家。我想首先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唤醒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是我们打这场“反恐战争”的第一步。节目的最后,三位嘉宾对老师,家长以及孩子还有什么要说的。

窦淑龄:我觉得学习做家长是一辈子的事情,让我们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刘焱:给孩子游戏的时间和空间,还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王玉凤: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幸福,家长要改变成才观,只要把孩子的能力发挥出来,让他生活的幸福,这就是成功的家长。当然社会要配合,教育体制不配合,家长有这种理念也不行。所以我希望家长和社会都共同来关注这个问题,把这件事落到实处。

主持人:非常感谢今天几位嘉宾来到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和腾讯网联合推出的两会访谈间,也非常感谢几位对家庭教育的关注,以及对孩子的爱心。我们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大家再见。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